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永 《商业研究》2012,(9):50-55
基于1988-2008年国外对华反倾销面板数据案件数据,本文通过构造以中国主要出口伙伴为横截面单元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一阶差分GMM模型分析了国外对华反倾销对中国总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促使了中国出口在第二年增加,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导致中国总出口在当年及次年均下降,反倾销并未对中国整体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并没有生产寒蝉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整理全球反倾销案件和数据的基础上,首次统计分析了1995~2008年全球前12个主要被诉国家的案件数、涉案金额、市场份额的分布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发现中国成为全球反倾销的首要目标国,反倾销针对的就是出口市场份额高、竞争力强的产品。其后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结果表明,肯定结案时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但难以判断贸易效应是短期的;否定结案下也存在贸易震慑效应,但影响小于贸易破坏效应。最后考察不同结案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发现,肯定结案对申诉方提高产业竞争力有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随时间递延而衰减。  相似文献   

3.
外国对华反倾销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欧间贸易不断加大,对双边贸易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探讨反倾销对中欧间贸易产生的效应,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永 《江苏商论》2012,(3):79-82
本文利用1988年至2008年期间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件的年度数据,构造以欧盟主要成员为横截面单元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二阶段广义最小二国乘法分析了欧盟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对欧盟总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反倾销调查促使了中国对欧盟出口在第二年增加,反倾销措施导致中国对欧盟出口在第二年下降,而总体来说,反倾销并没影响到中国对欧盟的总出口。  相似文献   

6.
基于美国1998-2007年对外反倾销案的动态面板数据,应用一阶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 SYS - GMM)考察其关税和反倾销对被诉国出口贸易和贸易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关税和反倾销措施在被诉国和被诉行业中都存在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其中,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最大;比较关税与反倾销措施对被诉国出口的影响,发现美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远大于关税,表明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美国取代传统关税控制进口的重要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美国各年向各涉案国家的进口额与反倾销申诉、反倾销措施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考察了1995-2008年美国发起的反倾销申诉和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对所有57个涉案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影响.运用广义矩法对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进行修正发现,虽然美国当期的进口主要由历史进口因素决定,但其反倾销申诉与措施会造成当期进口总额的显著下降,下降比例分别达到7.198%和5.890%,美国反倾销保护效应使美国年均进口额下降近1757亿美元,中国每年向美国的出口额减少超过127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针对特定出口国的反倾销保护会带来两种贸易转移效应:进口国的进口转移效应和出口国的市场转移效应。本文通过简单竞争模型以及统计分析和描绘性分析着重考察了反倾销保护对出口国的市场转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欧盟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保护导致了中国对其彩电出口量的大幅度下降,并进而引起了中国的彩电出口向未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其他国家(地区)转移,即反倾销保护导致了出口国的市场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9.
作为WTO规则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反倾销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成为进口国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贸易措施。1997年中国首部反倾销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单方面作为反倾销目标国家的处境,中国正在成为反倾销措施的重要使用国家。本文以化工行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反倾销的调查效应和贸易限制效应对被指控对象国的进口贸易起到限制作用,而贸易转移效应则削弱了这种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爱玮  曹丹  周林 《商业时代》2012,(31):46-48
母市场效应是指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企业会倾向于选择产品市场规模最大的地方建厂生产,需求大国将最终成为该异化产品的净出口国。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流量与GDP等的截面数据,对中国的塑料制品、纸制品、纺织制品、钢铁制品、机电和音像设备、车辆及其零附件六个行业进行了母市场效应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这六个行业都存在着明显的母市场效应,不同的行业间母市场效应存在着强弱差别。从行业看,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母市场效应较强,而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母市场效应较弱。  相似文献   

11.
方凯 《中国市场》2008,(15):136-139
通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影响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双边贸易的因素,特别是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观测CEPA实施4年来香港和广东贸易流量变化,运用引力模型研究广东和香港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并对CEPA实施后区内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CEPA的建立在货物贸易方面并未对广东产生明显影响.原因一方面在于CEPA的优惠贸易安排主要针对香港原产地产品,对于内地货物贸易影响很小,更积极的意义在于服务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另一方面香港的转口贸易所占比重相当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由贸易区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欧盟对华反倾销的产品类别出发,分析得出化工产品、钢铁及其制品和矿产品遭受欧盟反倾销强度较大,而电气设备和纺织品反倾销强度较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结果表明除矿产品外的其余产品的贸易转移效应均与反倾销强度表现出不一致性;其原因大致包含:产品竞争力、出口增速、与欧盟产品价差、该产品出口对欧依赖程度、欧盟对中国进口依赖程度、进口替代国多少等因素。最后,本文指出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政策措施应基于其反倾销强度和贸易转移效应并因产品而异。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1—2009年的统计数据,以1993—2007年间立案的188起国际反补贴案件为研究对象,运用GMM(广义距)方法对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反补贴对被诉国具有一定的贸易限制效应;反补贴会导致涉案产品的进口从被诉国转移到非被诉国,这种贸易转移效应会部分削弱反补贴措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服务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85~2005年数据为样本,通过统计分析与计量经济分析,对服务贸易出口与我国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贸易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服务贸易出口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服务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反补贴申诉的贸易转移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2009年的统计数据,以1993-2007年间立案的188起国际反补贴案件6位税则号的涉案产品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反补贴申诉的贸易转移效应。结果表明:反补贴申诉会导致涉案产品的进口从被诉国转移到非被诉国,其中墨西哥、美国、欧盟和其他国家的贸易转移效应较大;相比无税结案,征税结案的情况下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更大,即对被诉国的出口的损害更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近年来中国小麦国际贸易的统计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粮食进口贸易中的“大国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粮食进口量的变动是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变动的重要原因;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变动却不是影响中国粮食进口量变动的原因,说明中国的粮食进口贸易中存在着扭曲的“大国效应”,最后,在本文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业品贸易对工业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工业品贸易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其中出口是拉动就业的主要因素,进口对就业影响不明显。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进口对就业的冲击效应逐步显现。因此,要实现贸易与就业的均衡增长,就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大国的比较优势,提升出口的就业拉动效应和降低进口的冲击影响,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实现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