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人性的善恶问题是思想家们广泛关注和永久争论的话题,至今未达成共识。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无所谓善恶。人的善恶是人的社会性和理性的产物。人为满足其私欲,既可能行善又可能作恶。人性是善和恶的统一。法律应建构于人性的善和恶的统一的基础上,成为建设性的社会规范,既达到抑恶的目的,又为人的善行提供制度环境和制度保障,以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家法家学派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阐释、争论及发展脉络的介绍,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和群众观点分析人性善恶论对于现代领导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工作中“说与做”教育艺术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者要研究说与做的艺术:把握教育对象,研究"对什么人说与做";抓住教育时机,研究"在什么时候说与做";利用教育情境,研究"在什么场合说与做";动用教育机智,研究"怎样说与做"。说与做的教育艺术是不易把握的。因为它具有灵活性,只能在具体的教育实例中得到体现;因为它具有复杂性,涉及教育对象的思想、个性的特点,教育的时间、地点、事件背景和环境气氛,涉及教育者的语言、动作、姿态、表情等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从人与人的对象的统一中来规定和认识人性,所得出的是现实的人性,总体的人性,是随着历史发展和人的生存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人性。这种人性观认为,人性是自我的;入的需要就是人的自我性的证明。人性中的利己和利他的矛盾是人性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性的表现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取决于人生活的具体历史环境。马克思对人性的规定是人性观上的“哥白尼式革命”。  相似文献   

5.
法律是人的行为的规范,研究法律最根本的是从人性入手。中西方正是因为在人性善恶论上思想基础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在法律思想理念以及制度构建上的不同。这种不同表现最为明显的当属中西方在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问题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崔琴  邢鑫 《企业家天地》2008,(5):194-194
从人性的角度揭示法律的演进图示,这是一种在层次上、方法上的研究模式。当代中国进行法治建设,必须转变以往聚焦于人性善恶的虚无争论,而转向对人性内涵与外延的深入考究。这实际上意味着在人性研究问题上的范式转换,即从以往对人性研究的价值评判中脱离出来,转向对人性的经验性描述的轨道上,为我国的法治建设确立务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找到圈子     
在不同的群体里活跃,除了能有充实的生活外,也许还可以给自己的职业带来一些好的影响,甚至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圈子的力量从职场新鲜人到也算是有点资历的公司人了,大多数已经基本熟稔了关于"圈子"的特征和规则。做金融的人会说,"跳来跳去也就是在这个圈子里吧";做房地产的人说,"不能把自己的信誉做砸,毕竟圈子就这么点大,有什么事大家都会知道"。无论自己所处的这个群体的规模大或者小,层级复杂或是简单,纯粹是因为职业关系而形成的或者只  相似文献   

8.
根据斯密的理论假设,市场经济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其本质特征是理性"经济人";另一个是管制市场的政府,其角色定位有如"守夜人".无独有偶,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司马迁也将社会上活动的人描述为"两者":一是社会经济的活动者,他们都是忙碌奔波的"利者";一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者即政府,其理想角色是充当一个顺应社会经济自发发展的"善者".斯密的"两个人"假设与司马迁的"两者"描述既有同工异曲之妙,又有交相辉映之趣.比较二者,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管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因为它的基础是对企业和人性的了解。了解人性,对于管理现代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尤其重要。古语说:"不学易,  相似文献   

10.
人性基础、制度设计与发展创新共同构成了现代金融伦理的基本维度。现代金融伦理构建的基础即人性,伦理性实际上就是合乎人性。经济性是现代金融业共同的人性基础,但各具体行业却因其人性差异而有所不同;现代金融制度的设计理应反映人性的要求,但实际上是否能做到则要具体辨析;金融创新的总体趋势应更加符合伦理性即人性,但某些金融创新却是反伦理性即反人性的。三者在现代金融伦理中关系密切,人性基础是制度设计和发展创新的前提,制度设计和发展创新则是人性基础的延伸;而制度设计又是发展创新的前提,发展创新是制度设计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1.
人性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对法学也不例外。主体权利意识离不开人性的需要,人性需要与法治 理念相统一,人性的需要是公民权利的内在依据。西方流行的“人性恶”理论是特定主体的一种文化观,是主体根据 自身需要构建的人性观念,有很大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2.
鲁迅《狂人日记》引申出现代文学史"吃人"的母题,这里"吃人"隐喻的是"封建礼教吃人",而新感觉派小说反复书写的"异化"主题则揭示了都市文明对健全人性的压抑。后者可视为对鲁迅"吃人"母题的再叙述。二者都是对消解人性力量的揭露,体现了现实批判意味和创作中作家的担当意识与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人如同动物一样,某种意义上保持适度距离往往相安无事。适应人性"恶"的一面,以法律信仰为基础的制度诚信和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的信仰诚信构成了西方陌生人社会的重要基础。中国古代熟人社会缺乏诚信生成土壤;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变迁过程中,也存在着诚信不足问题。不能拔高和苛求人的道德要求,以人性及其文化的包容性为逻辑起点,构建适应人性"恶"的陌生人社会治理模式及其诚信机制。其中,法律信仰的制度诚信是关键。诚信关键不在于道德说教,而在于制度实践。  相似文献   

14.
"生态人"是继"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之后对人性假设的发展.在西方管理学的理论中,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推动着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即与人性的假设"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路线相对应形成的管理学理论是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生态人"的人性假设的提出,已经在管理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必然会推动管理学理论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法是与人性肾密相联的,它辩证地承认人性的善恶双重性格,并以此作为民法理论的人性根基进行制度设计。民法据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变化以及民法形式理性的弊端使得民法人性化成为时代所趋。无论是从抽象的理论考察还是从具体制度规定考察,现代民法都应当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西方人性假设理论及其相关管理模式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管理思想中,相继提出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一系列关于人性假设的基本理论.与此相对应,基于每一种人性假设理论都产生了一种相应的管理模式.这些理论和模式都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既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通过梳理西方人性假设理论及其相关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肯定"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平 《企业家天地》2003,(12):55-55
近年来,我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经济实力增强,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在欣喜于发展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感受到不曾有过的压力。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尚且不说,内部管理的难度也在加大。管事的人感觉难——人难管,做人的人觉得难——事难做。反观自己几年来的管理工作,虽然是竭尽心力,却愧觉有负"院长"一职的职责。静心想一想,总觉得我们缺少了点深层次的东西,也许就是我们说的医院文化内涵。人有自己的个性。西方经济学家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性,提出了关于人性的各种假设。有经济人假设、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8.
西方经济学坚持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假设,并且认为人的这一品性是天生的、永恒的、超阶级的;马克思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看成是资本的人格化,即资本家的写照,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实验经济学家经过大量经济学实验发现,现实中的人更倾向于"公平、正义、互惠、";中国经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做人之道,是人实践伦理道德而感得财富境遇的学问。以上四种经济学对人的不同描述和分析,客观上反映了不同经济学的内核。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发展就一直围绕着"效率"与"人性"这两条线,效率和人性是管理学上的两个基本点。在现代企业管理学中,一条是以理性管理线路,强调的是高效率管理,另一条是非理性管理,其侧重的是人性管理。效率和利润是企业管理的根本目标,只有提高企业效率,利润达到最大化,企业才能发展,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的对象主要还是针对企业员工,也就是"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提高效率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进行人性化管理。如何在企业管理中将"高效率"与"人性化"统一,是当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管理效率与管理人性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183;奈斯比特说:“我们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现代企业中具有远见卓识的管理人士无一不在“人”的身上做文章,一切管理围绕着调动人的创造性,做好人的工作而展开。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