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因素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本轮通货膨胀主要起源于总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其实质在于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政府对农业价格的长期管制.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因此必然存在调高农产品价格的客观要求,从而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此轮结构性通货膨胀既是中国长期以来二元经济局面未得以改观的后果,也是产生全面性通货膨胀的隐忧所在.因此,利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同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扩大有效供给,成为应对此轮通货膨胀的必要和有效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基于微观市场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分析"结构性"通胀的一个新的视角,最终指出物价将会在高位持续一段较长时间,此次通胀的主要原因并非人民币流动性过剩,治理通货膨胀应转变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工作思路,增强政治体制改革力度,而不能仅仅依靠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3.
陈建斌 《金融纵横》2011,(10):15-20
通胀预期是指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事前主观估计,它的形成取决于公众能够获取的信息、将信息转化为预期的模型以及加工信息的能力。通胀预期对物价稳定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具有重大影响,有效管理通胀预期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政策操作成功极为重要。管理通胀预期的关键是通胀预期锚定,需要综合采取设定货币政策锚、强化中央银行可信度、加强与公众信息交流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自2007年初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五次通货膨胀.尽管如今膨胀威胁基本淡化,但在我国强劲的恢复势态下,其潜伏性与危害性不可小视.本文通过搜集2003年到2008年通胀相关数据,对于通胀成本类、需求类以及输入类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且结合Granger因果分析法,定量的分析上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轮通货膨胀属于混合型的通货膨胀,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具有明显的输入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短期与长期结合的政策性治理意见,在改革三十年来五轮通货膨胀轰炸之后,为我国抑制通胀工作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基本判断及货币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一个通货膨胀的通道之中,但中国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措施效果不显著。究其原因,在于本轮通货膨胀具有不同以往的外源性特征,其中包含了美国美元贬值阴谋。正因为中国通货膨胀仅仅是全球性通货膨胀的一部分,同时中国承担着全球性通货膨胀成本,因此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并非中国的"家务事"。在此背景中,针对国内通货膨胀问题,中国不能急于求成,而只能顺势而为,以财政政策为主,来弱化通胀之负作用。货币政策作为辅助性政策,仅需要保持从紧状态,避免信贷失控即可。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初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五次通货膨胀。尽管如今膨胀威胁基本淡化,但在我国强劲的恢复势态下,其潜伏性与危害性不可小视。本文通过搜集2003年到2008年通胀相关数据,对于通胀成本类、需求类以及输入类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且结合Granger因果分析法,定量的分析上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轮通货膨胀属于混合型的通货膨胀,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具有明显的输入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短期与长期结合的政策性治理意见,在改革三十年来五轮通货膨胀轰炸之后,为我国抑制通胀工作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成就了世界范围内的低通货膨胀和高增长,这使各国逐渐忽视了通货膨胀指标的警示作用,也使政策制定者高估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政府长期不计成本地使用扩张性政策,政策效果的叠加与累积使得各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失去了回旋余地,突破了“稳定区域”的安全边界,最终导致全球经济面临通货膨胀高企与金融不稳定的双重挑战。因此,要想抑制通货膨胀,实现金融稳定,必须克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框架和微观审慎框架,承认宏观政策的不完善性,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维持在“稳定区域”的安全边界内。  相似文献   

8.
治理本轮通货膨胀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调控作用的同时,合理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分配等政策,形成各部门共同推动结构调整和抑制通货膨胀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经济结构两个层面对我国通货膨胀形势进行了剖析,表明我国当前源于总需求层面的通货膨胀压力已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锁定,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来源于经济结构层面。本文用部门间CPI的离散程度来表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数量特征,运用部门瓶颈模型分析了其形成机制,表明其根源在于农业部门发展的相对滞后,进而从收入分配角度解释了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自我维持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抑制通货膨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财政政策影响通货膨胀的机制包括铸币税效应和财富效应,财政制度的结构性变化会影响这两种机制的相对重要程度。本文首先利用单位根方法识别改革开放后通货膨胀和财政制度的结构性变化发生时间,发现1992年和1993年分别发生了财政制度和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变化。这个改变使得分税制前中央政府主导的铸币税效应发挥主要作用,分税制后地方政府主导的财富效应发挥主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分析了不同分权模式下政府财政互动对通货膨胀机制的影响。结果是:1994年前,地方政府财政盈余增长率越高,中央政府赤字规模越大,通货膨胀水平越高;1994年后,地方政府财政盈余增长率越低,中央政府盈余规模越大,通货膨胀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1.
蒋薇 《时代金融》2012,(33):102-103
2008年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萧条,我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有效地防止了经济进一步下滑甚至萧条的风险。然而随着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09年下半年起,我国物价水平持续攀升,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2010年起货币政策趋于从紧。而2012年以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面临下滑的风险,同时通胀水平仍有回升的风险。面对两难的选择,我国货币政策该何去何从?本文对通胀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货币政策未来调整趋势进行了判断。  相似文献   

12.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保持物价稳定。大量的实证分析和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就必须管理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对通胀预期的研究仍较为匮乏,实践中对通胀预期的监测也是非常的薄弱。本文独创性地改进了Carlson-Parkin概率法,以此计算我国的通胀预期值,并进一步地利用计算得到的通胀预期值,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家》2007,(12):10-11,13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任务。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的1998~2011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历程属于相机抉择。VAR模型实证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数量与价格工具对于控制通胀是失效的。外汇储备较货币供给增速对通胀的冲击更大,利率提高与汇率加速升值对于通货膨胀不是抑制而是适得其反。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利率传导及汇率传导不畅,而成本传导机制效应显著。本文提出应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非常规方式稳定物价并结合信贷政策调整货币供给结构;长远来看还需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发挥价格工具作用,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和必须降低外汇储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并不意味着已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但其对中低收入家庭影响巨大,因此它变成了十分紧迫的民生问题。治理结构性物价过快增长,不能仅靠传统的升息等抑制总需求的办法,而要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6.
利用条件异方差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建模,并基于此展开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一般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强惯性、波动集群性、杠杆效应等特征。依据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和机制来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缩短货币政策的时滞和合理疏导微观主体的通胀预期,也有利于正确地引导和稳定市场经济,并最终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所以,我国通货膨胀治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我国通货膨胀特征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那些与市场制度逻辑不一致的政策传导因素以及对政策信号不能作出理性反应的市场因素。  相似文献   

17.
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无疑是实现"双防"的宏观调控目标的一副良药。但宏观调控要有时段概念,因时而变。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根据情况,时紧时松,张弛有度。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动态路径的结构性转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货膨胀动态机制是否发生结构性转变对分析通货膨胀动态走势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都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新的未知断点结构性变化检验法研究了1981-2007年中国月度通胀率动态路径的内生性变化,并使用非标准分布条件下的渐进伴随概率分布函数计算了干扰参数检验统计量对应的p-值。实证结果显示,通货膨胀动态路径在九十年代中期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基于这种结构性转变的脉冲响应对比分析说明,新时期货币当局需要加强对通货膨胀动态路径变化的监控,防止通胀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9.
要闻     
《中国外资》2011,(7):8-9
<正>两会温家宝答记者问:对抗通胀、腐败有信心3月14号,温家宝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就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抑制通货膨胀、改善民生及货币政策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20.
基于贝叶斯SV模型的通货膨胀水平与不确定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与不确定性的时变性特征,分别建立了随机波动均值模型和非对称随机波动均值模型,在MCMC稳态模拟的框架下研究了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与不确定性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中具有明显的持续性特征,并且通胀水平中虽然不存在与金融资产价格运动类似的杠杆效应,但是正向冲击增加了经济行为主体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由此将导致明显的"示范效应"和"追涨效应";特别是风险溢出系数的贝叶斯估计为正,反映了通胀不确定性对通胀水平的正向影响作用,说明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框架中含有相机抉择的成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