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0多年的财政改革发展之路,风雨兼程、硕果累累。财政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形成了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关系。财政改革从"分灶吃饭"到"大包干",再到分税制;从两步"利改税"到利税分流,再到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中国财政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面向新世纪中国财政改革的深化,必须遵循依靠改革推动、突出科技驱动、坚持内需启动、强化管理带动、注重外向联动的改革思路;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划清财政职能边界,解决财政活动范围错位、财政职责范围越位、财政管理范围缺位的问题,尽快完成财政体制转轨、机制易轨、政策接轨、分配并轨;必须树立政府理财的发展观,在结构调整、财政体系、投资机制、财政后备制度等方面努力实现财政体制、模式、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襄垣县财政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实现襄垣转型跨越为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提高经济和财政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构建阳光财政、和谐财政、民生财政,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0亿元,是2005年的4.2倍。  相似文献   

4.
我国财政职能的发展研究及启示杨光焰财政职能是财政本身所固有的功能,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财政职能却有不同的体现,这就需要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研究财政职能演变的一般规律,以便在实际的财政工作中,及时调整财政职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一、制约财政职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元月4日至6日,全区财政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自治区主席李兆焯,常务副主席刘知炳,区人大副主任洪普洲,区政府秘书长潘鸿权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区财政厅领导,各地,市主管财政的副专员,副市长,财政局长,预算科长,各县财政局局长,区直单位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和财务处长,会议传达了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讨论了2000年如何编制好财政预算,完成财政工作任务的措施以及财政改革与管理的重点,李兆焯主席,刘知炳副主席以及区财政厅刘铭达副厅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刘尚希 《财政科学》2021,70(10):5-8
财政知识的传播有助于推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形成良好的关系,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提升国家的治理水平.财政知识传播能够为财政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源泉,为财政政策、财政改革有效落实提供助力,是财政知识继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路径.在财政知识传播过程中,应该用好通讯员制度,不断完善、创新工作机制,让财政知识更好地从财政一线和财政实践中来,建立智库联盟平台系统,更好传播财政知识.  相似文献   

7.
谢永思 《财政》1991,(9):29-30
随着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发展,强化财政职能显得尤为突出,要强化财政职能就必须理顺财政关系,即解决好“取”和“与”、资金需要和财力可能、集中和分散、监督和服务、理和法的矛盾。关系理顺了,处理好了,财政困境也就会随之好转了。本文结合宣城地区实际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刘芳 《财政研究资料》2007,(36):17-17,14
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历程,尽管各国教育的起源、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任何国家的教育发展都与国家财政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教育发展更离不开财政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正是由于国家财政在筹措和提供教育经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公平、有效利用,保障教育运行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使教育发展的轨迹上保留了深刻的财政印痕,为“透过教育看财政”和“透过财政看教育”的教育财政分析提供了客观依据,形成了教育财政这一专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振兴地方财政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地方财政比较困难,对此需要统一认识,采取相应对策:把握财政发展战略总方向,更新财源建设思路,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构建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创新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河北省沙河市财政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以建设“民生财政、绿色财政、活力财政、效益财政”为目标,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总体要求,紧扣“七个点”指导财政工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以来,我国财政既伴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了更大突破,又在解决发展新问题中为发展大局贡献了重要力量。面对新阶段新征程的期待,本文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将时代要求和事实上已在运用的或逐步推进的财政工作实践加以梳理,提炼出新时代我国财政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本遵循、时代特征、体系支撑、战略要求与工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将笔者长期以来坚持的发展财政理论加以拓展和提升,突出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之中国特色财政的新定位和新站位。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财政在10年改革中与时俱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不可逆转之势,磅礴发展,向纵深推进,改革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国家财政始终站在改革的前列,锐意创新,与时俱进。特别是近10年的财政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这10年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财政体制、新的财政模式、新的财政运行机制的10年,是财政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各项事业协  相似文献   

13.
在原有的城市化基础上推进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立足点。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财政运行的基础更加坚实,有利于财政支出负担的减轻,有利于财政职能的进一步优化。面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所面临的任务及其给财政发展带来的机遇,财政应对其做出积极回应。要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政管理体制格局,拓展城镇化财政资金来源,强化新型城镇化财政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14.
常昱矗 《财政》1991,(9):46-49
“八五”时期财政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设想。“八五”时期要继续进行治理整顿,完成“七五”时期留下来的某些任务,根据匠需要和现实条件的可能,不断深化改革,克服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为“九五”时期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财政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发展财政的职能作用,继续深入开展“双增双节”工作,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培植新的财源,开辟生财之道,促进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努力促进和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继续完善现行的企业承包办法和财税体制;积极参与价格体系、外贸体制、工资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和住房制度等项改革,控制并减少财政负担的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加强财政法制化建设、健全必要的财政税收、财务法规,严格依法纳税,逐步使预算收支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财政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敢于改革创新,财政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九五”时期,围绕我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大胆深入地进行了各项财政改革,财政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柯言 《财政》1991,(9):55-57
1991年7月16日至2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召开了第五次全国财政基础理论讨论会。与会专家、教授、学者30余人,紧密围绕振兴我国财政这一主题,展开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现将这次会议的讨论情况和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振兴财政: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二、振兴财政:当前面临的矛盾与难点;三、振兴财政:可供选择的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财政处罚中由于不恰当地使用自由裁量权,财政处罚畸轻畸重的现象时有发生。要杜绝在财政处罚中滥用职权的行为,就必须建立一套约束机制,以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控制,遏制自由裁量权的滥用,维护财政法律法规的尊严,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防止财政处罚中的过失行为。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1月21日,中国财政杂志社将步入而立之年。30年岁月,30年变迁,30年发展,30年光辉。30年来,在财政部党组的领导下,中国财政杂志社紧跟财政改革与发展步伐,谱写财政宣传华彩乐章,为财  相似文献   

19.
我国要建立和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与此相适应,财政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部门和重要的调控手段,也必须转换职能,深化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许多国家的历史实践看,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地位和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却大大地加强了。对此,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下面,通过对世界性财政的发展趋势和财政现状,看看我国财政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谢明敏 《金卡工程》2009,13(4):23-2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财政的法治化、宪法化道路仍然漫长。虽然财政改革的步伐在加快,但财政权力的分配和行使缺少约束,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严重。本文从财政立宪的角度,通过分析财政的本质、财政宏观调控的功能,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立法经验,提出通过确立税收法定主义、宪法中加入关于国债的规定、强化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审批权和监督权、明确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权的划分来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