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到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美国次贷危机,每次金融大的动荡,都会对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破坏。从中我们足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金融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枢纽;另一方面,金融又似乎变得越来越脆弱。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体系的风吹草动,  相似文献   

2.
3.
4.
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存在金融泡沫下的通货紧缩,不重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问题的累积将最终导致我国经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忍受通货膨胀之苦。  相似文献   

5.
威克塞尔提出以累积过程分析为基础的货币均衡理论把相对价格的决定与绝对价格的决定融为一体,将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结束了百余年来占统治地位的两分法局面。本文主要阐述这一理论产生、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并对货币均衡分析的方法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特征之一。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本世纪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产生的原因、影响范围和程度不同,但是两者都对严重影响了香港的对外贸易。本文实证分析分析两次金融危机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从对外贸易的主要指标和金融危机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南亚金融危机主要从汇率机制影响香港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危机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是外部需求下降和周边国家发展疲软。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特征之一.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本世纪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产生的原因、影响范围和程度不同,但是两者都对严重影响了香港的对外贸易.本文实证分析分析两次金融危机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从对外贸易的主要指标和金融危机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南亚金融危机主要从汇率机制影响香港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危机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是外部需求下降和周边国家发展疲软.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的爆发,总是与流动性过度聚集之后突然离散或停滞密切相关。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总是与全球流动性过剩紧密相连。而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既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投资和贸易严重失衡相关,又在很大程度上源之于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08,(10):82-86
《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是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的一个课题。该课题研究认为,中国目前消费一储蓄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储蓄率处于合意均衡水平的上方。在分析导致中国消费一锗蓄关系失衡、储蓄率持续上升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转变,提出“以恢复合意消费一储蓄均衡水平为目标、以改革与制度建设为路径”的长期对策和“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为目标”的短期政策建议。本刊分3部分摘要刊登该课题,本期为第3部分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使美元面临重大挑战。文章分析了危机中美元仍维持主要储备货币地位的原因,主要包括大量黄金储备的支撑作用、美国金融市场对全球资金的吸引、主要竞争对手未成熟完善、回复(改良的)金本位并不可行等。最后,文章展望了美国货币政策走向和美元汇率行情,以及相关货币与美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制度等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关系,认为是各国实行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政策以及国际金融体系导致了危机。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收支失衡不会长期存在,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解决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琪 《金融纵横》2004,(9):18-21
一、引言 东亚货币合作的提出既源于内部的动力,也源于外部的压力。从内部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亚各国认识到了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性。由于1997年的金融危机成为一种地区性的货币现象,因此需要地区性的货币合作来防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宏观层面研究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金融风险,并探讨内、外部风险演变为金融危机的机制和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符合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然后选取一系列有关国民经济、金融发展、国际收支和全球经济状况的指标,并使用中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亚洲六国宏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内信贷规模与GDP的比率、广义货币M2与外汇储备的比率、实际产出增长率和外汇储备增长率对防范我国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预警作用,而且我国经济现存的内、外失衡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隐患。  相似文献   

14.
从货币地位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亚洲金融危机等历次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有着类似的宏观经济和制度背景,但次贷危机在形式、影响和危机国应对政策方面均体现出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特征。该文比较了美国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差异,认为危机发源国货币地位的不同是这些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当前的货币体系引发了外界的争论和思考,货币体系的弊端凸显,建立一种新的货币体系的呼声不断。从发展的趋势看未来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单一的世界货币。  相似文献   

16.
17.
罗云峰 《证券导刊》2014,(24):91-95
货币需求是创造流动性的充要条件,而此前有关流动性的研究大多遗落了这一视角,单一聚焦于货币供给。究其原因,除了重视不足之外,也在于相对于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较难定义与量度,研究难度较大。本研究报告强调货币供求均衡、资产负债表、大类资产配置以及经济周期下的收益率长中短期走势等的分析,为传统的流动性研究增加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货币市场》2008,(11):69-69
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撰文指出.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蒙受了重大损失.也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契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约束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及货币发行.防止美国为刺激经济复苏再次回到运用货币政策的老路上去.为下一个经济泡沫的爆发埋下隐患。第二阶段的目标是重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其核心问题之一是作为国际储备基础的本位币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少数最发达国家拥有过多金融资源,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却受困于资本短缺。过去5年,中国一直处于最大的净储蓄供应国或者资本输出国的特殊地位,这对全世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为实体经济而非货币经济提供更多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加强国际金融改革和监管十分重要。中国能否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其他成员都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自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以来,如何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一直是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国际社会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上存在的问题,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进行探讨分析,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解决的三个重大问题,通过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三个方面的探讨,对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探索。希望通过这些探索能够为国际社会找到一条解决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途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