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星 《中关村》2012,(5):32-34
"清华科技园在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无论是在创业孵化能力上还是在创新服务模式上,清华科技园都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2.
程桔华 《中关村》2012,(4):34-35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百年名校清华大学优良的传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着同样著名的清华科技园。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学科技园区,清华科技园在园区建设与运营等诸多方面均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众多园区争相效仿的典范。其代表作当属清华科技园推出的“钻石计划”。“钻石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扶持入园企业自主创新,做强做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清华科技园其实就是中国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3.
李金  赵塑 《中关村》2004,(5):68-69
一个是国家A类大学科技园,另一个是领先的国际集团,再加上世界上最大的物业服务的供应公司,这样的“梦幻”组合,造就了清华科技园的威新国际大厦。当问起有关竞争的话题时,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威新华清(北京)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曹一兵说:“如果是竞争,我们不怕。”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2009,(9):46-47
2009年8月,世界上首部标有来自76个国家700多个科技园区和孵化器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的创新地图集已经由世界创新联盟(WAINOVA)编辑出版发行。在这版地图中,中国共有22家科技园区和孵化器名列其中,清华科技园是其中唯一的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6月,世界科技园协会第26届年会在美国召开。  相似文献   

5.
年会综述:2008年10月23日,由世界科技园协会(IASP)和亚洲科技园协会(ASPA)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园管委会协办,清华科技园承办的2008世界科技园协会亚洲分会暨亚洲科技园协会联合年会在清华科技园举行。作为科技园领域最为高端的国际性组织,IASP、ASPA两个协会还是第一次联手在一个科技园区内、而不是在商务酒店内举行这样重量级的盛大会议。这标志着以清华科技园为代表的中国大学科技园区在国际舞台上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2008,(11):64-71
2008年10月23日.由世界科技园协会(IASP)和亚洲科技园协会(ASPA)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园管委会协办,清华科技园承办的2008世界科技园协会亚洲分会暨亚洲科技园协会联合年会在清华科技园举行。作为科技园领域最为高端的国际性组织,IASP、ASPA两个协会还是第一次联手在一个科技园区内、而不是在商务酒店内举行这样重量级的盛大会议。这标志着以清华科技园为代表的中国大学科技园区在国际舞台上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郭宇明 《中关村》2006,(10):26-29
《中关村》:清华科技园的完整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梅萌:1993年在清华大学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时候,学校提出了创建清华科技园的构想,从1994年开始我们启动了清华科技园的规划建设,期间可以说是边想边干,边看边干,不管是北大推倒南墙建商铺,还是我们在资金极度匮乏的时候建大楼,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是“痛并快乐着”!到了2000年,我们制定了《清华科技园发展纲要》,纲要有几个重要的思路,其中关于清华科技园的发展目标,当时提出的是要建世界一流的大学科技园。其原因是:1999年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大…  相似文献   

8.
勒川 《中关村》2010,(2):60-61
2009年12月10日,“清华科技园创建15周年庆祝活动”在清华科技园隆重举行。从1994年清华大学正式开始建设科技园至今,经过15年对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清华科技园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理念、运行模式和园区文化,在推动区域自主创新、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9.
郭宇明 《中关村》2007,(1):65-65
经过整整12年的发展历程,清华科技园无论是在硬环境建设还是软环境营造,都走在了全国大学科技园的前列,多类创新要素和资源在这里汇集、融合,极大地促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激发了强大的创新动力,成为大学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平台。为积极配合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动自主创新、鼓励创业、促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清华科技园于2006年9月12日正式启动旨在重点培养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钻石计划”。钻石以其晶莹剔透、璀璨夺目和坚硬无比的优秀品质而价值不菲,其化学成分为极为普通的碳元素,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可以将石墨…  相似文献   

10.
郭宇明 《中关村》2006,(10):32-33
玉泉慧谷,是清华科技园分园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的典型。它是清华科技园品牌管理输出模式的首创。玉泉慧谷的成功,开启了清华科技园打造科技园界“希尔顿”的品牌之路。玉泉慧谷,也是四季青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它一方面实现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提升,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提升了当地农民的素质,是高科技、高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结合的典型。园区的领导们要在这个模式基础上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国际新媒体基地。  相似文献   

11.
杨志强 《中关村》2011,(10):52-54
当前推进中关村核心区发展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引进消化再创新向原始创新转变、由零散式创新向体系化创新转变、由本土化创新向国际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12.
马文良 《中关村》2014,(9):66-67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践行首都产业转型的一次有益尝试,将成为首都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引擎。2014年8月28日,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在海淀区正式宣布成立。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十一、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隋振江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3.
明星 《中关村》2012,(9):96-97
有学者称,“依靠人才与科技。中国经济有望在20年内继续高速增长,成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并肩的超级经济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李学凌 《中关村》2012,(5):102-103
大企业对于小企业或者对于其他企业的全覆盖式的模仿或者竞争这个领域在未来一两年内可以慢慢越来越弱,大家扛不住这么多领域的创新。这样的情况也表明,创新的机会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15.
茅于轼 《中关村》2011,(8):51-51
企业内部创新固然重要,当前行业创新可能更重要。 我参加过几个企业家讨论创新的会。谈的都是企业内部如何创新的问题。从产品设计,到工艺流程。再到市场营销都有创新的机会,也能带来经济效益。但是没有人谈行业的创新。我觉得企业内部创新固然重要,当前行业创新可能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
程桔华 《中关村》2011,(12):62-63
2011年11月19日,“中国硅谷”中关村又迎来创新盛事——中关村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暨第七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相比“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热度,“农业生物技术”在中关村似乎要冷淡许多。但众所周知,21世纪被称为生物学世纪,  相似文献   

17.
程桔华  白净 《中关村》2012,(3):26-27
秦升益把《易经》的原理变为创新的方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探索创新规律,形成创新思维方法,构建创新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明星 《中关村》2011,(9):34-36
海淀一直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作为科技金融创新的重点之一,积极促进科技与资本的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9.
吴炜 《中关村》2010,(12):20-25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孕育着新一轮科技创新高潮,新兴产业呼之欲出,中关村承担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一定能引领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马文良 《中关村》2014,(1):36-37
“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注重绩效、注重服务”不仅仅是写在墙上的口号.更像是催人奋发的号角,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中.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