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发展现状 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做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并购市场快速发展,去年全球并购金额达2.8万亿美元,中国排名第二,增速居世界首位.并购方式主要为集团上市、横向并购、财务投资和借壳上市.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频繁,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9月17日,已公布的上市公司参与的并购交易数目和交易金额分别达到1500起和13381.61亿元,其中已经完成的并购交易有422宗,交易金额达4455.85亿元.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行业整合加速,上市公司积极利用融资优势进行产业并购,这将促使中国股市持续保持较高的并购规模.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内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日益活跃,如何对企业资产合理估值定价已经成为社会和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真实客观的对并购重组中涉及的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才能在交易中确保各方利益得到  相似文献   

3.
科创板推出为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交易注入新的动能,估值与定价作为并购重组交易的焦点,对于并购重组战略目的的实现,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提升,以及股东及投资人利益的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的披露信息为基础,从整体情况、产业分布、交易要素等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对交易的估值及对价进行总结,形成关于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对价参考依据、估值或评估方法选择及其增值幅度等方面的实证总结,并结合交易现状提出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促进战略性产业并购重组、加强持续性监管、推动专业力量提供估值定价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2009年度并购重组资产评估专题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资产评估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核心要件 2009年度,沪、深两市参与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总数及交易资产总量均创下了历史记录。并购重组整体呈现出涉及行业广、交易金额大,热点领域集中等特点,市场涌现出多起控股股东借助上市公司平台整合核心资产实现整体上市.以及跨沪深市场换股吸收合并等影响力空前的并购重组案例.体现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2年和2013年共143个发生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其中发生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的样本74个,发生非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的69个),运用事件研究法,在对总体样本经济后果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关联交易并购重组与非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经济后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经济后果好于非关联交易,但并购重组公告后两者绩效均有所下滑.总体而言,并购重组不但没有给股东带来财富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企业并购重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形成的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资产重组,可以让企业强强联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核心问题,是交易双方能否在交易资产定价上达成一致,这是市场各方关注的重点,我国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采用了业绩补偿制度,作为对交易定价公平性的一种法律约束。业绩补偿制度,是指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交易对方对标的资产的未来经营业绩作出承诺,在业绩目标未达到时对收购方进行补偿。本文将结合A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分析,探讨业绩补偿的作用以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希望本篇论文能够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市场化定价方法的使用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支付方式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丰富、灵活的并购重组支付方式是提高并购市场效率的关键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支付体系概况,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并购市场案例及实证数据,对并购创新支付工具作了评述,提出完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支付体系的政策建议,包括在并购交易中先行推出定向可转债、引入储架发行制度、论证认股权证试点的可行性、支持券商提供并购支付融资工具等。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定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主旋律.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定价问题又成为同一控制下的并购重组的核心与焦点问题,各方面争论较多,现实作法中也确实存在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模型分析与模拟计算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定价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证,以此推导出上市公司股票定价及所购买资产价值可能存在的误差以及可能的人为操纵偏差.最后给出了并购重组中定价方面相应的机制设计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股权流动性的增加带来的控制权交易将成为今后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大的投资机会,而新的环境下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显得愈加重要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已经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重组浪潮,直接推动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其中上市公司并购交易额占比平均高达80%左右。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起始于1993年的宝延风波,早期由于法规还不够完整,相关实施细则和具体指引、规范不够详尽,  相似文献   

10.
并购重组业务中最核心、也是一直以来困惑实务界的问题就是标的资产交易定价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评估价值和交易价格往往混淆不清。本文针对收益法评估值作为并购重组交易定价的合理性问题,对2009-2011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中收益法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了T检验,并结合实践经验,推导出以评估值为交易定价的唯一依据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并详细阐述了企业价值评估与交易定价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应促进企业价值评估与交易定价的有机结合,正确发挥评估在并购重组各阶段的作用。本文最后分别针对评估领域、并购交易主体双方以及监管部门提出建议:推动评估结论由单一绝对值向价值区间转变、注重博弈过程、精简行政审批以及并购重组市场化等。  相似文献   

11.
岳鹏飞 《北方金融》2023,(11):83-86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业务呈现出整体不断上升的趋势。并购重组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化解产能过剩和盘活存量资产等作用和功能,是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和资产价值的有效方式。与此同时,并购重组也存在着交易力度不足、效率较低,标的公司评估增值率偏高、业绩不理想,股权支付及延期支付波动较大等问题,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本文从加强支持力度及扩大融资途径、明晰并购重组中的绩效保证和资产估值条款,提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支付手段的效能等维度提出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长远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骏  方毅 《时代金融》2014,(30):24-25
2007年证监会单独设立了并购重组委员会,对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并购重组进行审核,以应对全流通背景下资本市场的新趋势。本文从并购重组的方式、交易金额、支付手段、交易标的估值水平和行业分布等方面对2013年与2014年上半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经验及趋势。  相似文献   

13.
赵一霏 《深交所》2006,(8):39-43
在证券市场中,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进行第二次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产权调整,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和强强联合,减少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促使公司资产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并购重组也有利于强化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责任感,实现公司、  相似文献   

14.
深证A股发生多起重大资产并购重组事件,约八成以上上市公司与交易对方签订了业绩承诺协议,业绩承诺已成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作者基于2013年至2017年深证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资料,分析并购行业、业绩承诺签订、业绩承诺完成、业绩补偿方式等情况,探讨业绩承诺未完成的原因并提出增强对并购标的的识别能力,加快并购双方的融合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并购重组交易中资产评估结果为交易定价提供了价值参考,而评估结果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资产评估机构选择差异的影响。文章以2011—2021年聘请资产评估机构的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探究了上市公司关联并购中的资产评估机构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关联并购更倾向于聘请低声誉的资产评估机构,并且相对于聘请高声誉的资产评估机构,聘请低声誉资产评估机构时的标的资产异常评估增值率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越低、基金持股比例越高、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越不理想,关联并购中越倾向于选择低声誉的评估机构,并且与聘请高声誉的资产评估机构相比,标的资产交易定价与评估值的偏差越大、企业并购后两年和后三年的价值也越低。据此本文提出加强并购关联交易审核、加大投机行为惩戒力度、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内     
《证券导刊》2011,(25):7-7
证监会:上市公司若涉嫌内幕交易 其重组申请将被叫停 7日,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表示,今后上市公司股价异常,涉嫌内幕交易,其兼并重组申请将被叫停。今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实行分道制,评级良好的并购重组申请将简化审批程序,而评级较差的申请将被审慎考核。  相似文献   

17.
《国际融资》2013,(1):51-53
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交易整体趋于活跃,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中国并购市场宣布交易案例数量3379起,披露交易规模2660.7亿美元,较2011年全年上升18%。在IPO市场持续放缓的背景下,部分具有充实资金的企业开始展开大规模的并购重组交易,以期迅速扩大规模做大做强。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基于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掌握的中国并购交易市场运行状态,总结出"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十大事件"  相似文献   

18.
我国资本市场中并购重组活跃,溢价并购衍生的内幕交易问题亟须关注。以我国上市公司2010年至2020年实施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并购溢价率越高,预期股价涨幅越大,内幕交易潜在收益上升,内幕交易可能越严重;第二,签订业绩承诺的溢价并购,相对于没有签订业绩承诺的样本,衍生的内幕交易更严重,高业绩承诺是表明被并购公司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信号,可能会直接推高并购溢价率并刺激股价上涨,进而引发的内幕交易就更严重;第三,异质性分析显示,采用股份支付方式和采用收益法估值的并购重组较其他样本衍生的内幕交易更严重。因此,合理降低重组过程中的并购溢价率,严格规范业绩承诺和收益法估值过程,防范溢价并购信息成为刺激股价获取内幕交易高额收益的手段,可能是有效遏制内幕交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外资并购比上市公司重组更真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一些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基本上是一种游戏,特别是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关联企业之间的重组,基本上属于自我交易,无论是收购、出售或资产置换,普遍存在资产评估不实、出资不实、债务抵偿或转移不实等问题,这样的资产重组,基本上属于纯粹的资本运作和游戏.外资参与的重组比之于上市公司的重组显得更真:其一,外资并购对于规范公司重组行为,理顺公司治理结构,振兴公司主营业务,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将发挥着牵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善民  杨楠  黄志宏 《金融研究》2023,511(1):169-187
并购重组中基于内幕信息的知情交易行为既是监管重点,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06—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考察并购重组前的知情交易行为对并购公告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重组前的知情交易行为引发了主并公司股价的提前反应,从而降低了并购公告时的市场反应,这一现象是由内幕信息泄露引起,且内幕信息主要来源于包括员工在内的公司内部人,而非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分析表明,改善信息环境可以有效缓解并购重组的信息泄露问题,体现为知情购买交易的信息泄露效应受到分析师跟踪、审计质量和问询函制度的有效制约。本文研究深化了现有的并购重组内幕交易行为研究,为实施精准监管和防范内幕交易等政策提供了一定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