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文霞 《经济导刊》2009,(12):28-29
“绿色”理念是人类在对环境问题进行认识和思考中产生的,“深绿色”理念是对“浅绿色”理念认识的深化,“深绿色”理念重在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及在此基础上的解决途径,洞察到环境问题的病因藏匿于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之中,要求从发展的机制上防止、堵截环境问题的发生,因此它更崇尚人类文明的创新与变革。这一理念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刘文霞 《经济师》2008,(11):41-42
“绿色”理念是人类在对环境问题进行认识和思考中产生的,“绿色”理念经历了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浅绿色”理念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它促进了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各国环保组织的建立和环境运动的全民化。“深绿色”理念是对“浅绿色”理念认识的深化,它产生于对gdp的美好与幻象的反思,对《增长的极限》论点的进一步思考。“深绿色”理念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建立在环境与经济发展整合基础上的经济观;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资源和生态问题;环境安全是政治稳定的最终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尚会永 《经济论坛》2006,(15):39-41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当前非常流行,在“以人为本”的观念下对人的关怀已被强调到极端。我们既要看到“以人为本”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仅仅是人本身的发展还是不够的,人需要和其生存的环境及其他生物共同发展。如果片面强调人在整个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对人的关怀被强调到了极端而漠视了其他生物所具有的权利,那么由于环境的破坏使人在这种破坏的环境无法生存本身也破坏了人的发展的基础。自然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校正一次次证实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观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的传统发展观有极大的区别。它是一种强调人口、经济、环境和资源综合协调发展的全面发展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论断,这是党经过长期探索,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更是我们党与时俱进。自觉遵循和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的有力体现。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黄勇民 《发展研究》2006,(10):26-29
世间,有仁山智水之乐;事理,有刚柔相济之道。物体,刚似山,柔似水。因而,社会发展迄今,和谐社会理念中,才有刚柔相兼之说,从而形成当今社会人们洞察、观察、体察、考察社会的“通视器”,这也是心理、事理、物理的哲学逻辑。古往今来,形成中国古词汇演绎的“相对而言”、“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习惯定语。这与绝对化思维方式中的“一元化”、“一言堂”、“一刀切”、“一风吹”、“一边倒”、“一锅端”是背道而驰的。作者试图以社会学,自然学上刚柔相兼、山水相依的理念,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通过分析、推理、判断,找出当今和谐社会大环境中“执法如山”应有“执法如水”的兼论,从中指出二者的社会平衡点,揭示以往认识事物思想的误区。总之,有平衡才有和谐,有和谐才能带来社会安康、实现长治久安,这是事物杠杆原理颠扑不破真理的印证、验证、佐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双赢"--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道德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很难大有作为,而与他人相容、善于合作、协同攻关、联合作战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对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入手,介绍了发达国家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从采用"末端治理"方式到"综合预防"理念形成的转变过程,并分析了由这一理念的转变衍生出来的环境产业的演变与发展;针对我国环境产业落后的现状,提出了应该采取的"跨越式发展"模式及环境产业发展制度建设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批判继承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并全面分析自由竞争时代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我国循环经济绿色消费实践滞后于生产领域实践的现状,通过考察线型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消费内涵的差异,明确指出以可持续经济规模为基本目标的循环经济对消费的物质规模具有内在限制.笔者认为,现行绿色消费囿干线型经济的运行规律,停留在"浅绿色消费"层面.循环经济的"深绿色消费"是以生态经济大系统整体优化为出发点,追求以最小的自然资源消耗实现最优的效用传递.最后,本文针对如何实现深绿色消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志杰 《时代经贸》2007,5(12Z):195-195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以人为本”的管理已是企业管理中的重之重。所以,如何更好的吸引人才,实施人本管理,使每一位员工积极地、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已成为当今企业的无形资本,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本文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入手,为构建符合企业新型管理理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合同法的颂布和实施,尤其是违约责任判定中严格责任原则的确立,一方面有效地提升了国民的法律意识,突出,严格责任原则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立法,特别是合同立法制度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2.
汪灏 《经济研究导刊》2009,(17):244-247
公司理念是指公司存在的目的,决定公司法立法和适用。根据公司理念的历史变迁,可将之分为传统公司理念和现代公司理念。2005年,中国《公司法》修订时未完全采用现代公司理念,仍将股东利益高于其他利益群体的利益,存在一定缺陷,这也是“三鹿”事件发生的一个制度原因,应完善当代中国公司理念,形成适应科学发展观的公司理念。  相似文献   

13.
APP设计中的可持续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PP设计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生事物,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APP已经开始深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以生态设计理念为基础,从可持续理念的四个发展阶段出发,论证APP设计与可持续理念的联系,探讨APP设计中的问题,从生态设计角度构建APP设计的可持续理念。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广州经济保持了年均13.4%的增速,“十一五”期末,广州经济总量突破一万亿元大关,达10600亿元左右,增长13%左右,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一万亿元的城市。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达3348亿元,  相似文献   

15.
毛文彬 《经济师》2005,(9):295-295
可持续发展观,是当代科学形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为加强农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探索,农行临海市支行、临海市农村金融学会联合举办了“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从农行“人本管理”、客户关系、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完善内控机制以及加强市场营销、实施品牌战略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展开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实践对策与建议。现将本次研讨会的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白珊  冯果芝 《经济问题》2006,(10):78-80
一、职工做主人的地位不能改太原市北晨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太原市北城区综合开发公司,由于体制和管理机制的种种弊端,到1997年已濒临破产。企业亏损达2.5亿元,职工纷纷离岗。新的领导上任后将在城市打工和无事可做的职工请回了企业,开始了艰难的起步。2001年该企业以“太原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优秀单位”及各种“先进企业”、“模范企业”等荣誉称号,被列入了全区改制的首批试点单位。按照《公司法》和市政府文件精神要求,从产权改制入手,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创新、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维护国家、集体利益不受损害,防…  相似文献   

17.
郑洪涛 《经济经纬》2003,(5):44-45,52
一年前,当人们沉醉于WTO的讨论之际,一场全球性的产业转移正在悄然进行。于是,“世界工厂”问题成了当前一个热门话题。大多数观点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世界工厂”的可能性,但离实际形成尚有一定距离。同时将“世界工厂”能否最终在中国形成视为是21世纪所面临的一次重大机遇。通过对世界工厂演变历程的分析,集中论述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中国形成世界工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远 《发展研究》2001,(9):40-42
一、创新思维,深化改革,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1、在强化思想观念的转变上,要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市委、市政府始终认为,思想观念决定发展速度,只有思想的大解放,体制的大创新,才有观念的大转变,经济的大发展.为此,我们延伸和拓展了"学理论、转观念、促发展、创新业"活动,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促进全市上下思想再解放、体制再创新、服务再提高,环境再优化,进而使结构大调整真正成为全市工作的主线,最大限度地把全市上下蕴藏着的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巨大潜能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它既是历史矛盾的积淀,又是现实矛盾的深化,是我国社会的一大顽症,已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严重隐患。我国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未触及核心问题。要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赋予农民平等、自由发展的权利,实行彻底的村民自治、改革农村基层政府机构和改革农村土地所有制、统一城乡税制等,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齐美东 《经济咨询》2007,(4):41-44,17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为基本原则(即“3R”原则),主要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缓解资源压力、防治污染,而且可通过延长产业链及发展环保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并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这里就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