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玉 《中关村》2006,(1):16-16
2005年已经成为一段装帧华丽的历史,不管从哪方面说,这都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中国在稳步前进,在太空和地面、物质和精神的领域、制度和心灵中都给国人带来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2.
习牧歌 《中关村》2012,(6):74-75
2012年5月28日上午,中关村国际数字设计中心举行揭牌仪式。该中心的启用是海淀区实施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一个重要成果。把电子卖场改造成新兴产业创新要素的聚集区,对周边楼宇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具有一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夏强、海淀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孙文锴、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汝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名杰等有关单位领导参加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3.
习牧歌 《中关村》2012,(6):80-82
5月22-27日,中国科技界的年度品牌盛会——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召开,其中,科博会倍受关注的“中关村创新论坛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国际论坛”于5月23日在北京昆泰酒店隆重举行。论坛上,政界、  相似文献   

4.
赵弘  ;陈智国 《中关村》2014,(9):34-35
跨区域共建园区应注重新兴技术的集成应用,高起点规划,打造引领潮流的智慧园区、绿色空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局出发,对大区域发展格局进行重构性设计的重大国家战略,对于破解新时期首都发展难题、实现京津冀一体化、打造我国新的增长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三地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就当前合作而言,京津冀三地积极推进,初步形成了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格局。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硅谷到中关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慕兰 《中关村》2009,(4):60-61
人脉网络 硅谷地区的华人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社团。这里不但每个大陆学校的校友会都非常活跃,而且有无数大大小小的专业性协会以及其他兴趣团体。对于这些社会团体有很多人认为数目过多,分散了华人有限的力量,主要功能只是组织大家吃吃喝喝,我却不这么看。我认为这些团体虽然分散,但是提供了很好的“创业网络”孵化。在这里,很多成功的创业者本人就是活跃的社团组织者乃至创立者。  相似文献   

6.
[时间]2013年9月12日[地点]国家会议中心[主办单位]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谁不说俺家乡好,谁不希望咱家乡美,美好的幸福生活千年万年长。在这金秋时节,今年在全球创新发展转型展望未来的关键时刻,不仅有世界科技园区协会世界大会科技园区塑造未来新城的主题,还有夏季达沃斯创新,势在必行的热门话题,更有中关村核心区——北京海淀,邀  相似文献   

7.
石毓号 《中关村》2012,(3):81-81
一条高铁、三条高速串连京津,"一小时经济圈"正在勾画京津"双城记"的经济版图。  相似文献   

8.
程桔华 《中关村》2012,(12):62-64
中关村模式向外辐射再下一城,光芒照进华夏文明的摇篮——山西临汾,这将是科技与文化最具象征意义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林轩  习牧歌 《中关村》2012,(8):61-63
临汾地处太原、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连接中点,区位优势突出。交通通讯便捷。该市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丁村、尧都、大槐树、壶口瀑布,全国半数以上元代戏台等华夏人文历史古迹星罗棋布;这里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盛产小麦、棉花等,素有“棉麦之乡”和“膏腴之地”美誉;这里也已形成多元产业体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还有,临汾的非物质文化种类繁多,有蒲州梆子、威风锣鼓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梅花之乡”(中国戏剧家协会唯一命名)、“剪纸之乡”和“锣鼓之乡”。  相似文献   

10.
勒川 《中关村》2009,(4):58-59
中关村和美国硅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回溯历史,1979年,尚在中科院工作的陈春先访问美国,有机会去到波士顿附近的“128号公路”和加利福尼亚的“硅谷”。此次访问使他眼界大开。于是便有了后来中关村的首家民办科技企业——“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有人说,陈春先有着永远的“硅谷情结”。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下称科博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六届。她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科技盛会,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每届科博会期间举办的各大主题论坛也已成为科博会的一道靓丽风景,就像中关村创新论坛,多年来,紧紧围绕创新这一时代主旋律,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观念、新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同时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