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区居民参与问题是社区建设中颇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社区居民参与的现状不容乐观,作者认为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要在培育居民社区意识的基础上,激发居民参与热情,进而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2.
如何把现代文化融入到社区建设中去?这成了当下不少城市深化社区服务的拦路虎。如果再上升到全局层面,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体现一座城市现代化与否的重要标志,而要真正凝聚起社区居民,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最根本的手段绕不开的还是文化。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已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资源的整合、专业队伍的建设、提高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热情等方面,但对社区文化建设创新模式的探究所进行的研究并不多。社区文化既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社区建设的灵魂和精神支撑。开展创新型城市社区文化发展模式对于加快城市文化建设以及提升城市整体文明都有很大的促进意义,从而提升社区的整体实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区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社区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目前制约教育资源与社区资源实现共享的因素主要有应试教育盛行、社区意识淡漠、缺乏统筹协调机制等,因而影响了共享的效果.为此,要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终生教育,增强社区意识,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提高教育资源与社区资源的整合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玉兰 《新西部(上)》2010,(2):191-191,189
根据城市社区体育开展存在的问题,必须抓好社区体育宣传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加大社区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强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加强社区体育骨干队伍的培训与使用,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我国迈入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阶段。这种一体化的新型社会需要健康向上的社区意识予以支撑,为此应建立起共同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文章建议加强城乡社区相互融合,从社区服务工作入手,丰富社区活动,增强居民参与意识,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治理存在政府权能失衡失真、社区组织能力和资源不足、社区居民认同感差和参与度低的困境。借助充权和相互充权理论,可对社区治理困境的内在机理进行剖析,从新的视角探索通过社区居民自我充权和反向充权,形成能容纳多元主体、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各方面能动性的城市社区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社区也正陷入利益博弈中。造成社区利益博弈的根源源于市场经济对利益结构的冲击、法律设计的缺陷、政府的缺位及传统文化下私民意识的影响等,因此必须对社区利益群体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规范和限制,培育社区意识,共谋合作博弈,逐步走制度化的社区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载体,城镇化,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城市的建设关键点在于人的组织化,利用城市人对于组织化需求的特点来推动城市的建设,是一种投入产出比极高的管理模式,放在城市社区中,这种人对于组织的需求,就体现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的民主合作治理.随着服务型城府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政府需要将某些社会治理的职能转移给多元的非政府主体,这种由政府来引导社会进行自我组织的模式也是基层民主建设的应有之义,在城市的管理中,这种模式的具体体现,就是城市基层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作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自治的一种重要形式.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自管理、自服务平台——"民智家园"是一种便于可实施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新形式,有利于理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党委与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发挥居民在社区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互联网与社会事业深度融合,为"开放街区制"提供高效、利民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江宁街道辖区内的江宁镇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苏名镇.其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为社区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乡土教育资源.为此,我们对江宁街道乡土教育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利用,致力构建社区教育特色,并把此项工作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引导居民热爱乡土、热爱社区、热爱家乡,增强居民社区意识、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力,树立居民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淳朴的人际关系和社区风尚.  相似文献   

12.
2002年8月17日,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九道湾社区的二千多名居民通过直接、差额选举的方式产生了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成员和社区代表。社改革2002年8月17日,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九道湾社区的二千多名居民通过直接、差额选举的方式产生了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成员和社区代表。社区成员直选社区当家人,这在北京市还是第一次。此次直选的意义既在于探索加强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提升社区建设整体水平,增强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加深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提高社…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多数居委会的角色相对于"服务者"而言,更接近于"执行者".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服务者是自下而上的,立足于挖掘客体的需求,从而争取人力物力资源力求满足需求;执行者则是自上而下的,是政府下发政策的执行者,其目标在于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社区意识的提高,基层组织的现有角色和功能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文章将针对社区居委会的现状,从社会工作介入的角度分析其角色与功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推进实施,异地搬迁安置点、安置楼等一系列居民社区得以形成.这个"社区"是村委会改为居委会的特殊城镇社区,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由农村过渡为城镇社区,居民有城市户籍之实,无城市居民之内涵."过渡型"社区将何去何从?本文从关注社会问题,民生发展之视角,选取"异地搬迁"社区转型发展文化内容,聚焦转型发展中"过渡型"社区的现实意义,从失地后的人、物和文化变迁三层面剖析"过渡型"社区面临的困境,借此提出过渡型社区综合治理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市自启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试点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发现,社区居民认同感的缺乏是导致社区网格化管理诸多难题的重要原因,社区居民认同感低,使得居民对社区工作消极抵制、不愿配合,并易于产生冲突,从而使居民难以真正融入社区。为此,本文提出应从政府、社区和居民三个角度来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使其更好地发挥其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16.
根据社区社会资本状况和社区功能发挥程度,本文基于苏州的调查,对准移民城市社区建设进行了研究,认为这类城市向最高层级"和谐社区"迈进,面临小区环境不理想、居民生存状态反差大、居民参与度低、群际心理隔阂较明显等现实障碍,造成这些障碍的主要根源在于户籍居民与流动人口的不公平待遇和流动人口的高流动性。创新准移民城市社区建设必须合理设定分阶段建设目标,确立深度现代化、效益协调、帕累托最优等原则,从体制改革创新、政策调整优化等层面采取综合性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让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建设活动是西方社区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但是,我国的城市社区建没是一种"外推型而非内源型"模式,行政推动色彩突出,表现为社区建设之初的政府发动,社区运行之中的政府监控和社区工作开展的政府指导。与此相对应的是,社区居民缺乏对社区的归属和认同,更谈不上社区参与的传统和习惯。居民对社区事务和社区活动持疏离和冷漠的态度,由此造成居民社区参与不平衡的这一现实。  相似文献   

18.
高聪颖 《黑河学刊》2023,(1):106-111
优质的城市社区阅读空间是党和政府发展战略的体现,有助于满足居民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需求,促进社区社会交往。但城市社区阅读空间治理面临着治理方式和治理标准体系有待完善、空间资源分配不均衡、空间吸引力不足等问题。精细化治理是解决城市社区阅读空间发展困境的思路,着力从提高空间供给能力、提升空间运营能力、增强空间吸引力和空间特色化等方面逐步推进,实现城市社区阅读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齐刚  周恩毅 《重庆与世界》2011,(21):30-32,45
社区居民参与是新型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利益和认同是社区居民参与的根本动力和影响因素。社区居民参与不足仍然是目前制约我国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研究从社区居民参与理论和动力机制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目前我国城市新型社区居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基层党建是引领社区治理的引擎与动力。在社区层面发挥党建引领善治的功能,既是各级党和政府积极推进基层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厘清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定位与落点,是提升其引领实效的关键。研究选取江苏省N市70个社区为样本,考察城市基层党建对社区治理的引领功效问题。通过样本分析可知,定向铸魂、聚力赋能、纾困暖心是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重要着力点,分别体现了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政治功效、发展功效与民生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