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96年,绥阳县把发展烤烟生产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和财政收入上台阶的头等大事来抓,采取有力措施,使徘徊多年的烤烟生产走出了“马鞍形”的困区,实现了烤烟生产的历史性飞跃,烤烟总量、质量和收入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夺得了“九五”计划“开门红”,实现了种植面积12万亩、收购量25万担、税收超2000万元、  相似文献   

2.
周慧僚 《农家之友》2009,(17):26-27
本文根据烤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具体分析了天峨县烤烟在生长各阶段气象条件的利弊因素.探讨发展对策,以引导天峨县烤烟生产科学发展,从而使发展烤烟生产真正成为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曲阳县是一个烟叶种植大县,有着50多年的种烟历史。曲阳县烟叶公司是负责全县的烤烟生产、管理、收购、加工和销售的专业公司。自1995年组建以来,他们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恢复和发展全县的烤烟生产,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为工作要点,引导农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现了从种植管理到生产收购——产、供、销的一体化。目前,全县的烟叶种植面积已达2500亩,2001年公司实现利税175万元,为农增收250万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使农民收人稳定、持续地增长,德保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甘蔗、烤烟、水果和养殖等特色产业,在全县上下奏响了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主旋律,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越过越红火。目前,全县四大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5.
2004年,漾濞彝族自治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466.61元,比上年增7.37%。总体上看,农民增收较为明显。具体来说,漾濞农民增收的基本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规模化种植核桃中增收。全县种植总面积达到了36.09万亩,农民人均核桃收入700多元。据统计,全县有85%的人口有核桃收入。二是从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增收。特别是烤烟产业,仅2004年,全县烤烟总产值就达1200多万元。三是从建设发展小集镇中增收。一些农民从中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特别是一些从事餐饮、农副产品加工以及一些其他的服务性行业的农民率先富裕起来。四是从出让劳动力中增收。在漾濞农村,有很大一部分农民是从事以农业为主的兼业式劳动力出让经济,每天一个劳动力的收入一般在10—20元。如每年近1万农村劳动力4个月左右投工于核桃初级产品加工,劳务收入16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粮烟历来是贵州省正安县的主导型产业,尤其是烤烟,一直是正安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1997年全县烤烟产量41万担,烤烟人均收入250元,地方财政收人3200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55%;1998年由于烟叶市场的急剧变化,烤烟生产计划下调到16万担,就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将减少150元,地方财政收入减少2000万元。为扭转这一严峻形势,正安县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狠抓后续财源建设,实现产  相似文献   

7.
烤烟生产是我区的一项新兴产业。从70年代起,直到80年代末,烤烟生产一直没有新的突破,科技水平低,造成烤烟亩产低,效益不高。1992年以来,地委、行署下决心把烤烟作为全区一项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这种面积较大的永德县,从曲靖引进技术和人才,在全县推广连片规范化科学种植技术和科学烘烤技术,烤烟生产的经济效益有了较大提高。1994年开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布局,坚持“择优布局,重点扶持,依靠科技,积极发展”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部份烟农在生产过程中都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尽管全区烤烟生产面积比1992年和1993年大大减少,但烤烟的质量和效益都有了较大提高。1995年与1992年相比,烤烟平均单产提高了29.67千克,中上等烟比例提高了26.8个百分点,亩均产值提高了74.8%。实践证明,依靠科技既是巩固发展我区烤烟产业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烤烟生产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改变农村财源结构单一状况,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998年以来,贵州省瓮安县将发展特色农业提上了议事日程,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具备一定规模。目前全县已发展优质烤烟生产基地10万亩,优质油菜种植基地14万亩,精品水果基地3万亩,茶叶基地1.6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3000亩,竹荪生产130万瓶250亩,反季节蔬果生产基地3500亩,20万头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种草养鹅1200亩4.5万只,獭兔1000余只,以及一批山鸡、肉鸽、美蛙等名特畜禽品种养殖基地。全县累计启动项目…  相似文献   

9.
郑场镇位于绥阳县城东南15公里的郑场大坝上,是绥阳县农业大镇和辣椒主产区之一。郑场镇的辣椒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县的四分之一左右,辣椒已成为郑场镇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最大经济支柱。1996年全镇辣椒种植面积12340亩,收干辣椒200万公斤。郑场镇从1994年开征辣椒  相似文献   

10.
(一)绥阳县种植辣椒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夕,全县干椒年产量约为90吨,70年代初期,干辣椒年产量达900多吨,到80年代初期,干椒年产量达2000吨。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辣椒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后续支柱产业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辣椒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辣椒生产,把辣椒产业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当作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重要后续支柱产业来抓。县委、县政府成立了辣椒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并从有关部门抽人组建了辣椒办,专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县的辣椒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1.
1978~2012年中国烤烟生产重心演变轨迹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烤烟生产格局及其时空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揭示中国烤烟生产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文章通过构建重心拟合模型,计算了1978~2012年35年间中国烤烟总产量重心、烤烟种植面积重心和单产重心的移动轨迹、移动距离、移动方向以及移动速度等,并对总产量重心与种植面积重心和单产重心之间的时空耦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烤烟生产重心整体表现出明显的由中向西、从北向南的演进态势。其中,烤烟产量重心35年间向西南方向移动了32.8°,平均每年移动距离为19.2km;烤烟种植面积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了28.7°,平均每年移动距离为17.1km;烤烟单产重心向西移动趋势较为明显而向南移动的趋势并不明显;烤烟产量重心与烤烟种植面积重心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实证分析结果证明,耕地资源禀赋、城镇化水平以及种烟劳动力机会成本和烤烟生产比较收益的地区差异是驱动烤烟生产重心不断向西南方向移动的重要社会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新疆泽普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1.58%.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要实现农民增收必须围绕发挥地方特色农业优势,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绥阳县深化县情认识,提出抓庭院经济开发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科技转化率,分类指导,加强督促,跟踪服务,重点突破,协调发展,整体推进。通过实施畜牧业“101”工程(生猪出栏增加10万头,农民增收1亿),促进全县庭院经济跃上一个新台阶。经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1997年  相似文献   

14.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探讨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将有力破解农业发展瓶颈问题,是进一步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增收之间需构建更为积极有效的联合、发展和保障机制,以促进三产融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贵州省金沙县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办,全县以“四个带动”调整农业结构好戏连台,已初步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主,油菜、烤烟、优质米、辣椒等经济作物、林果和畜牧养殖配套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优化了农业内部结构,许多农民增加了收入。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国家对烤烟实行“双控”以后,玉溪市确立了把蔬菜作为新的重要产业来抓,市级先后投入资金1840万元的政策性扶持,现已发展成为优势比较明显的产业,并成为了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一项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安龙县海子乡陇桥村近年来因地制宜,选准烤烟作为发展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成效。2001年,该村共种植烤烟2035亩,基本达到人均种植1亩烤烟。当年,全村收购级内黄烟20.35万公斤,实现烤烟收入167.5万元,人均收入1600元,比种植烤烟前的1995年增长了5倍多,成为全县赫赫有名的种烟状元村及致富奔小康的典型。陇桥村的绝大多数土地均适宜种烟。过去,由于受科技知识、市场意识的制约,烤烟种植水平不高,加上零星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效益不明显。特别是1997年受市场因素…  相似文献   

18.
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农民忧虑入增长制约因素增多,增幅下降、增速趋缓,已经缩小的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严重挫伤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制约了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如何解决农民增收成为当前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关于实现农民增收的途径,理论界已做了很多有益探索,笔者拟以其他几个侧面初浅认识,归纳起来就是“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隆回县岩口镇有种植烤烟的传统,但由于技术含量低,烟叶生产没有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农民收入少,烤烟发展一度停滞不前,许多村民放弃了烟叶种植。2008年,该镇确定烟叶增收目标,多举措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0.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烤烟已成为贵州省余庆县的经济支柱。为了确保今年全县烟叶稳步发展,力争成为全国生产名牌香烟的原料生产基地,余庆县提出了烤烟生产的新举措:一是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坚持择优种植,坚持合同收购,坚持质量第一。全县9镇1乡,45个管理区171个村,都是烤烟生产的适宜区,1997年有45个管理区168个村种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