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汽摩配》2006,(12):7-7
2006年.长安汽车集团以打造全新的自主轿车品牌战略为突破口.大力推行以“盈利、成长、创新”三大能力提升。实现“市场、产品、成本、体系、文化”五大领先战略为主要内容的长安“T35事业领先计划”:使长安汽车集团在自主品牌、合资合作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继续延续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6年长安汽车产销规模实现了新的突破.稳居中国汽车行业第四位:全年生产汽车713395辆,同比增长14.78%;销售汽车708737辆,同比增长12.29%;实现销售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43.83%:出口汽车21725辆。同比增长43.3%。  相似文献   

2.
在上汽、东风、长安都推出了自己的自主品牌轿车后,北汽的首款自主品牌轿车如何打造是徐和谊面临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6月9日,在北汽控股内部动员会上,北汽置事长徐和谊透露,“北京牌”乘用车将正式在明年4月举行的北京车展上亮相。首款“北京牌”乘用车既可能是轿车,也可能是辆SUV。北汽官方宣布,明年4月车展上,“北京牌”乘用车将与北汽福田旗下的欧曼、欧V等商用车品牌,以及北汽有限旗下的陆霸、骑士等SUV品牌一起,构成北京汽车工业完整的自主品牌系列。  相似文献   

3.
“从轿车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具备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从目前的技术水平及技术创新的基础来看,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以自主品牌为主的汽车工业的基础。”在2006年4月26日举行的2006第四届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发展论坛上,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对国内轿车品牌充满了自信。尚勇还在发言中呼吁:“省部长应带头坐自主品牌轿车!”  相似文献   

4.
吉丽亚 《汽车观察》2013,(10):50-51
蔡建军,2005年开始担任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销售总监,2008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轿车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2010年担任长安标致雪铁龙合资项目筹备副组长(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方),并于2011年11月开始担任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负责营销,2013年9月担任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5.
无庸置疑,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中,也同步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曾三分天下。仔细分析一下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情况,我们不难发现,自主品牌三分天下主要靠的是1.6L以下的经济型轿车和微型轿车,1.6L以上的汽车贡献率很低。  相似文献   

6.
文军 《汽车观察》2010,(1):66-70
一个拥有多个合资伙伴、布局清晰、并在自主道路上坚定不移的军工企业,在完成了重大并购重组后,如何在新平台上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并确立准确的市场定位,将成为考验长安轿车自主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张毅 《董事会》2005,(5):51-52
本届上海车展,国内汽车厂家纷纷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崭新的自主品牌轿车,从一汽的大红旗到长安的雨燕,从华晨的骏捷到吉利的自由舰,从哈飞的赛豹到华普的海讯205,奇瑞一口气推出5款新车。缤彩纷呈的数十款自主品牌轿车齐齐亮相车展,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机电工业》2010,(9):17-17
全系车型会聚一堂.众多品牌同步销售,长安创新型销售网络模式——长安汽车超市日前进驻北京。长安汽车、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安轿车、长安铃木,长安汽车旗下五大品牌的中、低、高级全系车型悉数亮相汽车超市。据了解:2010年,长安汽车将完成100个长安超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继续调整     
汪涛 《汽车观察》2012,(1):120-123
在长安成功收购中航汽车业务之后,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便对《汽车观察》表示,长安的未来发展,取决于理顺昌河汽车和哈飞汽车的关系。一旦理不顺,长安汽车必然会遭遇一些现实的困境。徐留平说,“发展自主品牌不能短视。即使是在自主品牌悲观论充斥的2011年,自主品牌仍然应该平心静气搞研发,为经典产品的诞生积淀实力。”  相似文献   

10.
北京汽车产业猛醒,借助海外抄底核心技术,这些预示着北京怎么样的汽车产业规划? 完成美国通用旗下公司NEXTEER收购后,北京又有大动作了.北京市经济信息委员会在8月6日举行的一个工作会议上提到了长安项目,目前,双方的合作协议已经签订,长安汽车将在北京生产中高级自主品牌轿车.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是梦想加努力,还是创造力加勤奋?DS的今天是多种可能的完美叠加,成功路上,DS还差什么?2014年3月28日,长安PSA DS 5LS在北京拉菲特城堡宣布上市.标致雪铁龙集团亚洲运营部首席执行官奥立维、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总裁邹文超、DS全球首席执行官易博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助理张东军、长安PSA总裁博杰思、长安PSA执行副总裁应展望、长安PSA副总裁徐骏、长安PSA副总裁贝茜茜、长安PSA副总裁,销售分公司总经理蔡建军、长安PSA副总裁贾克、长安PSA销售分公司DS品牌总经理赫博、DS全球设计总监梅特鲁等领导出席了发布会,与各界嘉宾及全国媒体共800余人一起见证了DS 5LS正式上市的辉煌时刻.  相似文献   

12.
东风压境     
市场不相信眼泪,总会找到出路. 面对自主品牌的12连降,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李春荣“不以为然”. 持续下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自主品牌生死存亡的严重性?如何判断自主品牌的未来与前途? 他的解释是:自主品牌乘用车今年前七个月的增长率是9.2%,而整个汽车行业的增长率是8.2%.所以说,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速度实际上是高于行业增速的.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发展也不过只有17年的历史,与那些已经拥有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相比,能够形成现在这种战略相持的局面已经不易.  相似文献   

13.
“换标潮”     
李宁 《汽车观察》2008,(3):71-73
2005年随着采用S形新车标的CEO上市,原先两个圆圈的双环车标将不复使用。印象派的新标大"S"与双环SUV西洋味的设计相统一。2006年7月,长安汽车在其推出的第一款自主研发的经济型轿车奔奔上采用酷似盾牌的盾形车标。随后,长安的自主品牌轿车产品全部采用这个新的标徽。2006年11月,北京车展上江淮汽车推出的首款SUV江淮瑞鹰采用全新的"五角星"车标。2007年初,相继传出华晨和长城两家自主品牌的劲旅车企要换新标。海马汽车放弃日本马自达车标后,也设计了全新的车标,并运用到了自己在2007年3月推出的第一款自主品牌汽车福美来2代身上。2007年10月29日,长城汽车随着长城精灵轿车、嘉誉MPV两款新车的下线,启用新标。比亚迪汽车也在其同月上市的新车F6上不再采用原来的蓝白相间图案。2007年11月6日,吉利汽车征标活动落下帷幕,新标"东方神鸟"诞生。  相似文献   

14.
《汽车观察》2016,(7):48-49
20世纪90年代,在合资和进口产品垄断了国内轿车市场的状态下,以吉利和奇瑞为首的企业进入造车领域,点燃了国内汽车企业的造车热情,不少自主品牌由此萌芽和诞生。华晨、比亚迪、长城、江淮等企业争相进入自主品牌领域,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等几大国有汽车集团也纷纷扛出自主大旗,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开始崭露头角。时间的卡尺蜿蜒前行,自主品牌汽车经历了一次次挫折与突破、一个个转折与惊喜。  相似文献   

15.
吴迎秋  张久 《董事会》2005,(6):11-12
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大家都在为自主品牌叫好。的确,以奇瑞、吉利、哈飞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令人振奋:中国轿车自主开发之路日渐清晰。  相似文献   

16.
当1958年我国第一辆轿车降生的时候,中国自主品牌轿车有了自己的坐标原点,而2006年中国第一个自主品牌年度车型的开评,将进一步开启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构建属于自己的坐标系,找准自己的方向感。  相似文献   

17.
记者:我国“入世”后,企业在战略上面临“做品牌”还是“做世界工厂”的选择。当前,全国企业都在力图重塑自己的发展战略。那么,锡柴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定位呢?蒋彬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在谈柴油机行业发展前景时讲的一番话振聋发聩,他说:“中国的柴油机行业正面临无情的选择,要么被淘汰,要么在二、三年内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别无他途。”要作好“入世”准备,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企业要在“做品牌”还是“做工厂”中作出战略选择。而我们锡柴就必须要创自己的品牌。然而,目前我国的轿车和客车在质量和技术上还不如国外…  相似文献   

18.
嵇尚东 《董事会》2006,(9):72-74
上汽将在仪征生产30款自主品牌轿车,亚普为上汽开发首款自主品牌配套轿车油箱,亚普汽车部件公司再一次扮演国际巨头狙击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轿车要发展,要进入家庭,这是历史的必然。但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普及轿车将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未来15年内就是能达到“中国家用轿车发展战略研究”设想的2000多万辆轿车保有量,也只有2%的居民或不到6%的家庭有轿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多数居民和家庭还不会有轿车。因此,在发展轿车的同时,要重点解决好广大群众“行’”的问题。我国客运业要实行两个方针:(1)为公用轿车、富人轿车、外宾轿车和出口轿车等建立国际水平的轿车业。要自主开发达到国际水平独立开发的民族轿车,建立民族企业为主体的先进轿车工业,这是…  相似文献   

20.
5月21日国家计委放开国产轿车价格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定价以促进国产轿车市场的竞争和消费。国家计委这一决定,其积极意义是肯定的,它在轿车价格制度上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这标志着国内的轿车销售将全面走入市场。 应该说,轿车消费市场的发展,仍然大大落后于轿车生产规模的发展。1994年以后,不仅上海大众生产规模扩大到年产30万辆,天津夏利、一汽大众、神龙富康建成15万辆规模,北京吉普、长安奥拓、广州本田也形成5万辆能力,还冒出了一大批所谓的“6字头”准轿车。现在,不包括在建项目,全国轿车生产能力,保守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