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颖 《总裁》2009,(11)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它有利于保护公司、股东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人的损害,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快公司法的修改,建立自己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完善公司立法,建立和完善公司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公司法>乃至诉讼法上的一个新课题.在修改我国<公司法>、<民事诉讼法>时,应力求构建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
一、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含义 股东派生诉讼又叫股东代表诉讼,它通常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依照法定程序代公司提起的诉讼.  相似文献   

3.
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公司的正当权益受到大股东或董事的侵害,应该代表公司进行诉讼的公司机关拒绝或怠于行使该诉讼权利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进行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股东派生诉讼,也称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的正当权益受到他人侵害,特别是受到有控制权的股东、董事或者管理人员等的侵害而公司不能或怠于行使诉权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以自己的名义对侵害人提起诉讼,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诉讼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维护公司利益和监督董事、监事、经理层等的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对"资本多数决"原则的一种限制.  相似文献   

5.
2003年4月,上市公司"三九医药"的一名股东代表公司就关联公司占用资金造成利息损失以及公司高管没有按规定披露信息被罚款50万元等事由,向法院提出要求公司董事长向公司赔偿两万元的诉讼请求,但法院当时对此案做出了不予立案的裁决.该案作为我国大陆地区第一起股东代表诉讼案例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结合我国尚未真正确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现状,本文就此发表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6.
股东诉讼代表制度又称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而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形态。英美法系国家以及大陆法系国家对股东的此项诉讼权利均有规定,均赋予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权利。我国在2005年《公司法》出台时在152条中明确规定了这项制度,一度被称为中小股民利益的"保护伞"。股东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损害赔偿作用,二是违法行为抑止作用。从长远的角度看,股东代表诉讼不仅在于使公司的损害能够得到补偿或追偿,更重要的是鞭策和警戒潜在的或可能的责任人,发挥违法行为抑止作用。但是随着公司法的适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渐渐显现出弊端,风险高、诉讼费用过高、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等问题使得中小股民即使利益受到损害也很少适用股东代表诉讼这一制度。于是这一制度慢慢成为了无人问津的"摆设",说明中国公司法中关于这一制度的规定存在若干弊端。本文试图通过论述这一制度理论以及适用中的不足之处,讨论我国公司法关于该制度的改进方向,使得股东诉讼代表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更加实用,从而切实保护中小股民利益。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民事赔偿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市公司》2002,(1):53-59
股东代表诉讼是实现股东民事权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股东代位诉讼制是由股东代表公司对侵害人提起诉讼的制度,其产生主要是源于保护小股东利益的需要。股东代位诉讼中的原告是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股东,被告是任何侵害公司利益而公司无正当理由拒绝或怠于对其行使诉权的侵害人。公司的诉讼地位则应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原告一方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9.
杨琴 《会计之友》2012,(3):23-26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是公司诉讼的重要内容,诉讼中往往涉及公司经营状况与资产情况的确认。考虑到公司与中小股东在诉讼中的举证能力差异,为保障公司运营的效率和股东间实质公平的实现,以及避免累诉、实现案结事了的诉讼目标,人民法院依中小股东申请或依职权合理启动司法会计鉴定程序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新《公司法》实现了广泛的实质上的制度和规则的突破和创新,重新设计了许多重要的法律制度,股东派生诉讼便是其中之一.这对于预防董事、经理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侵犯公司利益,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方式,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作用及其缺陷,在肯定我国新《公司法》明确提出股东代表诉讼的重大意义下,提出应该积极引进集团诉讼,使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相结合,完善证券市场民事诉讼机制,从而更好得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两种诉讼方式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作用及其缺陷,在肯定我国新《公司法》明确提出股东代表诉讼的重大意义下,提出我国应该积极引进集团诉讼,使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相结合,完善证券市场民事诉讼机制,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13.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自建立以来,不论就实践中抑或是理论中,均存在不少争议,尤其是在该诉讼中如何认定公司的地位,争议由来已久。对于诉讼中公司地位,有观点认为应当是原告,也有观点认为应当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还有观点认为应当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这些地位认定的分歧,在于对股东代表诉讼的制度构造缺乏深入和仔细的研究,若区分提前股东代表诉讼的不同原因,公司的地位争议问题便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中出现许多公司董事、监事及其高级管理人员侵害公司利益从而间接损害股东利益的事件严重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虽然2005年通过的<公司法>第152条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但是该规定过于简单粗糙,缺乏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的股东代表诉讼的内容,从起诉股东的资格,被起诉的对象和理由,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几个方面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进行了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与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是各国公司立法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通过设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来维护这一群体的权益。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也设立了该制度。本文从分析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国外国内立法现状入手,分析比较其中的具体制度设计,找出我国立法尚且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力图使得对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一、股东直接诉讼的概念 所谓股东直接诉讼是指股东纯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基于其股份所有人的地位而向公司或者其它人提起的诉讼.它是与股东派生诉讼相对立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股东派生诉讼是公司法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而对传统的当事人范畴的一种修正,允许股东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为公司利益对相关责任人员提起诉讼.对这-机制的设计,应坚持有利股东提起诉讼和防止恶意诉讼中取得价值平衡.  相似文献   

19.
周建军 《活力》2008,(4):51-51
一、我国股东知情权纠纷形成原因和所面临解决的问题 股东的知情权是股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是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享有和行使知情权是股东监督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股东其他核心权利得以实现和落实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公司侵犯公司股东权利的情况仍然不断发生,导致股东知情权纠纷日益增多,但真正通过法律途径诉讼到法院的案件又相对较少。笔者分析知情权纠纷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赵辉 《企业活力》2007,(7):20-22
<正>股东派生诉讼“是一个或多个股东为救济或防止对公司的不法侵害以公司名义提起的诉讼”。依照公司独立人格制度,在公司利益受到侵害时,公司是利害关系人,应是真正的原告,但这种诉讼中法律却赋予股东以公司名义对不法侵害者提起诉讼的权利。这种特殊诉讼制度设计的目的何在,或者说要追求一种什么样的法律价值?“法律概念除了非常技术性的规定之外,都负荷着价值。”研究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设计之初的价值目的,以及股东派生诉讼在我国应遵循的价值导向,对于指导股东派生诉讼的立法、执法和司法,对于评判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在我国设计的优劣,以及指引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完善的方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