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产权是人作为其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拥有的一种特殊的产权权利束 ,以及不同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使用人力资本时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人力资本产权的基本特征有 :人力资本所有权与其载体的不可分离性 ;人力资本所有权的天然私有性 ;人力资本产权的可分离性 ;人力资本产权权能的关闭性。正确认识和把握人力资本产权特征 ,是构建有效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基础 ,并且有利于建立对人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薛长顺  陈德润 《经济师》1994,(10):21-22
商业企业产权界定及其操作探讨薛长顺,陈德润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基本特征,是创建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产权制度改革中的产权界定,更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商业企业产权复杂界定难度较大,致使商业企业的公司制难以实施,兼并、拍卖难以推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前90家企业集团产权与治理结构的调查,归纳出辽宁前90家企业集团产权与治理结构的一些基本特征,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提出产权是产权所有者价值观的载体的观点并进行论述,将耗散结构理论引入产权结构分析框架,认为产权结构是一个系统,而且是对商业银行效率产生根本作用的系统;认为只有形成耗散结构的产权系统才能发挥出合力,通过治理促进系统的改善最终改善商业银行的效率。对构成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不同属性的产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对产权结构系统熵值提出了度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冰 《现代经济信息》2011,(18):196+198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会计学以其自身所具备的综合性、真实性、货币计量型等基本特征,在引导资源流动与配置方面发挥出重大作用,而会计控制职能又与企业产权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会计控制也从保护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企业产权主体的平等权益等各个方面影响着企业产权。基于此,本文从会计控制与企业产权入手,深入剖析了企业会计制度与产权管理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要深入辨析产权残缺和削弱的相关理论,就必须先弄清产权的本质、属性及其构成。从产权的基础理论出发,探源有关产权残缺和产权削弱的经典论述,并把产权制度安排内生地放在经济系统中去,是重新认识和研究中国农地产权残缺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从企业存在的两种形态-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出发,将跨国公司的产权划分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二都有物质与价值之分。直接产权的主体是公司的经营管理或公司的投资;公司的间接产权包括个体间接产权和国家间接产权,其主体分别是公司内部或公司投资组织内部的职工、公司所在地或投资所在的国家;跨国公司的不同产权之间是一种既统一又分离的关系,公司直接物资产权与直接价值产权安全分离为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子公司的个体间物质产权与个体间接价值产权、子公司的国家间接物质产权与国家间接价值产权同时分离是跨国公司的经营范围超出国界的产权原因。  相似文献   

8.
现代人力资本的投资、产权、收益三类主体是对应的,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决定了个人、企业、国家共同分享人力资本收益。提出了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分享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分享制度的基本特征,认为建立人力资本产权的认定与协调、行使与测评、流动与交易等机制是实现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享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产权归属问题的一种新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企业存在的两种形态--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出发,将跨国公司的产权划分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二者都有物质与价值之分。直接产权的主体是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或公司的投资者;公司的间接产权包括个体间接产权和国家间接产权,其主体分别是公司内部或公司投资组织内部的职工、公司所在地或投资者所在的国家;跨国公司的不同产权之间是一种既统一又分离的关系,公司直接物质产权与直接价值产权完全分离为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子公司的个体间接物质产权与个体间接价值产权、子公司的国家间接物质产权与国家间接价值产权同时分离是跨国公司的经营范围超出国界的产权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认为马克思有比西方新制度学派更为科学、深刻、系统的产权理论,而且产生的时间更早,并从产权的本质、产权与效率的关系、方法论等方面对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与评论。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制度改革的启示:产权明晰化与产权分散化是唯一出路(一) 产权模糊是企业改革面临困境的症结所在回顾十年改革的历程,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从根本上讲,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属物这一基本特征仍然没有改变;而且,在改革过程中企业行为日趋失常,严重偏离了改革的预期。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不得不对企业改革的过程进行反思。企业制度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分配制度、劳动制度等诸多方面,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2.
企业产权研究的新视角--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全伦 《财经研究》2002,28(7):38-44
本文从企业存在的两种形态: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出发,将企业的产权划分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二者分别又有物质与价值之分。直接产权的主体是经营管理者和投资者,直接产权由于其产权主体所拥有的和企业所必需的特殊资源-企业家才能和资本直接地参与了企业财富的创造过程而具有充分的排他性和独立性;间接产权包括个体间接产权和国家间接产权,它们的主体分别是企业内部的职工和政府,间接产权由于其产权主体占有的特殊资源,劳动力和环境间接地、被动地参与了企业财富的创造过程而具有高度的依附性和有限的排他性。产权的、对象、实现方式等决定了其主体在企业治理机制中的作用和地位,产权之间的统一与分离状况决定了企业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功能定位及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力资本产权基本特征及其派生特征为基石,人力资源会计隶属于管理会计范畴。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应当着重围绕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企业员工的有效激励来设计和重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功能和重心集中在依靠系统程序、方法向企业内部各层次、尢其是最高层次的经营管理者提供企业人力资本存量、增量信息、协助企业实现对各层次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充分、有效、长期的激励,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人力资产价值的货币计量。  相似文献   

14.
“产权明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敢 《经济纵横》1995,(9):38-39
“产权明晰”辨析果敢一、“产权明晰”的基本含义不仅指所有者产权要明晰,还指企业法人财产权也要明晰所谓“产权明晰”指的是所有者产权和企业法人产权都要明晰。这种“产权明晰”上的双重性,来自于产权主体上的双重性。从产权的定义来看,产权是以法律所允许的对资产...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在密切关注西方产权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同时,很少有人系统研究数百年以来积淀形成的西方产权思想。这种忽视产权思想史的研究势必影响到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有关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由彭芳春博士著述的、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30万字的专题研究成果《西方产权思想史研究——兼论中国的产权改革与金融改革》(以下简称《西方产权思想史》),率先拉开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序幕。本文通过评析这部论著,给出了该著作是西方产权思想史研究的新航标的最高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对企业产权重组的基本内涵、产权重组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产权重组会计内容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以便使各方面对企业产权重组会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李星 《时代经贸》2008,6(1):29-30
德国经济学家柯武刚和史漫飞编著的《制度经济学》提出建立和保护私人产权的制度是资本主义系统的基础,界定明确和受保护的产权对于激励人们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本文将从科斯定理角度入手,分析探究那么现代社会如何通过有效资源配置,界定明私有产权,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有效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会计准则的基本属性出发,借用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学以及公共选择等一些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有效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并借以评价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房地产权的十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权是业主持有与处置房地物质财富的重要工具。本文从产权范畴讨论入手,结合中国国情和外国的情况.对房地产产权范畴、产权界定、产权分类、产权头衔、产权获取、产权交易、产权负担、产权契据、产权价格、产权保险作了纲要性的讨论。旨在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探讨如何建设我国的房地产权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已经证明,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本文在介绍了古典企业产权制度的基础上,从所有权外在化、企业法人产权独立化、经营管理专家化、财产所有者(股东)对企业经营享有监督权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并概括了其四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