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人搏海     
《光彩》2002,(3)
福建厦门74岁的王焕妙老人退休后靠一台自制的手摇花生机起家,如今已开办了三家调味品店,还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商标。让老人引以为豪的另一件事是他历年来参加游泳比赛获得了13枚金牌及数枚银牌、铜牌。老人游泳的历史已有65年,他正准备申报吉尼斯纪录。王焕妙老人说:在商海与在大海中搏击有异曲同工之妙。老人搏海  相似文献   

2.
《商业文化》2006,(11):94-94
一天下午,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摇摇晃晃地走进了日本信业银行的旋转大门。他一身酒气,衣冠不整,跌跌撞撞地来到储蓄部,喊着要取现金5万日元。就在老人喉咙里发出“呃呃呃”的响声,大口吐出气味难闻的秽物时,储蓄部的职员雅子疾步趋前,扶着他到边上的沙发里坐稳。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条手绢,轻拭老人的嘴角,抹去他西装胸前的污渍。随后,又端来一盘切削成小片的苹果,热情地说:“先生,谢谢您的光临。请先尝尝水果,压压惊。”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商》2003,(9):24-26
重庆是一个重要商埠,码头文化深厚,在许许多多的老人中,吴兴邦老人是一个被这种浓厚的码头文化浸润下的工商业者。在全国工商联成立五十周年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位老人,聆听了他半个多世纪经历的风风雨雨以及他与工商联组织结下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
“难得糊涂”由来乾隆七年(1742年),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今属潍坊市)县令。县西北有云峰山。一天,板桥到山上观赏碑刻,琢磨多时,不觉已晚,投宿乡居,主人自称"糊涂老人",却风度儒雅、出语谦恭不俗。老人请他在砚石上题字,板桥因写了"难得糊涂"四字,老...  相似文献   

5.
据人口预测,到2000年,我国将有1.3亿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7%。到2020年,60岁以上老人2.3亿,占总人口15.6%。从2020年到2050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最高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27.4%,约4.1亿。从成年型社会转化到老年型社会,发达国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至近百年的时间,我国才用了不足30年时间。对一个家庭而言,无法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照料老人将变成一个严峻的现实。更何况,独生子女家庭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家庭形式,随着岁月的增长,家庭纯老户将变得越来越普遍。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6.
《光彩》1998,(8)
□撰文摄影/丁大康殷桂芹编辑/陈平1、昭阳乡老坝村的一个水运户当年用3万多元买来的货船如今只卖7千元,他说,“好长时间没活干了,不卖船全家人怎么办?”卖船的这一天,他的儿子抱着他心爱的小猫,惟恐也被人买走。2、这位爱湖敬老院里的老人,虽已自顾不暇,现...  相似文献   

7.
《光彩》2000,(10)
见到金平时,他过着“两栖”生活。从周一到周五,他是中关村一家电脑公司的副总经理,公司业务较好,他也有忙不完的事。到了周六周日,金平驱车来到北京郊区昌平县沙河镇,这时候他的身份是沙河镇敬老院院长, 20多位老人的头儿。 30岁的金平没有想到,两年前他放弃从事多年的电脑生意投资养老业,如今为了维持敬老院的正常运转,他又回到中关村,干起了老本行。   可是金平说,“感觉和从前完全不一样了。”   大学毕业后,金平就和几个朋友在中关村折腾,几年下来有了和朋友合开的电脑公司和一辆桑塔纳 2000的私家车。计算机行业日…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省腾冲县滇滩镇联族村委会麻栗坝村民小组,有一位年过六旬却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就是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养猪能手—张祥德。从一所小学退休后,一直习惯了忙碌奔波的张祥德老师萌生了办养猪场的念头,他的想法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2008年,张祥德先后到县内的几个大型养猪场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养猪技术,  相似文献   

9.
老年消费品市场大有潜力杨树婷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一亿,估计到2000年,中国老年人的数量将上升到1.3亿。因而,中国的"银色"消费市场已逐步形成,而且潜力巨大。开发老年消费品,应注重老年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其特点大体是:一、老...  相似文献   

10.
魏睿 《浙商》2006,(4):98-99
在浙江杭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祝耀升的抽屉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位老学者写来的一封封亲笔信。这位老人是天津大学州退休教授,在空调学术界很有威望。老人是靠退休金过日子的。他很敬业,虽然退休了,却不肯放下自己热爱的事业,仍旧细致研读材料,认真考核数据,并经常给祝耀升写信,谈自己的心得。不幸的是,老人患有心脏病;更不幸的是,心脏病发那天,120急救电话40分钟都没打通。40分钟的延迟给老人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届果,他心脏的某个部位坏死。医生说,如果可以在病发一个小时内将病人送到医院,就来得及医治,但那只能是“如果”了。也许换了别人,总要对120说点什么,但老人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继续默默地做着自己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996年春节前的一天,孤身一人且长期患病的浙江省上虞市东关镇饮食业个体工商户章鹤立家中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绍兴市工商局副局长兼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章国庆及协会的秘书长.他们带来了广大会员对章鹤立的问候,并交给他500元钱,74岁的老人感动得说不出话来。1996年5月23日,老人不幸病逝。上虞市个协迅速部署,此前一直负责照顾老人的东关分会替老人料理后事,将老人热热闹闹地送走了。老人的左邻右舍纷纷感叹:章大爷真有福气,有个体劳动者协会这个家!其实,章鹤立老人只是绍兴市个协私协一凝聚力工程”的许许多…  相似文献   

12.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无子女或子女离家后独自居住的中老年人。目前,空巢老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逐步关注到空巢老人的心理层面,但要对空巢老人所处环境加以改善,还需要长期的调查和研究。该文主要阐述了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以及根据调查提出的关于空巢老人需要的正确的关爱方式的个人意见。该文共分为几个部分:简单介绍下我国空巢老人的现状;总结下现阶段大家对空巢老人生活状态的看法;根据所进行的调查提出个人看法,对如何关爱空巢老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项建中 《广告大观》2000,(11):56-58
夏夜里,老人总会在乘凉时给孩子们讲一些鬼的故事。不管何种鬼,不管他多凶狠,只要到了清晨,他就一定要离去,因为鬼都怕阳光。《聊斋》里也常有这样的故事。而这条广告的出新点在于“鬼不怕阳光”。是什么东西保护吸血鬼呢?原来是SPF16防晒粉饼。怕光的吸血鬼擦了防晒粉饼,挡住了强烈的太阳光,依然活得很潇洒。  相似文献   

14.
《华商》2014,(21):18-19
说起钟老,在东安可是小有名气,而这主要源于他的爱心事业,因为他的热情,因为他的执着,他的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真正搞出了一些名堂。钟挺华老人今年84岁高龄,他1930年11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亚齐市,1934年回国,1949年6月参加广东、江西、福建三省边区游击队,1958年到东安工作,1986年从东安县委宣传部离休,是东安县第一届归侨侨眷联合会副主席,东安县政协第一届常委。退休后,他常年为中国内地边远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爱心,被誉为“全职助学义工”、“全能助学志愿者”。  相似文献   

15.
非洲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市场”,早在几年前,敏感的浙江商人就开始踏上非洲的土地寻找商机。在浙江采访,我听说了浙江义乌商人赵贤文的故事。3年多时间,这位年已花甲的老人到过非洲20多次,考察了20多个国家,投资几千万元办市场、开公司。当我们联络采访事宜时,他正在尼日利亚,3天后我们在义乌见到了他。短短几个小时的采访,我们感受到的是他身上浓浓的非洲情结。  相似文献   

16.
郭文泽 《商》2014,(29):65-65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已20多年,随着独生子女逐渐进入中年,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空巢家庭的增加对传统的家庭养老产生了冲击,空巢家庭中的老人日常照料失去了依靠的同时,精神上失去了寄托。本文通过对个别空巢家庭老人的深度访谈和认识,来探究在现代城市的家庭背景下,空巢家庭老人的情感需求和精神状况。  相似文献   

17.
有位茶商到南方贩茶叶,可等他到达目的地时,大吃一惊。原来当地的茶叶已被先到的商人订购一空。“绝境”之下,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逢生”之路.即刻将当地用来盛茶叶的箩筐全都买下。不久,当比他早到的茶商得意地欲将购买的茶叶运回时,才惊奇地发觉街上已无箩筐可买。  相似文献   

18.
听说亚运村的理发个体户孙广仁为一个已被医院判了“死刑”的病人多次按摩治疗,使他转危为安,我带着钦佩的心情采访了他。老孙正在为一位老态龙钟的人精心地理发、刮脸。老者舒适地仰坐在座椅上,享受着老孙细致的眼务。当老孙搀着这位走路一瘸一拐的老者走下座椅、为他披好衣服、扶他坐上门外停着的轮椅时,老者边走边说:“好人呀,这个小理发店可真是为咱百姓服务的呀!”当我奇怪老人怎么没付钱时,老孙说:“这是常事。他有时神志不清,即使和他要,他也听不见,他回家后有时想起来了,再让家人送来,或下次剃头时一块给。不过,几块…  相似文献   

19.
《华商》2014,(11):92-92
6月26日至27日,省侨联党组书记朱建山同志在永州市调研侨联基层组织建设,看望老归侨,考察企业。朱建山冒着暑热深入到冷水滩区、东安县、祁阳县,走访侨联机关,看望侨联干部,听取侨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他详细了解县区侨联开展活动的情况和人员、编制、经费、办公场地,存在的困难等等问题,与三个县区主要负责人交流了支持侨联工作的意见。朱建山同志还专程看望了84岁的老归侨钟挺华老人,对钟挺华老人几十年坚持宣传雷锋精神、捐建雷锋雕像、资助贫困学生的壮举表示极大的慰问和赞赏。  相似文献   

20.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 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