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宇红 《中国市场》2008,(44):84-85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不仅需要通过税收手段筹集更多有效的财政发展资金,而且必须以税收手段从宏观上进行引导和调控,但在现行税制中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影响着税收政策作用的发挥。为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应对现行税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联企业的转让定价问题,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跨国关联企业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赚取最大利润,通常都利用企业间的转让定价来规避税收。针对这种情况,世界上各国纷纷制定转让定价税制,以此来控制关联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行为。迄今为止,美国的转让定价税制是世界上最为详尽的,而且在税收征管上也取得了很大成效,成为其他国家建立转让定价税制用来借鉴的范本。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不断发展壮大。如何有效控制这些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现行的转让定价税制成为我国税收征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从转让定价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建立转让定价税制的必然性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发展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我国现行转让定价税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我国转让定价税制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物流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税制指散见于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之中与物流相关的各级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总和.对物流业涉税税种和税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物流业税收负担较重,税负分布不公平,存在重复课征问题,而且在发票管理、纳税地点、征收方式等方面也对物流业税务征管提出了挑战.在现有税制体系下,物流业存在比较明显的逆法意识的避税行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物流税制,弥补税制本身的漏洞,纠正并规范企业涉税行为选择,应根据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统一现有物流业税收优惠试点,将差额征收的营业税规定推广到整个物流行业;调整并规范营业税税目、税率设置;加快发票管理改革;推进增值税改革和纳税地点、征税方式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完善转让定价税制的立法1、提升转让定价法律级次:应提升立法层级较低的《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使之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2、加大对避税行为的处罚力度:从我国的反避税制度规定来看,税务部门对避税行为只能进行税额调整,不能处以罚款。  相似文献   

5.
近年,我国外资企业的避税问题越来越显著,因此反外资企业避税势在必行。我国针对跨国公司的反避税立法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已初步构成了国际反避税制度的框架体系。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反避税法规体系不完善、反避税规定可行性差、反避税法规立法层次低。我国应强化税收征管政策,完善转让定价税制建设,积极与其他各国进行反避税工作的合作,建立税收信息系统,以有效防范外资企业的避税行为,提高我国的税收收入。  相似文献   

6.
转移价格是跨国关联企业避税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关联企业的认定,应税所得的调整及相应调整是各国税法在转移价格问题上的难点和重点,由于中国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不法外方利用转移价格避税,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应参考其他国家的相关制度,取长补短,堵塞税收漏洞。  相似文献   

7.
转让定价税制政策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巍 《商场现代化》2006,(35):353-354
转让定价问题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增强、跨国关联企业逐步增多的情况下而日益突出的重要经济行为。本文首先就避税与反避税行为中的转让定价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再次通过对转让定价税制政策进行国际分析和比较,最后总结各国税制政策,提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提高了转移定价税制的立法级次、加强了执法效力;文章对转移定价税制中独立交易原则的立法内容和程序、立法思路与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做出分析,说明新企业所得税法有效的强化了转移定价的规制手段,有利于防范和制止转移定价避税行为,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尚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税制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已成为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我国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浅析资本弱化和我国的资本弱化税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中国市场》2011,(13):67-68,78
资本弱化作为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的一种重要方式,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在探讨资本弱化避税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的资本弱化税制,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有跨国收入的纳税人往往通过关联企业用转让定价的方式来转移利润,利用各国税法所得率的差别等方法达到避税的目的。涉外企业避税不仅损害了我国税收主权,而且严重影响我国利用外资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反避税的立法,防止我国应征税款的不必要流失。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税制下,我国企业运用税收法律法规缺陷进行税务筹划,以降低企业税负已逐渐成为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税务机关应站在税务筹划的角度,探究当前税收法规的缺陷,从中获取启发来推进税制改革,保护国家税源,推动税收收入稳步增长。文章对在税务筹划影响下,我国当前税制结构框架和主要税种改革概述进行了研究,期望能够从税务筹划的视角给我国当前税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陆宝莲 《现代商业》2008,(6):188-18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国家也相继出台了新税制方面的改革措施.本文即从介绍新税制改革的相关情况入手,探讨房地产企业做好应对新税制改革挑战的措施手段,以期给房地产企业以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炭企业涉及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煤炭企业的税制改革也主要是紧紧围绕这三大税种进行的,作为煤炭企业只有把握好税制改革的要点,提前谋划应对税制改革的策略才能有效的提升企业利润最大化。探讨煤炭企业税制改革对产业的影响,及企业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设计一个理想的不完全信息静态的税收博弈模型可以推导出,博弈最终均衡解的取得依赖于政府选择的税收制度是否最优,因而我国进行第三次税制改革势在必行。借鉴“最适课税理论”,我国税制改革应注意税收立法程序中参与人之间的博弈,税制结构优化,税收负担的优化,中央税与地方税的协调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8):166-167
税收是一个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税收由政府征收,取自于民、用之于民。自然地,税收的征收则成为各国税收征管部门着力关注的一个焦点。而在此环节中转让定价是企业(主要是跨国企业)进行避税的一种常见手段,利润转移,税基侵蚀的现象相继出现。为了有效地控制关联企业的转让定价行为,我们采取的是制定转让定价税制来维护税收的法制性。在建立和优化转让定价税制方面,美国实施了严格的法律程序,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美国的转让定价税制的异同之处,挖掘我国在转让定价税制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启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税制改革是优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合理的税制可以有效调节微观主体的行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我国当前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改革向纵深发展,新的形势要求税制进行改革.税制改革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对会计的影响是重要的一方面.文章首先介绍了当前税制改革的内容,指出了税制改革遵循的原则,重点对当前税制改革的思路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税制改革对我国会计产生的影响,最后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有所发展,不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要想办法降低成本,通过纳税筹划的方式降低税收成本成为纳税人的必然选择.本文旨在阐述2006年消费税改革后企业如何在新税制下进行消费税的纳税筹划,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19.
苏颖 《商场现代化》2005,(10):102-103
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对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内资企业的壮大,这种税制差别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为了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并与国际接轨,改革税制将是必然.本文分析了内外资的税制差别,弊病并对相关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雷网 《商场现代化》2012,(17):43-44
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全球已经面临减少常规污染和减排二氧化碳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盟正在大力推进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控制进程。汽车行业实行环境税收不仅是必要的,在理论与实践上也是可行的。针对我国国情,将现有的排污费改革为污染税,并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是我国汽车行业实行环境税制的一个重要思路。本文通过简述环境税理论及其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实践,分析由汽车行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对环境税在汽车行业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探讨环境税的可税性和对汽车行业实施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就我国汽车行业实施环境税制提出一些改革思路,逐步完善我国环境税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