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地选茬 选地要选用疏松肥沃的土壤.尤以半沙壤土为好.最忌板结田。同时选用未种过茄科类作物的田块。最好选麦类、豆类、油菜及根茎类作物为前茬的地块,轮作年限至少在2年以上。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土,杀虫灭菌.为翌年马铃薯生长提供一个较安全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2.
<正>土壤准备土壤准备包括前茬处理、翻地、深松、旋耕、耙地、施基肥、喷洒杀虫剂和除草剂等作业,做到深耕细耙、土细沟直,为玉米生长提供一个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条件。同时,还可减少病、虫和草害的发生。1.前茬处理。南方地区种植模式多样,在前季蔬菜、小麦、大麦、油菜、蚕豆、马铃薯等作物预留行间抢墒直播或移栽玉米;未种植的预留空行,可冬季深翻晒土(炕土),疏松土壤,播前平整后播栽;净作和宽厢(如双六0)种植便于机械化作业,可条带旋耕后,机播或人工播栽。前作为水稻地时,水稻收获后及时作厢作沟排水,免耕或垄作。此外,部分地区回茬玉米推广贴茬挖穴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土壤病虫害、解决土壤连作障碍向来是一个重大问题。土壤中的细菌、害虫、病原微生物、病毒等可通过土壤消毒技术有效地清除,常用的土壤消毒法是化学药品消毒法,但这种方法存在弊端。而火焰高温消毒技术是一种能够在土壤中达到绿色环保并且高效灭菌杀虫效果的土壤消毒技术。本文通过对火焰高温消毒技术的原理及其流程进行分析,指出该技术的优点,促进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选择什么茬口的地块种植谷子好?根据不同前茬作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及谷子对土壤条件的要求.谷子最好的前茬作物依次为豆类、马铃薯和甘薯、麦类、玉米、高粱等。由于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土壤中氮素营养较多,杂草少.所以,豆类茬具有深翻基础和很好的耕层结构。马铃薯和甘薯茬的土壤耕层疏松。剩余肥力足;,杂草也少。麦茬的优势在于麦子收获早、体闲时间长、地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5.
张勤 《农民科技培训》2005,(7):14-14,16
1.土壤改良,深翻改土要求活土层厚度达到70厘米左右,通气状况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左右,深翻改土要结合有机肥的施用,在晚秋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完成。生长季节降雨或灌溉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调温保墒,消灭杂草。  相似文献   

6.
一、土壤选择及整地小黄泥土、沙壤土较适宜贵州种植花生。土壤酸碱度以中性至微酸性为宜。实行1年1次轮作。冬前深翻土炕冬,描种时再翻土1次,同时开好排水沟。  相似文献   

7.
乡村连线     
正钦州:冬种马铃薯种植技术全国领先近年来,钦州市农业局充分发挥钦州温、光、土壤优势,选用高产品种、及早种植、一次性施肥、高垄窄畦、盖膜厚土等,首创一套冬种马铃薯生产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创造了亩产4260多公斤的广西记录。2015年冬种春收马铃薯,钦州市在灵山县、浦北县设6个  相似文献   

8.
12月脐橙正处于采后花芽分化、相对休眠期,主要栽培管理要点如下:成年树:①剪除病虫、枯枝、集中烧毁或深埋。②铲除园内杂草、深翻园土。③做好树蔸培土,树主干刷白等防寒防冻工作。④采果后及时喷f-植酸钙、氨基酸等有机营养液保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利用冬闲田种植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与整地、种薯处理、适时种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管水、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环节。  相似文献   

10.
脐橙、柚、温州蜜柑等的防裂技术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保持园地土壤湿润。干旱时及时灌水,深翻土地,增施农家肥,树盘覆盖。受涝时开沟排水,久旱降雨后不宜马上施肥。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华南地区的气候务件和玉米本身的物理特性,在生产实践中及时做好玉米进出仓的杀虫、灭菌防治,通过防潮、自然通风,长时间高密闭,保持粮堆内PH,有效浓度,预防粮堆内结露等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地抑制微生物和玉米的生命活动,达到玉米在储藏期间的保质保鲜。  相似文献   

12.
莪术栽培与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莪术俗称莪苓,学名广西莪术或桂郁金,是应用较广的大宗中药材。一、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有机质丰富,肥力较好,排水良好,壤性土质(粘质土也好,但采收困难,砂质土较差)的旱地、坡地种植,新开垦的最好,上年已种过莪术的旧地不可再种。经犁翻,晒土约一个月以上,亩用磷肥50~10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将丝瓜的生育期提前,目前一般采用温室、小拱棚育苗。育苗土的准备和配制播种前两个月,选择4~5年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土壤,先将畦面土壤深翻、暴晒,使营养土充分熟化、净化,以达到疏松透气、杀灭病原、有机物矿化、速效养分增多的目的。然后将准备好的育苗土打碎、过筛,加入适量的过磷酸钙和杀菌杀虫剂(见表,指1立方米营养土配比量)混合,营养土在2~3周内配制好后,堆放在一起用塑料膜密封2~3周,效果更好,同时也不易烧苗。  相似文献   

14.
正1湟水、黄河沿岸温暖灌区推广马铃薯双膜栽培技术。2湟水、黄河沿岸温暖灌区、脑山旱地推广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3浅山旱地推广全膜马铃薯栽培技术。4地势平坦,规模较大的地块推广全程机械化起垄播种膜上覆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1全面清园杀菌并深翻土 在香蕉收获以后,全面进行清园,砍碎蕉杆蕉叶等,让养分回流,并撒施生石灰,中和土壤中的部分酸性:对土壤进行全面深翻,一般深度为40~50cm,既能把园中的碎蕉杆蕉叶全部覆盖在土壤之下,让其沤制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又能把深层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释放出来,不断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减少土壤板结。  相似文献   

16.
<正>兔粪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兔粪中含的氮、磷、钾比其他畜禽粪便都高,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1只成年兔1年大约可积肥10公斤,10只成年兔的排粪量相当于1头猪的排粪量。每100公斤兔粪相当于硫酸铵10.85公斤、过磷酸钙10.90公斤、硫酸钾1.79公斤的肥效。兔粪尿能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具有杀虫灭菌、抗旱保墒等作用。施用兔粪尿的土壤,能减少蝼蛄、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双膜栽培技术是地膜覆盖与拱棚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栽培技术,主要解决北方地区早春马铃薯冻害,促使马铃薯早播种、早上市,增加农民收入。马铃薯双膜栽培一般比地膜马铃薯提早30天上市.亩产量可达2500公斤,亩收入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8.
一、深耕土壤。深耕由于将茶园板结土壤上下翻动,故既促进了底肥的熟化过程,又把杂草埋入土中分解,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还有利于消灭越冬虫卵。深耕以在9~10月进行最好。对成龄茶园要求普遍深耕一次(深度15~20厘米)。低产园改造当年,要进行抽槽深翻,深宽50×50厘米;幼龄茶园  相似文献   

19.
1.深翻土壤,重施有机肥。如瓜类蔬菜,需肥量大,因此必须施足肥效持久、养分含量全的有机肥。可深翻土壤30cm以上,每667m^2施腐熟的鸡鸭粪4000-6000k。  相似文献   

20.
<正>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低耗、高效的农业综合措施。由于该技术综合协调了影响产量的各主要因子,使马铃薯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具有明显增产效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通过应用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我县土地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降水量少而集中等特点,提高有限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马铃薯是门源县传统作物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