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泸县作为四川省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县,从1997年4月开始,对公费医疗制度改革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建立起医疗保险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公费医疗改革的内容1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制度,实行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基金筹集标准是个人年工资总额的8%,其中用人单位负担7%,职工个人负担1%。用人单位负担所需经费因单位的性质不同而不同,政府机关行政经费开支的和有以上驻泸县的事业单位7%全部由财政负担;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由财政负担56%,由用人单位自行负担14%;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由…  相似文献   

2.
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浅议文/李学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内容也变得复杂多样,县政府也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形式由全额拨款改为差额补助或自收自支,加之财政经费极度困难,全额拨款的行政部门仅能保工资:部分“三有一...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我国的各类行政和事业单位通常按其与各级国家预算之间存在的不同缴拨款关系分为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和自收自支管理单位。近年来,为了提高国家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财政部门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各类事业单位要逐步由全额预算管理向差额预算管理、自收自支管理和企业管理方向转变。作为全额预算管理单位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是否有必要和可能,率先实现由全额预算管理向差额预算管理的转变。笔者拟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一、事业单位涉税收支确认与核算标准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内各事业单位的体制模式已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其按对财政经费的依赖程度可被分为全额拨付、差额拨付、自收自支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部分中央单位非税收入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按就地缴库、缴人财政专户或经由下至上逐级解缴方式上缴,财政部将收到的非税资金通过原渠道全额返还至单位事业经费转拨账户,然后该单位再将返还资金下拨到有关单位。这种将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层层汇缴,全额返还”的体制,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事业单位将逐步采用差额预算并向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过渡。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事业单位加强成本管理,实现由供给型向经营型体制的转变,促使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在此,笔者就事业单位经费管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重构预算会计体系 目前,在我国预算会计构成体系中包含三个不同性质的分支:(1)财政会计;(2)全额预算会计,其中包括行政机关会计、部分事业机关会计:(3)差额预算会计,指非全额预算的事业单位会计。现在有许多行政单位创办经济实体,事业单位也面向市场开展业务,划分“全额”预算拨款和“差额”预算补助的事业单位缺乏统一的标准。此外,根据事权划分的原则,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与事业单位所具备的社会功能存在明显的差别。而且,由于事业单位之间存在不同的行业特征,其会计核算方式也与政府会计核算不同。因此,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的划分方法已不适应当前的预算资金的实际运动及发展状况。因此,我国预算会计的改革应首先将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进行重构,将现行体系划分为政府会计和非盈利组织(事业单位)会计两个分离的体系。政府会计包含政府财政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则成为独立的部分,以和执行政府管理职能部门的会计核算相区别。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督李军花,郑桂文,许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为解决计划经济高度集中弊端,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改革:打破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鼓励开展有偿服务,通过大力创收,促使单位全额向差额、差额向自收自支过渡...  相似文献   

9.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财政分配,区分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核算的制度。这种制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其适应性,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和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经费保障是法院履行职能的基础,经费来源的渠道和经费供给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审判工作的公正和效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含审判机关)将在近几年内取消部门预算外收入,实行收支脱钩的全额预算管理模式。全国各级法院诉讼费收入也将在2004年以前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取的诉讼费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所需的经费支出由财政核拨。  相似文献   

11.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一)财政补助收入年终决算数的取数在财政部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前,财政经费根据预算全额拨付到预算单位,财政经费收入决算数等于财政经费拨款数,经费若有节余,年终通过结余分配进入基金科目,成为单位积累。财政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  相似文献   

12.
为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事业单应健康发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于1996年10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即将以财政部令的形式颁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事业财务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198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制定了社会文教事业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这些法规对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促进事业改革和事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现行的事…  相似文献   

13.
我市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制度初建于1994年,当时对市属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职工和机关团体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劳动合同制职工进行了养老保险金统筹。此项制度为后来的我市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和职工分流提供了很好的养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区别越来越明显,事业单位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要参与市场竞争,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从市场中取得发展事业所需的经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独立事业单位会计体系的形成,同时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逐步实施,社会对文化事业单位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其自身财务管理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文化事业单位要不断加强资金与资产等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文化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演出经费等资金资产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促进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才是单位之本,科技人才众多的科研单位尤是如此。同时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事业单位的科研机构逐步向企业化过渡,经费管理模式也由原来的国家全额统包转为差额补助,甚至自筹自支。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如何用好人才,即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管好人才,即客观核算人力资源;培养人才,即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引进聚集人才,把人才留住,是科研单位求生存、求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摆在科研单位领导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项远芬 《审计与理财》2010,(10):34-34,35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并不宽裕,有些地方启动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撤并的主要目的是革除弊政、裁撤冗员;也是为了减少行政事业经费开支,省下钱来以便更好地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治国方略。然而,节约行政事业开支,仅仅依靠撤并机构,减裁人员经费是不够的,还必须抓好行政事业经费的日常管理,减少损失浪费,提高奖金的使用效益。笔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经费领报关系也在不断变化。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从单纯依靠财政资金转向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从单一的经费核算和收支核算,逐步过渡到准企业化核算和经营效益核算。  相似文献   

19.
行政单位公用经费,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其工作任务而进行的公务活动等所开支的各项费用支出,其主要内容有:1、公务费;2、业务费;3、修缮费;4、设备购置费等。  相似文献   

20.
按照我国预算政策,事业单位可分为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三种类型。但不论资金来源属于哪种类型,事业单位都应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开源节流,增收节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制度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