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房地产发展“是否存在泡沫”之争已持续了段时间.不论最终的结论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争论及市场各参与主体由此而采取的行为多少会对2005年的房地产市场带来影响。同样可以肯定的是,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地位短期内不可能改变,在武汉这个特大中部城市.楼市价格或许有不健康的因素.但还远没达到泡沫的阶段。受“泡沫之争”的影响.相对2004年武汉楼市令同行振奋的较大涨幅,  相似文献   

2.
朱月宁 《英才》2009,(4):104-104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很不像样了,人都快疯了。” 1992年南下海南,亲历1994年海南楼市泡沫的破灭,北京世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仝回忆起那一次的海南楼市泡沫破灭惨状,至今仍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中低价位住房租赁补贴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上海市中低价位住房租赁的需求对象分析 1.上海市居民总体住房条件不断改善,部分“夹心层”仍存在住房困难 自1998年上海市切断住房实物分配、实行货币化分配以来,上海市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上海市人均居住面积已经从1998年的9.7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14.8平方米,住房成套率已从1999年的70%提高到2003年的92.3%。但是与此同时,仍有部分家庭,由于家庭成员的就业、健康状况不佳或因为年老,收入较低,没有改善居住条件的支付能力,住房条件远低于上海市平均居住水平。  相似文献   

4.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到了年关,楼市“泡沫”论又一次甚嚣尘上。关于“泡沫”的口水仗年年打,年年泡沫满天飞,2004年可谓杭州楼市“不跌的神话”依然是涛声依旧。那么,2005年的楼市到底何去何从?“悬念”挥之不去,也无法说清。  相似文献   

5.
2008年,楼市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在厦门楼市漫天飞舞的降价信息之中,女性置业的潮流越来越大。周婉虹说,2008年的楼市降价风波现已延续到了2009年.楼市因为价格达到消费者的心理购买价位而产生了一定的成交量。  相似文献   

6.
广州楼市经过07年暴涨、08年暴跌后,从09年春节开始出现了“小阳春”的现象。对于后市的走势.专家、投资者,消费者都众说纷纭。但随着股市进一步上扬.楼市成交活跃后.原来唱衰唱跌的专家都突然噤若寒蝉.有些反映快的立即转唱衰为唱好。购房者则更加迷茫,无论股票投资或购房投资都不清楚是否应该出手,出手早了担心被套牢,出手迟了则担心会踏空。  相似文献   

7.
近期,厦门楼市迎来一波推盘高潮,虽然“限购令”政策延期执行.近日又言第三波调控将拉开序幕,楼市政策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不少开发商仍然剑指兔年楼市,蓄势待发。对此。消费者是否买单,仍待市场检验。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导刊》2005,(9):94-94
走进2005年,广州楼市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性和务实,这要归功于广州楼市真实的居住需求,以及广州消费者“精明”的消费观念。从历史经验来看,五一买楼会是广州楼市消费者的首选,毕竟从产品选择范围和优惠折扣上,五一黄金周都会更加有着数。而针对今年的五一,合生在产品供应的数量和素质上都比往年有很大的突破,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动的地位.而合生楼盘在区域价值、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导刊》2006,(23):28-31
近年来,并非只是我国房价迅速上涨,全球楼市也是涨声一片。如何抑制过高的房价,防止楼市泡沫,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8月份美国旧房销售中间价11年来首次同比下跌,更为欧美各国敲响了警钟。随着美国楼市的持续降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表预测称,未来30年内,全球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景象可能会逐步消退。法国、西班牙、加拿大和英国房地产几乎都在今年开始出现下跌,而此前相当长时间里,房地产都是支撑这些国家经济繁荣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泡沫的积累或许很慢,但如果破裂却在一瞬间.楼市前景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房价上升较快,社会上出现了关于房地产泡沫的议论,有人说“全球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之上,而这一泡沫是由中国和美国创造的”,还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将在数月内破裂,不会超过一半”。中国楼市果真是这样的情形吗?笔者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有许多人羡慕别人从股市里得到100%的收益率。于是,有人“割肉”卖房去炒股,楼市真的没有任何机会了吗?不!当前的楼市依然有许多机会,只要投资得当,不一定会比股市收益率低。人们常说楼市有泡沫,那么股市就没有泡沫  相似文献   

12.
木白 《房地产导刊》2006,(10):52-54
日前,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林浩坤在出席“民生热线”节目之后向消费者建议.鉴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消费者不妨3年以后再考虑买房置业从去年底,各界开始质疑以“理性著称的广州楼市,在宏调重拳之下,楼价不仅坚挺还一路飞涨?这的确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13.
《上海房地》2014,(8):10-11
在楼市遇冷、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2014年会在中国南京举行。如何看待当今楼市泡沫,市场调节会起到哪些积极作用,城镇化对未来楼市将产生怎样的作用。等等问题是年会关注的焦点。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经济界的专家与学者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比较大的楼市泡沫危机 十年一轮回,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我国楼市虽然,中国楼市直接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较小,但是间接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中国楼市在经历两三年的调整期后,会逐步朝着两极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深圳楼市已经连续上涨了几年.投资者和发展商都赚得盆满钵满;泡沫之争,如今也很少有人提起了.因为楼价的连年上涨.看跌者几乎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很多先前未置业的市民.如今也被2005年年终逆市飘红上涨的房价打击得愁眉不展。  相似文献   

16.
《东南置业》2009,(7):38-38
随着地王的频频出现,房价一路看涨,新一轮的房地产泡沫又显端倪。被楼市大反弹镇住的人们似乎普遍认为,房地产泡沫正在清晰显现。许多地区房价已超过了2007年高峰期,不仅如此,可能还将上扬。开发商若不断高价拿地,那么必将重演2007年的“吹泡”过程,甚至会比2007年的泡沫更大。  相似文献   

17.
杭州房价高、地价高的一个效应是,常成为“楼市泡沫”论的靶子;男一个效应是,拿地门槛高,外地开发商难通过购地进入杭州楼市。于是杭州的地主就一定是个“土地主”了。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导刊》2009,(7):16-16
经历一年的“潜伏”,温州炒房团这台来自民间的楼市最大“泡沫机器”风云再起。春节以来,杭州、上海的一些楼盘出现了温州炒房团身影,并有少量成交。随着全国楼市连续五月的阳春态势,炒房团各路人马逐渐活跃,从涌入长三角热点地区到重庆、深圳等地,结伴而行的温州团所到之处,非中小户型、豪宅不看,下手狠准恢宏。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14年,中国楼市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高歌猛进之后终于有了变化,而这次动荡究竟会成为中国地产的拐点,还是会像2008年那样与泡沫破裂擦身而过,中国楼市与中国经济能否全身而退,都成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吴衍 《上海房地》2010,(4):61-61
今年初春的上海楼市与去年同期有惊人的相似,在三月的最后几天,潜在的购买力突然释放,楼市成交量骤然加大,房价“高烧不退”。这使购房人茫然无奈,怨生再起。北京“两会”对楼市调控的讨论犹在耳畔,但新一轮楼市泡沫再现,无疑是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调控市场又一次智慧的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