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09年初,孙宗英调任山东荣成虎山镇敬老院、盛泉老年公寓院长。自上任之日起,孙院长就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老人们看做自己的父母,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事无巨细,敬老院的每一件事都倾注着孙宗英的心血和汗水。老人们纷纷称赞她有一颗金子般闪光的心。初任院长时正值年末,年味愈发浓厚。为了让老人们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孙宗英给每位老人买来新衣服、水果、点心等,并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凡是能自理的老人都自发地到院  相似文献   

2.
近日,陕西省宜川县民政局为提高敬老院的入住率,强迫部分五保户老人入住敬老院,不入住就取消“五保”资格,很多五保户无奈之下搬出家。有乡镇干部称,宜川民政局领导曾要求必须按期完成入住率指标,否则“民政站长就别干了”。  相似文献   

3.
<正>天云乡华阳村地处四川东南腹地,这里丘陵密布,交通闭塞,家家户户靠种桉树维持生计。每隔4年,村民们卖一次树,用换来的几千元钱翻新房屋、添置生活用品、供小孩上学、给老人看病。就像大多数中国农村,现在华阳村里大都是老人、妇女还有小孩,为了生计,年轻人都选择到山外打工。这里是中国经济金字塔最广袤的塔基部分,但也是最易被忽视的角落。  相似文献   

4.
我和父母是2010年分开居住的。分开住的原因很简单,老人有老人的生活习惯,我们有我们忙不完的事。母亲开玩笑地说:“两只老鸟养大了小鸟,现在该你们单独飞了。住在一起反而不搭调呢!”看着老人年事越来越高,尽管分开居住他们心甘情愿,可我心里还是酸酸的。  相似文献   

5.
多种经营有奔头——在宜宾市粮食局举办的“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演讲比赛会上的演讲任菊在红桥玉屏地区的同行们常说:“这几年,玉屏粮所搞得有板有眼的,个个都整住了。”其实,我们的“因人而宜,多种经营,国有民营,跨行发展”的思路仅仅才开头,还有许多许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城里人老了之后,有退休金、有医保,还有其他福利待遇,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手中大多没什么积累。因此,他们唯一能指望的只能是儿女们了。尽管媒体上提过植树养老、保险养老、敬老院养老等,但都缺少普遍的可行性。因此,“养儿防老”尽管作为封建思想一再被批评指责,但是,让儿女养老送终仍然是农民采用的主要方式。随着农村农民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养老也越来越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有多少农村的老人辛苦劳作一辈子,到年迈之后,只能依靠儿女形同施舍般地生活着。因为,要养老,光有孝心还远远不够,最主要的是经…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人多幸福啊,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想吃啥吃啥。记得我们小时候,冬天饭桌的菜就那么三种——白菜、土豆、大萝卜。每年夏天还得往玻璃瓶里存西红柿酱,哪有现在人的口福啊。”56岁的宋大妈感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湘赣边界的九岭山脉中段,有个因盛产烟花、土纸、夏布而名播遐迩的万载县。8月16日,记来到万载却与这三大传统产品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专门“拜会”一个农民专业组织,一个已百岁“高龄”的农民专业组织—— “出生”在清朝 最吸引记的当然就是鲤陂水利协会的“年龄”,可当记来到灌区的几个村子里,就此寻根问祖时,竞无人能答,即使是90多岁的老人也说不出。周家村79岁的朱海云老人对记说,“有200年了吧”。当记问起这“200年”是怎么算的时,他说:“我也是听以前的老人们说的,小的时候,爷爷跟我讲过他那时候就有了。”  相似文献   

9.
<正>走进江苏省沭阳县青伊湖镇后乡新型社区,村民们在广场上舒展筋骨、闲聊家常,十分惬意。“现在道路宽敞,环境优美,只添不到2万元就获得了128.8平方米的新房,门前还有健身公园,生活比以前更舒服了。”说起近年生活的变化,村民张道顺如数家珍。后乡村被称为“板材之乡”,周边有数家大型龙头企业及上百家板材旋切厂,除了住上舒适新房,  相似文献   

10.
“大爷,够吃不,再给您添几个!”“不啦,闺女,再吃就撑着了!”“大娘,喝碗热汤暖暖身子!”“孩子,让你受累多过意不去!”“看您说的,这都是应当应份的!”老人们边吃边聊的时候,“儿孙儿媳们”穿梭于一张张餐桌间,端碗筷、添饺子、盛汤,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1.
清明节刚过,很多老人又回到了“空巢”状态,整天望着墙壁发呆,似乎还在回味那些屈指可数的团圆日子……昨天,在江苏省泰兴市珊瑚镇居家养老护理中心,这里的老人们谈及居家养老时,今年88岁的退休教师徐国本老人乐呵呵地说:“我们在这里住得舒服,吃得科学,可尽情享受精神生活,颐养天年。”  相似文献   

12.
晚上七点半,村支书看完“新闻联播”后,把自己深埋在沙发里的屁股抬了抬。一仰头,他看见电视柜上有个塑料袋。 “哪来的袋子,装的啥?”他点上一支烟,朝厨房里正忙着收拾碗筷的老伴问道。“擦黑儿时老王头送的,说还有封信。他放下就走了,俺没撵上……” “这老王头,又打啥主意?”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学科技、用科技和“三下乡”活动的推动下,贵州省雷山县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走村串寨入户,常常可以听到农民转变传统观念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子主“家政”父当“助手”自古以来,雷山农村就有“父在子不当家”的传统观念。随着农村文化科技知识的不断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科技当家,干啥啥发。由此,一些不懂科技的“老把式”主动让有文化、懂科学的子女当家“理政”,自己则乐于当“助手”。望丰乡望丰村有户农民,父亲是文盲,当了几十年家,仍没有甩掉贫困的帽子。1990年,具有初中文化的儿子外出拜师学艺,…  相似文献   

14.
今年96岁的孤寡老妪钟陈氏,是永川区陈食镇敬老院年纪最大的老人,今年她终于在迟暮之年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敬老院里71岁的潘自才老人带着她办理了结婚手续。  相似文献   

15.
2013年2月12日,大年初三,春光明媚,老天难得露出了笑脸,我回到安徽乡下拜年,吃过午饭便到邻居家串门.当走到村东头的老王家门口,只见有几位老邻里坐在一起十分融洽地说着话,见我走过来,他们热情地招呼我坐下. "最近天天收看电视上的记者走基层活动,前段时间话说幸福的报道,那些和我同龄的老人们谈到的幸福是说到了咱这一代人的心里啦!我今年七十多岁啦,幸福是啥滋味,现在算是品出味来了,甭说远的,就说二十年前,我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住的是四间土坯瓦顶的房子,整日辛苦劳作,最终还只是解决了温饱,儿子到了成家的年龄,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只得一拖再拖.随着党的惠农政策一年年加大,农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现在他们过得都很殷实."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老村长黄老头难抑激动,最先打开话茬.  相似文献   

16.
《农民科技培训》2009,(7):40-40
今年42岁的李红梅前几年下岗后,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在县城某居民小区开了一家专营各种时令蔬菜的小店。一天。经常光顾小店的王大妈买完菜开玩笑地说:“现在市场上啥都搞有奖销售了,对于我们这些老主颐就没有什么优惠吗?”李红梅当即拿了两块姜.说她今天买得多,这是“赠品”。推托了一番后王大妈还是收下了,  相似文献   

17.
今天留宿闻喜县裴社乡乡政府,窗外淅浙沥沥的春雨正敲打着裴社乡的黑夜. 白天我们与保安村的十几个村民畅聊.刚开始听说我们是农业部来的,村民们还有些怯生.但调查组与他们唠家常、问困难,"您家里有几口人?几亩地?都种了点啥?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  相似文献   

18.
走村、入社区、访商户,自从成为一名农商行员工之后,每年都会跟师傅们一起"扫街"。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抵制非法集资、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优质服务"零距离"更接地气。田野间的石榴园里、鱼塘边的社区里……三年来,我们"扫"出了一条普惠金融的新"街"。冬天里飘来暖心话康乐新村是洛阳石化工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其中以退休的老人为主。一起"扫街"的师傅们说,每年他们来这个社区都会被一群老人包围住。由于老人们年纪大了,出门取工资、领补贴都很不方便,2014年吉利农商行就在康乐新村设立了  相似文献   

19.
销售新招     
在买方市场这么一个大的环境下,从经销者的角度讨论一下“啥样的农产品卖得好”,无疑对整个行业都是很有思考和启发意义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人是铁,饭是钢,吃得好,身体壮,多改善,多变样,大突击,有保障”。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二农场六连食堂在墙壁上公布一个月没有同样饭菜的单子上写的几句顺口溜。真是名不虚传,这个食堂从一九五七年起到现在,一贯保持了全场的上游食堂,连年获得食堂竞赛一等奖。从去年十二月到现在,每天三顿饭,有二顿吃菜就不要钱,每人每月伙食费由十八元降低到十五元,战士们反映:“我们真是吃得好,化钱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