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襄阳:农地改革助推新型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转型土地城镇化方式,已经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土地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的不合理现象,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深入推进。在湖北省襄阳市这类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这种情况表现得尤为显著。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转型土地城镇化方式,已经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云南尤其重要.云南的城镇化是山地城镇化,而要发展山地城镇,就必须重视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始终是城镇土地的来源,从城镇出现的第一天起,其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土地城镇化这个基本前提。从中国土地城镇化的制度供给来看,城镇土地的产权制度、征收制度、收益分配制度、流转制度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制约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要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充分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目标,惟有制度改革和创新才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设计新型土地市场,实现同地同权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将在未来与工业化、信息化良性互动,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城镇化进程其实包括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经济结构高度现代化。土地作为载体,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对于新型城镇化,2013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保障城镇化合理用地需求为重点,以提高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4,(10):122-126
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农村人口继续大量向大中城市集聚,二是进入城市的新市民或尚未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将会主要从服务业发展中获得就业机会。江西城镇人口增加和向莆铁路运营为标志的旅游交通改善,促进了江西区域旅游发展。向莆铁路沿线旅游产业对城镇化积极影响表现在:促进农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化;解决农民的身份问题和无污染的城镇化。向莆铁路江西沿线区域旅游城镇化的对策包括:政府积极推动动,社会广泛参与与;吸引民间资本,培育旅游产业集群群,建设特色旅游城镇;推进土地流转,拓宽旅游用地来源,以推进土地流转为主要抓手来推进旅游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县内人口流动与就地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0年"六普"区县单元流动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GIS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探究县内人口流动对城镇化影响的区域差异,并辅以胡焕庸线划分地域进行分析,结合县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城镇化影响特征,判断就地城镇化的潜力地区,以期为各地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县内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水平正相关,环渤海湾、华北平原北部、黄土高原、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地区未来城镇化发展适合走就地城镇化道路,华北平原南部江苏省、山东半岛和珠三角地区就地城镇化条件充分,区域均衡城镇化局面有望实现;(2)以胡焕庸线将中国划分为东南、西北两部分后可以甄别出西宁—兰州—银川—鄂尔多斯一线和新疆北部地区是西北地区就地城镇化的潜力地区。  相似文献   

7.
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所在,而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是优化城市规模体系的主攻方向,研究中小城市人口和土地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为例,构建协调性模型测度其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从演变特征和协调发展角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小城市逐步放宽户口准入政策,有效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合理有序转移;2008年以来,中小城市土地城镇化推进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存在空间失控的现象;中小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偏低主要是由于发展度较低。  相似文献   

8.
化解新型城镇化中的土地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兴顺 《价值工程》2014,(20):322-323
新型城镇化是针对"土地城镇化"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实现"人的城镇化"。为了破解城镇化中土地紧缺的"瓶颈",本文提出了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利用土地效率的四种途径,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从而推进"人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改变我国城乡分割的局面,实现城乡的良好互动,落实农村人口的安居梦和市民梦,稳步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确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并加以解决。如把城镇化误解为城市化、土地城镇化、大搞投资建设和单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等;为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城镇化建设,明确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进行地域、职业、身份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加快农村劳动力市民化进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九五"和"十五"期间,特别是"十五"期间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城镇化的发展",使本来已处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一步地加速,导致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冒进的态势.城镇化的冒进带来以下危害:城市建成区的急剧扩张与耕地减少;引发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致使城乡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因此,我国城镇化必须根据我国国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和产业发展及就业岗位增加相适应;走健康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突破基于经济理性城镇化的局限性;城镇化发展要实现三个统一,即必须注重表征和内涵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与"三农"问题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是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统称.它和城镇、非农产业和市民是相互依存、共存共荣的关系.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城乡要统筹考虑,全面安排.城镇的发展,也要考虑农村的发展变化.二、三产业的发展,要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促使农民增收,生活改善,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历史看,不少是以农民破产为代价.我们要引以为戒,避免重蹈复辄.要城乡兼顾,取得双赢效果,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思考和理论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大自然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过去100多年的现代主义理念认为"功能城市"是解决城市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方式。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也没能摆脱这种发展模式。事实证明这种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因此中国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研究分析,作者认为"生态文明"作为战略,明确了新发展模式的目标。这是一个过程、一种进步,是为了转变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方式,而新型城镇化则是"生态文明"的具体载体。推动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转型和创新,特别是各不同系统在转型过程中的整体的运作和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市群病”现象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正式提出,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再次肯定了这一城镇化模式.近年来我国城市群规划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城市群培育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矛盾与制约因素,“城市群病”凸显.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通过对中国城市群的现状分析及与国外城市群的比较,归纳出我国城市群存在多而不强、分工协作不足、发展差距拉大以及跨区污染等现实问题,并从规划建设、协调机制、中心城市带动、宏观管理和阶段规律等方面总结了其产生机理.最后,从推进政府角色转变、突出市场引导作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进程中的特大城市偏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联合国的世界城市人口大数据库,对1950年至2015年世界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世界城镇化进程存在"特大城市偏好"现象,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城镇化贡献显著增长,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稳定,小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较大但不断下降;我国城镇化的超大城市贡献已与世界典型国家相当,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较低。建议应准确认知我国"城市"实质,积极发挥我国城市第二战略空间作用,实施区域差异化城镇化政策,因地制宜推动大城市和小城市发展,以健康有序的城镇化政策来协助落实国家的区域协调和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5.
省区"城市化水平"的简易求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提出了一种省区"城市化水平"计算方式,该方法简便易算,计算结果与各省区实际城市化水平基本相符,是城市及城市化问题研究的一种新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武汉城市圈湖泊众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活动必然会向湖区发展蔓延,呈包围的态势.文章以梧桐湖创意生态城为例,提出对于滨湖地区的发展应当遵循保护第一、适度开发、集聚发展的原则,选择具备发展条件的地区,培育滨湖地区的发展极核,以协调城镇化发展与湖泊资源保护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构建武汉城市圈滨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即以湖泊资源保护与开发为动力,发展生态优先、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以实现区域城乡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童莹 《价值工程》2015,(6):302-304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持文化的传承、文化的融合及文化创新,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村改居"社区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殊产物,社区多元文化交替、糅合的过程矛盾重重。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居民的文化诉求,做好社区文化建设规划,加快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抓文化产业的发展,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村改居"社区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与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速城市化给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本文从结构、过程和功能三方面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属性,探讨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提出了要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必须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合理、过程高效、功能完善,并从这三方面讨论了可持续城市化的内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得到控制,城市代谢效率不断提高,居民福利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9.
Book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Bruno Latour and Emile Hermant, Paris ville invisible William J Mitchell, E‐topia: ‘Urban life, Jim — but not as we know it’ Antoine Picon, La ville territoire des cyborgs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popular urbanization to describe a specific urbanization process based on collective initiatives, self-organization and the activities of inhabitants. We understand popular urbanization as an urban strategy through which an urban territory is produced, transformed and appropriated by the people. This concept results from a theoretically guided and empirically grounded comparison of Mexico City, Istanbul and Lagos. Based on postcolonial critiques of urban theory and on the epistemologies of planetary urbanization, we bring urbanization processes in these urban regions into conversation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a multidimension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spired by Henri Lefebvre focusing on material interaction, territorial regulation, and everyday experience. In this way, popular urbanization emerged as a distinct urbanization process, which we identified in all three contexts. While this process is often subsumed under the broader concept of ‘urban informality’, we suggest that it may be helpful to distinguish popular urbanization as primarily led by the people, while commodification and state agencies play minor roles. As popular urbanization unfolds in diverse ways dependent upon the wider urban context, specific political constellations and actions, it results in a variety of spatial outcomes and temporal trajectories. This is therefore a revisable and open concept. In proposing the concept of popular urbanization for further examination, we seek to contribute to the collective development of a decentered vocabulary of urban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