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洪涛 《经济师》2009,(3):92-92
商品数量是计算单价、总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国际货物买卖的重要交易条件之一,在合同中规定好数量条款对于双方顺利完成合同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在合同中订立“溢短装条款”、规定约数、数量公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刘源 《新经济》2014,(23):12-13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迈进,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强,国际货物买卖中当事人所面临的风险也随即增强.免责条款作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略的一环,研究其对调整国际贸易往来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9条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免责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并对我国免责条款的相关规定进行探讨,并为相关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忠道  刘莉 《时代经贸》2007,(4Z):152-152
国际贸易极其复杂,国际欺诈活动也时有发生,若签订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受骗上当,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笔者以下对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中常见的陷阱合同条款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文静 《时代经贸》2011,(14):166-166
对外贸易合同对贸易双方的行为进行约束,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应。合同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合同中订立的各项条款是否明确、科学、严谨、完善,是否符合各个国家的规定。为避免贸易纠纷,外贸人员要高度重视贸易合同的订立,把握好合同中的每个条款。  相似文献   

5.
对外贸易合同对贸易双方的行为进行约束,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应.合同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合同中订立的各项条款是否明确、科学、严谨、完善,是否符合各个国家的规定.为避免贸易纠纷,外贸人员要高度重视贸易合箴的订立,把握好合同中的每个条款.  相似文献   

6.
试论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的风险转移直接涉及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它关系到是由卖方还是由买方承担损失的问题。因而,明确货物风险转移的具体时间和条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将我国《合同法》有关买卖合同风险转移的条款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对应条款的比较,指出了我国《合同法》相关条款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国际货物买卖更加频繁与普遍。国际货物买卖的当事人“章业地处于不同国家”的特征,决定了国际货物买卖校国内交易行为具有更大风险,履行过程中的违约行为时有发生,对违约行为如何有效补救,将损失减少到最小,这对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国立法对此做出了相应规定。但由于各国法律有别,依国际司法中的冲突规范或合同约定的法律选择条款确定准据法,势必会使违约补救因准据法不同而异。1违约所谓违约,是指合同当事人完全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或未严格按合同规定履行其义务…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出售在途货物具有重要意义.而在途货物的风险转移确定直接涉及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它关系到是由卖方还是由买方承担损失的问题.因而,明确在途货物风险转移的具体时间和条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中的第六十八条对此做出了规定,本文对该条款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出售在途货物具有重要意义。而在途货物的风险转移确定直接涉及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它关系到是由卖方还是由买方承担损失的问题。因而,明确在途货物风险转移的具体时间和条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中的第六十八条对此做出了规定,本文对该条款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风险是指货物在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因火灾、盗窃、渗漏等原因发生的意外损毁和灭失;而风险转移,实际是承担风险损失的转移。《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调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统一私法规则,对其中第70条关于卖方根本违约下风险转移规定的理解,我国学者意见不一。通过阅读相关著作及文献,结合相关案例对各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明确风险转移的内涵,即在卖方根本违约情形下,买方宣告合同无效,风险损失回转于卖方,若采取其他救济措施则自担风险。继而从理论与实务两方面加以阐释。明晰卖方根本违约时的风险承担问题,维系了《公约》的意思自治、交易安全的宗旨,有利于司法实践操作,以期促进国际货物贸易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很多条款涉及到了"通知".考察公约对不同条款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通知是采取到达原则,有的是采取发信原则.公约根据不同的情况规定发出通知的时间也不同,还规定不同情况下当事人未发通知的法律后果.但是,公约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对通知的形式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合同当事人用行为的方式表示的默示通知是否有效?因为公约没有涉及这样的问题,各个国家的做法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为国际货物的运输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中国为粮食生产大国、又是需求大国。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对CIF贸易方式发生的进口玉米索赔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提醒当事人要想规避和降低风险,在签订贸易合同时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保留是国际条约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但其效力影响到条约中某些条款的具体适用,因此又需要在国际私法中讨论其法律冲突问题。在分析国际条约法中的保留规则的基础上,对于我国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第11条所作的声明保留,从国际私法的角度进行探讨,并提出法律冲突的解决途径,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固定价款合同中,建设单位为规避工程建设期间建设要素价格的上涨风险,往往对固定价款调整因素进行条款封堵,从而让承包商承担全部风险,情势变更原则的引入给承包商就固定价格合同中的纠纷处理提供了依据,本文针对情势变更原则在固定价款合同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确认标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采用属地主义原则,即合同当事人的营业地分处于不同的国家;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采用属人主义原则,即合同当事人分属不同的国籍。由于国际货物销售的跨国性和合同确认标准不同,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准据法即法律适用问题,一直是理论上有争议、实践中有分歧的问题。合同成立的准据法各国的法律规定不一致,依照买方国的法律,合同已经成立,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和履行;而根据卖方国的法律,合同可能并未成立,双方无合同关系,也就谈不上履行合同的问题。合同即便成立了,未必合法,依照卖方国家的法律,合同可能是合法的;但依照买方国的法律,合同  相似文献   

16.
支付条款是国际贸易合同的一个主要内容。不同的支付方式对于贸易双方而言,在贸易结算中的风险以及经营中的资金负担都是不相同的。选择正确支付方式能使进出口双方在货款收付方面的风险得到控制,并在资金周转方面得到某种通融,从而促进交易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附赠式有奖销售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赠在经济学上属于广义的价格行为范畴,在法律上属于买卖合同中的价格条款,不适用赠与合同的有关规定。对附赠利益的价格在度上必须加以合理的限定以防止倾销,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其价格不应超过同类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18.
提升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 促进国际贸易新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维瑛  宋涛 《经济师》2005,(7):67-68
文章以当今国际贸易市场“以新兴国际服务贸易为主、国际货物贸易为辅”的发展趋势为背景,提出我国应大力提高国际服务贸易尤其是新兴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使国际服务贸易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新增长点的论点。在阐述我国提高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后,从三个角度论述了如何提升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新增长。  相似文献   

19.
技术引进中限制性条款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融合以及我国涉外技术经济关系的发展,技术引进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应地,如何规范技术引进活动以促进我国技术贸易的健康发展已成为普遍关注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其中限制性条款更是技术引进许可合同中的焦点问题。从分析限制性条款的概念入手,研究国际组织以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限制性条款的不同法律调整方法。鉴于技术引进所借助的法律形式均为签订技术引进合同,而借鉴国际立法经验,竞争法(反垄断法)则是调整技术许可问题中有关条款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为确定我国对限制性条款的判断标准、救济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车庆华  冯军 《经济论坛》2007,(10):72-73
随着我国市场在加入WTO五年后对国际各国的进一步全面开放,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加深,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合同行为将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并掌握国际货物买卖中有关风险转移的相关知识,从中选择更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转移原则和方式,避免因此而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风险和不必要的诉讼纠纷,以便自己在世界经济贸易的大潮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