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浙江流传着这样一件新鲜事:该省的绍兴县由土地管理、农业等部门联手成立了一个"农民土地信托中心"。"中心"通过农业信息网及当地报纸登载土地使用权转包信息,向种养大户、工商业主"招商"。此举突破了原来土地使用权仅限于村一级内部搞活的界限,使县、乡镇、村三级可以"联网"搞返租倒包,县一级形成了一个土地使用权流通市场。短短几天,绍兴县已经有5000亩农民的承包地经"土地信托中心"转租。据悉,正是基于此,许多工商业主、种养大户纷纷携资承包土地搞种养,资本正频频涌向这里的农田。该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指导和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部分地方"嫌贫爱富",只重视少数种养大户,对其扶持多,力度大,而忽略了对占农村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水平的农民的指导,致使多数农民仍在原来的生产经营水平上徘徊,部分农民仍然处于贫困状态。如何让绝大多数农民致富增收?我认为对农民应当加强分类扶持指导。种养大户:这部分人具有文化素质较高、商品意识强、眼界开阔、头脑灵活等优势,有一定的技术专长,能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根据市场动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并且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渴望谋求更大的发展,正由传统的"农民"逐步向新时期的"农商"转变,在农村能够发挥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3.
农家生态园     
江苏省滨海县坎南乡青年农民闻志,采用立体循环种养综合利用模式,在1.5亩承包地上,建起生态园,实行立体循环种植养殖,获得了高效益,每年亩纯收入均在万元以上,成了当地闻名的种养大户。具有中专文化程度,又是农民技术员的闻志,喜欢钻研先进的种养技术。他通过阅读报刊,掌握了循环种养、综合利用的技术后,决心开辟一条立体循环种养、高产高效的新路子。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有块1.5亩的低洼地,每逢雨涝,常遭淹没,十年九不收,无人肯承包。3年前,他主动承包了这块土地,从事立体循环种养。1996年初,他投资了500…  相似文献   

4.
千百年来,传统农民始终是构成中国社会的主体,采取的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但致富却只是一种奢望。新涌现的新型职业农民,却希望通过市场经济改变"农民无法致富"的定律。据了解,余姚马渚镇的一位种养大户,在自己经营的150多亩水果林附近建造猪场,目前投资额已近百万元。他打算不久后使养殖场达到万头规模。  相似文献   

5.
一盼切实把增收和减负落到实处。农民希望政府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农民还希望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慎重和科学决策,真正让农民增收。二盼启动技术和信息市场。农民反映,他们需要“开小灶”时常找不到科技服务人员。一些种养大户已有能力承担技术服务的费用,一些农村中介机构也有能力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接受技术服务,但这个市场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三盼净化农村市场,不要让农村市场成假冒伪劣的集散地。现在城里打假较严,假冒伪劣却在农村开辟了“第二战场”,这对正规厂家开拓农村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假货除农资外…  相似文献   

6.
农地流转,是在稳定农村家庭经营制度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尊重农民意愿,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探索。记者近期在山东宁阳县郑龙村采访时发现,当地农民以一定的价格把土地“存储”到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经济组织)的手中,“合伙”发展现代农业,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好农村改革创新的促进员。长期以来,税费征收、催粮要款是乡村干部的主要工作职能,随着农民政策的落实,这一职能已经弱化。面对这一变革,乡村干部在一段时期内产生了失落感、盲目感,在工作职能由“管理型”转为“服务型”的过渡期内,缺乏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乡村干部要适应形势变化,跟上改革步伐,调整心态,转变职能,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做农村改革创新的促进员。当好政策和法律的宣传员。十六大提出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没有9亿农民的…  相似文献   

8.
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农副产品的销售,这是泗洪县梅花镇农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新鲜事。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该镇有的农民担心调整种植出来的产品价低难卖。为了打消他们的这一顾虑,该镇党委、政府果断决策。依托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吸收引导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和“田秀才”、“土专家”,成立多种经营公司,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  相似文献   

9.
荔浦八怪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提到的荔浦芋头,曾使广西荔浦县远近扬名。而近日记者前往采访,当地干部群众谈起“荔浦八怪”,又使人耳目一新。第一怪:“农民养猪不在本地卖”。荔浦是养猪大县,可奇怪的是,尽管农民养猪多,但当地人却很难吃到猪肉,只好从外地调进。细打听,原因很简单:荔浦农民养的猪是“瘦肉型”良种,自然就成了不少城市特别是港澳一带的抢手货,年销往外地生猪达100多万头,仅此一项,就占全县农民年平均纯收入的1/3以上。第二怪:“本地旅馆外地人来盖”。桂林素有“山清水秀,洞美石奇”之称,四景之中,荔浦有三个字沾边,旅游资…  相似文献   

10.
提起赚钱,不少农民会联想到搞珍稀种养、等钱办厂或外出打工等等,却很少留意那些不显眼、成本小、稳赚钱的小生意。别人卖果他卖箱每年夏天,水果大量上市,无论滞销畅销总离不开存放水果的箱子。广东省合浦县星岛湖乡一位果农发现了这个商机,将自己的龙眼园转包出去,做起水果包装箱的生意。每年夏天荔枝、龙眼外销时,他把自做的  相似文献   

11.
梧州地区在1981~1982年初这一年多的时间中,“双包到户”发展到90%以上。“双包到户”之后,出现了一批新的协作和联合组织。大型的民办联合体的按股分红和承包大户的雇工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因此,把握其产生的原因及客观依据,明了其性质及其与农村体制改革的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就十分必要了。一、现状与原因1.“双包”实行越早,经济联合体产生越多,其经营项目也越广泛。近年来,不少社队企业趋于同整个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状态,而一些新的大型联合体与承包大户,却有方兴未艾之势。“双包”后的农民,积极开拓新的生产门路,据昭平县樟木  相似文献   

12.
1,界定认定问题 由于刚刚起步.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的界定还很模糊.各地描述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有的种养大户已尝试这一经营模式.却不知自己就是家庭农场的雏形;有的农场不以家庭成员组成.或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却自称家庭农场,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支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苹果、梨(尤其雪花梨)等水果,皮上常见有一层“白霜”。若问小贩,的有告之是果霜,可是很多小贩却把“白霜”擦掉。 其实,水果上的“白霜”是农药残物。原来水果生长时,果农多使用硫酸铜或硫酸铜和石灰混合加水溶解,制成杀虫刑,防止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在我国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了,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与实施,解决“三农”问题的成效非常明显,其间乡村干部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毋庸讳言,部分乡村干部的角色定位与农民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反差。乡村干部是最直接与农民打交道的管理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落实人和实践者。因此,乡村干部如何给自己的角色定位,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从当前要解决“三农”问题表现出来的特点来看,乡村干部的角色定位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初春,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樟坊村农民廖直宗定植了2.8亩烤烟后,盖上地膜,从口袋掏出“种田笔记”记录下烟苗定植时间、烟苗生长情况、基肥用量、地膜数量等情况。如今,在宁都县有5万多农民像廖直宗一样记起了“种田笔记”。农业大县宁都文化底蕴丰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一些文化素质较高有经济头脑的农民,积极搜集市场信息和科技知识,发展科学种养,并把自家的种养诀窍详细记录下来,不断完善充实,记成“种田笔记”。会同乡南田村农民刘伏生是蔬菜种植大户,也是县里最早记“种田笔记”的农民之一,他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种植经验,走上科技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6.
由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 ,农民们显得手足无措 ,不少农民长叹 :农民上市场 ,路在何方 ?不少农民在市场的大潮中连连败北 ,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 :一是盲目推广 ,领导指挥失误。帮助农民决策 ,引导农民种养 ,这是各级领导应尽的责任 ,但有些却事与愿违。一听说山东寿光种植大棚蔬菜赚了钱 ,于是 ,各地便组织人员前往参观 ,回来后纷纷仿效 ,动员群众建大棚 ,甚至出台优惠政策 ,集体贴钱鼓励农民种大棚。结果长出来的蔬菜卖不掉 ,大棚空置着长表草。一听说养牛养羊能发财 ,一些领导便强制农民饲养 ,牛羊养出来后 ,销路…  相似文献   

17.
时下短评     
在小额信贷推广过程中,一些地方不少农户(包括相当一部分乡村干部),对“小额农贷”的宗旨、性质产生了误解,他们以为“小额农贷”是政府部门发放的“扶贫资金”,是“救济款”,因而绞尽脑汁、千方百计贷上一笔,生怕“没贷到吃了亏”。在某地甚至出现有在海南打工的农民坐飞机回乡贷款的趣事。由于听信讹传和猜测,不少原本不需要贷款和不具备贷款条件的农户也到信用社凑热闹,有的甚至胡搅蛮缠,没贷到  相似文献   

18.
时下有人这样说,农民不见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不动心。在历次结构调整中,任凭乡村干部喊破嗓子,也很难让大多数农民主动参与结构调整,而往往是看到别人种啥赚了钱,自己才开始效仿。可是,这时市场商机已经逐渐丧失,待到自己的农产品成了规模后却又丰产不增收,于是也就出现了“前面种,后面砍,农民损失成循环”的现象。而在一次次的结构调整中,总有部分农民先知先觉,善于洞察市场需求,抓机遇迎难而上,带头试种新品种,结果是收获多于风险,成了率先致富的“领头雁”。值得注意的是,在历次结构调整中,这些先知先觉的农民既要应对市…  相似文献   

19.
提起赚钱,不少农民就会联想到搞珍稀种养,筹钱办厂或外出打工等等,却很少留意那些不显眼、成本小、稳赚钱的小名堂。卖水果买果箱每年夏天,荔枝、龙眼大量上市,无论滞销畅销总离不开存放水果的箱子。合浦县星岛湖乡有一位果农发现了这个商机,将自己的龙眼园转包出去,独自做起水果包装箱的生意。每到夏天荔枝龙眼外销时,他把自做或贩来的成批的水果包装箱卖给附近果农,有的外地果农还上门预订,由此大赚了一把。上门给果树授粉前几年,农村许多地方都栽了银杏,但银杏不授粉是很难结  相似文献   

20.
李昌平 《中国改革》2003,(10):20-20
农村学校“变卖”的故事,听起来很新鲜,其实“普九”以来类似的故事,在很多村都发生过。 谁之过呢?是普九的过错?是包工头的过错?是农民的过错?是当地乡村干部的过错?是学校教师的过错?都不是! 和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经济发展了、国家强盛了,孩子读书却难了,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