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森林固碳及提供其他生态服务功能的潜力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将森林碳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分析中国扩大森林面积和蓄积目标的重要性,讨论如何挖掘中国森林固碳及提供其它生态服务功能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农业生产带来较突出的影响。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非常重视,而长期以来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对适应气候变化含义理解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进展,论述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总结了当前主要的适应技术,提出了中国农业适应技术的差距,并重点详细探讨了中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粮食生产与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科学热点之一.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尤为敏感.对气候变化情景预估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本文针对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讨论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和农村发展的正负效应及可能影响,强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创新、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建设等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林言 《浙江林业》2012,(1):14-15
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使国际社会充分了解中国“十一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政策与行动、取得的积极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及有关谈判立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1年11月22日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的爆炸性增长,带来全球气候的恶化,在全面阐述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性、发展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并根据中国自身实际,从发展模式、能源结构、森林资源及沿海气候环境等方面着重讨论了中国面对气候变化中的挑战。中国面临的现实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差,能力弱,压力大。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成本有效的、可持续的、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气候变化减缓政策措施和减缓技术的研究,提出减缓气候变化的途径和方法.文章分别从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选择以及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实践等角度,从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近期和长期等多个环节对减缓气候变化措施进行探讨,从而提出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建议.  相似文献   

7.
资讯速递     
第二届中国网络植树节在京启动近日,第二届中国网络植树节大型全民在线互动植树公益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启动。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增加植被、保护森林、减少毁林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启动第二届中国网络植树节大型公益活动,再度汇聚了网络的力量,以此持续推进中国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是具有明显复杂性、长期性和外部性的全球环境问题。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趋势和IPCC报告关于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的主流判断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气候变化尤其对西部生态脆弱农村社区构成极大威胁。在这类高生态敏感性和脆弱性,相对贫困的多文化融合的区域,人类活动对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破坏更加严重,农民极端贫困与环境急需保护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本文梳理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理论源起和进展,分析气候变化后给农村生态脆弱社区带来的影响,挖掘社区层面的气候变化适应行动,总结出西部生态脆弱社区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社区启示与反思,提出西部生态脆弱社区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模式探索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稻麦复种大约产生于东汉,而在唐宋发展成为有一定普遍性的种植制度。在中国稻麦复种的历史上,有两个时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矛盾,其一是明末清初,其二是十九世纪。联系气候变化考察中国历史上的稻麦复种,发现明末清初和十九世纪突出的季节矛盾皆由气候变冷所引起,气候变化是影响历史时期稻麦复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国际     
正央广网:中美气候变化合作显示九大成果。9月3日,习近平和奥巴马先后向潘基文交存中国和美国气侯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中美在长期的气候变化合作过程中逐渐达成九大成果。一是建立历史性伙伴关系。二是为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做出重大贡献。三是推动《巴黎协定》后续谈判。四是推动国际航空排放全球市场措施方案。五是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和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成绩明显。六是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经济转型。七是美国多举措助力实现减少30亿吨碳污染目标。八是中国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九是发达国家每年  相似文献   

11.
低碳农业经济略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近年来国际社会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之策,其重点是在工业领域的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低碳农业经济应是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同样可以有所作为,但至今无人提及,本文试对此作一粗略论述。  相似文献   

12.
近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在我国政府为此举行的庆祝活动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中国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谈判代表团团长刘江说:“议定书的生效和有效实施,标志着人类神会虚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1996~2009年中国县级层面农作物产量、灌溉、气象和社会经济数据,并结合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采用经济学方法,考察了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和小麦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变量对中国水稻和小麦单产的影响都存在"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存在最优拐点。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候条件将越过最优拐点,对中国水稻和小麦生产产生明确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由于非线性关系的存在,气候变化在未来的长期危害将会急剧增大。到本世纪末,气候变化将导致中国水稻单产降低2%~16%、小麦单产降低3%~19%。这意味着,需要及早出台更为积极有效的气候政策,才能有效减轻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陕西省8个县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考察了资产专用性对专业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种植户采取覆黑地膜、人工种草、铺秸秆等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措施的比例与程度不高;人力资本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土地资产专用性和地理位置专用性对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户主受教育年限、生产性机械拥有情况和村内通公路里程正向影响苹果种植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苹果种植规模仅正向影响苹果种植户采取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措施的程度;村委会所在地到乡镇政府所在地的距离负向影响苹果种植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村委会所在地到农资供应点的距离仅负向影响苹果种植户采取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措施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以宁夏盐池县GT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及二手资料整理等方式,并通过生计脆弱性指数(LVI)衡量了GT村气候变化下不同农户的脆弱性程度及相应的适应能力。研究发现,农户对于降水集中性以及极端气候能够很敏锐地感知到,但因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生计策略和家庭结构的不同感知程度、表达方式和衡量工具有很大区别;农户在面对气候变化风险时表现出了高脆弱性;能够迅速提高抗气候变化风险能力的是外出打工,这不仅使农户拥有了现金流,而且达到了能力建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齐鲁粮食》2008,(11):39
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近日联合发布一份报告称,气候变化将影响我国的粮食供需平衡,20年后将导致粮食缺口。 这份题为《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以温度上升为主要特征,而温度上升会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粮食产量。报告预测,今后20~50年间,我国农业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按照目前的趋势,全国平均温度升高摄氏2.5~3度,将导致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f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持续下降。报告预测,加上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等因素,2050年我国粮食总生产水平将比目前下降14%-23%。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科学研究结论表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造成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臭氧(O<,2>)、六氟化硫(SF<,6>)和氢氟碳化物(HFC)等,其中二氧化碳约占温室气体排放的60%,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苏明等,2009).如今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备受全球关注重大议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非常重视,早在2007年就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之后又陆续颁布了诸如<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的应对政策.2009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中国政府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8.
《浙江林业》2009,(3):33-33
日前,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听取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方精云主持的“中国森林碳汇现状及潜力预测研究”项目进展情况汇报。李育材表示这是推进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和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基础工作,将进一步从科学上回答我国森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2007年下半年,在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办公室的支持下,方精云对我国过去20年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核算,并对未来40年间我国森林碳汇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国森林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温室气体吸收汇,近20年我国森林碳库均在增加。在未来30-40年,我国森林仍将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  相似文献   

19.
<正>香蕉是水果业当之无愧的大宗商品,由于国内主产区供应量下降及气候变化,2014年的"牛市"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影响深远的结构变化。虽然今年国内市场供求恢复稳定,但业内人士也认为,随着中国市场香蕉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未来中国恐将面临日益严峻的"香蕉荒"。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气候变化农户决策适应理论和收入相对剥夺理论,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2018年数据,运用面板Tobit模型、面板Ordered-logit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气候变化、收入流动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般气候变化显著抑制了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状况,而极端气候变化则拉大了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状况;农户收入向上流动会显著减缓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状况,而农户收入向下流动则显著拉大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状况。从两者交互效应来看,一般气候变化能够强化收入向上流动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减缓效应,主要源自于一般气候变化能够减缓收入向上流动农户的工资性收入不平等,而极端气候变化则弱化了收入向上流动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减缓效应。从收入结构不平等的作用逻辑来看,一般气候变化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抑制效应主要来源于农户普遍性非农就业减轻了贫困户的低收入“锁定”效应,从而缓解工资性收入不平等状况。而极端气候变化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拉大效应主要源自于极端气候变化造成了转移性收入差距的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