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过去经商的讲德,说秤杆上的"三星"是"福禄寿",损人一钱就损了自己的福份、寿数、财运。如今有了电子枰,五个手指算计人,不知怎样"损"自己?经商不讲德是人家的事,咱们得长知识防着点儿。消费品的型号咱们要懂,生病吃药喝开水咱们要会,盯紧了电子秤别让它作鬼坑人。  相似文献   

2.
本期消费经,就想帮您排解可能会发生的堵心事。日子过好了,想买房子,可别让中介人狮子大张口,吞了您的大钱包。官司碰了头,想告状,可别糊里糊涂把花小钱的事打成了赔大本的官司。国家有了"新三包",您得细细琢磨,别让人家乱"折旧"折得您空手而归。到菜市场买东西,您要盯准了秤,免得让亏心的人亏了您的斤两。  相似文献   

3.
本来是为了赚钱才办企业。可是,企业办着办着,要做的事千头万绪,一会儿要抓质量,一会儿要抓人才,一会儿要抓政工,一会儿又要抓技术开发……这些具体的事儿一天天,一件件地奔涌而来,就把有的厂长给淹了;有时把赚钱这件根本性的大事都给忘了。因此,我觉得,现在对企业改革,首要的一条还是大力强调企业的"效益观"。不管你使什么手段,只要合理合法不赔钱能赚钱了,你就是厂长中的好汉;否则,你兜中就别打算再装这"年薪"、那"月奖"了,免得让人戳脊梁。  相似文献   

4.
影视圈里的"大腕"也是人,所以也跟咱们老百姓一样,让人宰让人坑的事常遇上。要说,他们只要往新闻界一投诉,准引人注目,这叫名人效应。可哪儿有那时间精神头儿啊?也得忍。老忍也不是办法,徐松子有个高见,只是不知有没有人响应。  相似文献   

5.
假冒伪劣产品最欺负咱们乡下人。"荣事达"变成"荣士达","小鸭"变成"小鸭子","小天鹅"变成"黑天鹅",搅得真品洗衣机洗不清名誉,乡下人的钱也被杂牌货"洗"进了"李鬼"的腰包。乡下人好欺负也由于咱们的钱包太小,冒牌杂牌就是比名牌价格低。贵的买不起。名牌厂家要是把乡下人的钱包看大了,农村的市场也不会傲大。对杂牌一是要有人管,二是要用力争。别无出路。  相似文献   

6.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今天这两曲"雨打芭蕉"专让您听听"评洋"声。一个说学学洋人,一个说不尽信洋主意,其实是殊途同归:吃洋药也得对症。有的洋药方洋人自己还战战兢兢拿在手里,咱们有的人就赶紧抓药,太悬!——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到美国"特想咱们国"的吃食,奥运健儿得金牌有咱们"方便面"的一份功劳。在中国肯德基、麦当劳卖得特"火",陕西肉夹馍却是好吃不敢吃。面对"美式奶油大虾"没胃口,想咱们国——南甜北成东辣西酸,或许是"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面对不讲卫生的陕西肉夹馍流涎不敢食,让山姆上校、麦氏大叔站满大街笑弯腰。真是难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相似文献   

8.
潘采夫 《经营者》2011,(6):151-151
奥迪车里还坐着一位女士.那晚她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咱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不能让老百姓看笑话。”  相似文献   

9.
猫和老鼠     
母猫带小猫出去打猎。小猫捉到了一只怀孕的母鼠,正准备把它一口咬死。母猫上前劝阻道:别,放了她。"小猫很诧异。母猫语重心长地说"要知道,她的肚子里可装着咱们未来的口粮啊!"要正确看待一些人的"宽容"。猫和老鼠$福建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阿满  相似文献   

10.
消费经     
消费者——进出商店是购买者,购物到家就变成了使用者。进出商店您得留神——"十三种欺诈行为"碰上哪一种都让您吃不消。购物到家您还得当心——家用电器使不好就弄坏了;注射药您非要口服等于喝脏水闹肚子。消费者——咱们得多学习听道理,买东西当心用什物小心,否则咱们就成"消废者"了。  相似文献   

11.
眼下,有不少的人不喜正道,专钻邪门。有人说,思想解放,百花齐放嘛!谁皴说现在挨批的,将来不能得到确立?对此,咱是不敢妄下断言。不过,那些伪君子、做假者永远也不会修成正果,这点,咱们是坚信不疑的!你让人骗了还很舒服;犯了法还茫然不知所以,这种悲剧能不加以遏制吗?读者诸君,让咱们都保持一个清醒的法制头脑吧!  相似文献   

12.
尽管咱们祖上轻言利而重义,但历朝历代实际上大多数人还是无利不起早。"文革"时左成那样,造反派批判走资派时还疾呼:毛主席给的附加工资一分钱也不能少,走资派给的物质刺激一分钱也不能要。直到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观才归了正途。办企业当然要言利,利税大户是光荣。但也  相似文献   

1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黎亚愤然走出"胖子"的办公室,工作小组连轴加班三个月赶出来的程序,被"胖子"一人邀功不说,当初言之凿凿的加班费和项目资金也都无影无踪。尽管早料到可能会是这样的结果,但黎亚仍难释怀。黎亚越想越憋火,转身愤愤地宣布:老子不干了!师兄单伟闻风而至,对黎亚说:"咱们有的是技术,给人打工太屈才了,要不咱们自己单  相似文献   

14.
《河北企业》2005,(4):23-24
<正> 精打细算的"的哥"先有尊重后有职业哲理的故事一个夏日的午后,一位顾客从圆山附近的一家餐厅出来,想回自己公司所在地外贸协会二馆,他招手叫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他告诉司机去松山机场。因为外贸协会二馆不是太大,也不是太显眼,知道的人不多,所以他每次都说是去机场免得费力解释半天。但这次.他刚说完,司机就紧接着说道:"你是不是要去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能给外国放卫星,应说自豪。外国人正在百般努力把小小牙刷送到中国人的口中,也应该自豪吗?算算这笔帐——卫星不能天天放,中国人的牙齿可是要天天刷。一年放10颗卫星赚上几十个亿,每个中国人用一把外国牙刷至少要花100个亿。大事是小还是小事是大?做出好牙刷肯定比放卫星容易。容易的事干嘛让人家给做了?张着口要外国的牙刷,咱们嘴里不是好滋味。  相似文献   

16.
正出场人物:老胡小彭台前引语:手机发烫烫坏脸,过期啤酒改"生日",一条裤子3个洞……这些事,别说遇上,光是听着都挺让人生气。可更让人生气的是,面对这些闹心的事儿,厂商们统一答复:"这不属于质量问题",意思就是这不是他们的责任。面对这么冷冰冰的回答,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这些都不算质量问题,那么什么问题才算?今天的民生二人转,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是不是质量问题,该由谁说了算?小彭:打电话居然把脸烫出那么大一红印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企业的老总,总是这样对员工说:"咱们要上信息化啦,大家多配合."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做游戏,一不合意就"鬼闹",小朋友们便讪笑道:"让你玩你不玩,不让你玩你搅混汤。""潘代明的烦恼"——很难说。给他添烦的人总是有理:没跟美国人合资前你的发明是非职务的,我可以无偿享用;你不让美国人享用,我就说你是职务发明,尽力搅;法院判了也无妨,我把你的发明搞臭了,咱们都别要。都是中国人,相煎何太急。潘代明解烦有道,中国人用——照旧无偿,美国人要——请拿钱来!  相似文献   

19.
说质量,老说产品三天两头送"医院"去维修,那可真让人伤心掉眼泪了。如果产品质量老停在不出毛病、不影响用的份上,咱们就没资格说振兴中华的话了。服务也好,生产也好,您不捉摸如何让用户满意,还拿着技术标准和店规跟用户要"说法",任你"顾客是上帝"的口号喊得惊天动地也白搭。所以,企业也用不着把顾客当上帝供着,只要把顾客当成衣食父母去敬重就行!——主持人  相似文献   

20.
细节往往最具有力量,最能打动人。你看,标准明确指出,"要适时调整索道运行的速度,帮助行动不便的乘客乘车。"这是要让缆车更多的"迁就"人,而不是让人适应缆车的速度,追着缆车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