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弥补"三农"的短板,央行多次实施了定向降准政策,以此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2001—2015年季度相关统计数据,运用Qual 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定向降准对农业经济调控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定向降准的实施对农业贷款和农业投资具有一定的正向效应,其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表明央行释放的流动性并没有得到有效地配置;定向降准并没有促成通货膨胀,从时间效应看只是具有振荡作用;定向降准的潜在变量对农业产值具有正向冲击部分解释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正在一些机构"焦虑"地呼吁全面降准之时,央行给出了"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的答案。本次"定向降准"有两个严格指标:金融机构上年新增"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必须占全部贷款的50%,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必须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0%。其实,我国信贷结构已积累了很大问题,从2009年起信贷规模急速扩张,但这些年中,每年有1/4的新增贷款投向房地产行业,有接近八成  相似文献   

3.
在定向降准政策所释放的数千亿元资金中,到底有多少流向小微、三农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目前实际效果可能尚未达到预期. 从几个迹象可以窥见一斑.央行定向降准的路径是,释放的信贷资金是从商业银行在央行的法定准备金账户里先直接进入到商业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里,然后,商业银行再通过放贷进入到三农、小微企业账户里.按照这个路径,定向降准后银行贷款应该有所增加,但却呈现出相反的情况.7月信贷新增规模较大幅度下降,尚未出炉的8月数据似乎也不乐观,9月份银行放贷积极性似乎并不高涨.这种情况直接反映在小微企业上就是,小微企业贷款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个别地区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4.
《资本市场》2014,(9):100-105
<正>目前的经济形势还不是那么差,央行偏好"低调"的与调结构政策相配合的定向货币宽松,降准不仅高调,而且影响广泛。这种解释有其道理,其含义是如果经济增速进一步明显下行,央行采取具有指标意义的动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将增加。如何理解近期央行投放基础货币而不是降准增加货币乘数的放松方式?两者对经济的影响有何差异?我们分析中美货币增长方式的异同及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希望有助于投资者判断一般性的货币放松是否必然要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热点问题。我们提示投资者关注  相似文献   

5.
《资本市场》2012,(7):26
央行"降准"并不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完全是为了缓解银行流动性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正在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直陈定向降准的弊端,并直言不宜长期使用。这是对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敬畏和尊重。货币政策属于两大宏观调控工具之一,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一般以总量工具为主。如果有形之手将其肢解分割使用,效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负效应。一个最大的负效应是,定向调控与"市场起决定作用"有冲突。货币信贷是最重要的经济元素,最终决定其流向和去处的  相似文献   

7.
定向降准货币政策是经济“新常态”下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之一,其政策初衷是通过缓解农业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基于农村商业银行微观数据,使用倍差法(DID)研究定向降准政策对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银行竞争因素,进一步探讨银行竞争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定向降准政策的出台增加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风险。(2)在不同竞争方式下,定向降准政策对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不同。其中,价格竞争增强了定向降准政策对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负面影响,但机构数量竞争对两者的关系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0.5个百分点,将释放超过4000亿元的流动性。概括地说,央行选择此时此刻降准有两层含义:一是补充流动性;二是为实体经济转型提供前瞻性的政策支持。这两个作用相辅  相似文献   

9.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与货币政策协同优势,以助力小微企业提质增效。文章利用新三板企业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金融科技对定向降准政策信贷引导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减弱了小微企业对定向降准政策的信贷依赖,这主要表现为金融科技通过改变银行负债结构和风险承担而减少了银行信贷供给,从而弱化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金融科技对定向降准政策的冲击效应存在异质性,上述效应在内部现金流较少或者处于成长期的小微企业中尤为明显。在金融资源充裕的条件下,金融科技对定向降准政策调控效果的削弱作用更加显著。在金融发展不足的情形下,金融科技更易减弱小微企业对定向降准政策的依赖。文章的研究为加强金融科技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深度融合以优化金融服务质效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缓解市场资金压力,近期央行连续两周多次实施逆回购操作,实属历史罕见。这次1430亿元大规模逆回购,更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关于"降准"的预期。应该说,央行此刻实施天量逆回购,对于保证市场正常运行、利率稳定有着十分的必要性。但是,显然现在的流动性紧张,更多是结构性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多倍存款创造模型、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模型、准备金供求平衡模型和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等理论模型,分析论证了央行实行降准政策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认为央行实施降准政策有利于稳妥有序释放资金、保持我国总体稳健的货币政策,反映出我国实行以市场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央行新创设了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常备借贷便利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负外部性产业与为之提供针对性信贷的垄断竞争银行部门,本文对两类数量型和两类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稳定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四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于不同的外生冲击均有效,且主要通过定向影响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而起到信贷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基于改进的政策前沿曲线评判框架,本文发现,非对称地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更能兼顾经济稳定和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3.
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速下滑局面没有明显扭转,投资者翘首以盼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登场。那么,央行真的会遂市场所愿吗?即使央行再度出台宽松政策,究竟是选择降息还是降准呢?  相似文献   

14.
刘煜辉 《资本市场》2012,(11):86-87
5月以来,央行货币政策操作较之前更趋谨慎。尽管4月以来外汇占款新增非常羸弱,二季度资本项目还出现罕见的71 4亿美元逆差,但市场预期的降准迟迟未来。央行一直用逆回购来替代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尽管操作成本上并不经济),难以有效缓解流动性偏紧的局面。有观点认为,央行迟迟不降准主要是担心房价反弹。我们认为,逻辑上也可以这样理解,但地产松动的背后还是地方政府经济活动的  相似文献   

15.
鉴于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下调,通缩明显,实体经济融资困难等,很多权威人士认为:2015年人民币将多次降息、降准。即使人民币或者美元流出的压力大,引发外汇储备快速减少,但我国央行既可以通过多次降准也可以继续通过其他更多方式、手段来确保经济增长;只要2015年我国经济不出现重大、极端风险性事件,即使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央行一定将把汇率死守在6.2附近。2014年年初至今,虽然美元指数上涨7.22%,但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连续大幅减少,大批资金从金融和资本项目下持续外流。2015年欧央行的宽松政策是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关键因素。即使2015年年初的欧央行不推出如市场所预期的QE措施,但会通过降息等手段释放流动性。欧央行的释放流动性或出台QE在总量上压低欧元汇率,这无疑意味着趋势上的美元升值、欧元贬值。  相似文献   

16.
陈希琳 《经济》2012,(6):114-115
5月14日,央行宣布从5月18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至此,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0%,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6.5%,释放4200多亿元流动性。当记者给远在香港的姚炜拨通采访电话时,她表示,这几天接到的采访都与国内央行降准有关。据她分析,降低存款准备金,只是中国释放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包括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在内的多家股份制银行均被证实,已获得央行批准,降准0.5个百分点。笔者查阅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年报得出,民生银行2013年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为46%。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上年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分别为25.7%和6.1%。两家银行都未达到央行要求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发起,自200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九届。"十三五"时期,随着中国经济步入结构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这一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着力点。事实上,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央行自2013年以来创设并频繁使用了一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配合逆回购及降准降息等投放流动性与  相似文献   

19.
由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成本,比央行发行票据和定向票据低,而且调控效果更理想。因此央行采取数量型货币政策,即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央行调控过剩流动性常备工具。  相似文献   

20.
刘勘 《资本市场》2007,(2):17-17
◆由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成本,比央行发行票据和定向票据低,而且调控效果更理想。因此央行采取数量型货币政策,即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央行调控过剩流动性常备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