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品结构是指不同类型产品之间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关系。人造板产品结构,就是指各种人造板产品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合理的人造板产品结构,是人造板工业部门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基础,是人造板工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消耗尽量少的森林  相似文献   

2.
产业政策是适应现代经济增长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在经济政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导向作用。人造板工业是大林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我国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已成为制约林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产业政策有效调整和优化人造板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与运行效率,不仅是推动人造板工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迫切要求。而人造板产业政策的实施要保障其预期效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对实施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应  相似文献   

3.
“复关”林业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业“复关”的战略目标应与林业发展的长远目标相一致,即追求林业三大效益的统一,使林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产业。为此在突出带动性,相关性和效益性的前提下,选择人造板、林化,制浆造纸和森林资源培育为战略重点,并提出了木材、纸浆、人造板等重要林产品的具体“复关”方案。林业“复关”对策包括提高森林资源经营水平、重组林产工业.转换经营机制,开拓市场、加强经济联合组建企业集团、规范企业行为等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人造板工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造板工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如何做到双赢?广东省制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林业“十五”计划》提出了总体思路。按照这个思路,广东省在实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为发展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区域林业经济优势产业,构建出有利于整合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的森林生态城市带。利用统计回归模型对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分析,运用SPSS19.0软件得出现阶段该地区林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为林业第一产业,同时测算出林业三次产业内部增长动力。根据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提升区域林业经济增长动力和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4年,广西林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好势头,预测实现林业总产值210亿元,同比增长7%,比2000年增加近60亿元.其中林产工业发展尤其蓬勃,人造板生产能力在上年250万m3的基础上,将新增110万m3,预计全年全区人造板产量可突破200万m3,比上年增长30%.  相似文献   

7.
2004年,广西林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好势头,预测实现林业总产值210亿元,同比增长7%,比2000年增加近60亿元。其中林产工业发展尤其蓬勃,人造板生产能力在上年250万m3的基础上,将新增110万m3,预计全年全区人造板产量可突破200万m3,比上年增长30%。木浆造纸略有增长,松脂、松香、松节油等林化产品生产保持稳定,松香松节油深加工产量预计达到5.5万吨,比上年增长22%。作为广西林业的经济支柱,林产工业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记者采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黎梅松局长:记者:广西的林产工业近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基地与企业同时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木材和人造板产量的增长情况看(见附表),稳定或降低原木采伐量,增加人造板的产量,已成为世界林业生产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在工业发达国家表现尤为明显。 1966~1977年的12年间,全世界原木增长16.7%,人造板增长达93.7%。原木的增  相似文献   

9.
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化建设是我国21世纪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江西省森林资源丰富,林产工业历史悠久,是林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对比研究表明:与丰富的森林资源相对应,江西省林产工业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比重过大,制造业相对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森林旅游业发展缓慢。发展高质量的制造业以及森林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是江西省林业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森林资源经营和管理职能分开的基础上进行林业经济改革,必然导致俄罗斯林业租赁关系的发展。这个过程,目前还受到几个因素的制约。其一是在调整市场关系方面缺乏规范法令;其二是林业(森林工业)存在垄断;其三是获得森林资源替力的可靠资料还较困难。有关森林资源经济潜力的资料无论对管理林业的国家机关,还是对森林经营者都是必要的。首先这些资料有利于考虑资源开发和再生产的地区规划,林业管理机关的收入分配计划和对林业的投入。也有利于制定森林资源再生产的消耗定额、森林资源付费标准和林业税;其次这些资料对承租者有利,以…  相似文献   

11.
林产工业是以森林资源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以资源的可再生性、产品的可降解性及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性为产业特征,主要产品包括林纸、人造板、家具制造、木门、林产化工、竹炭产品、森林食品等。  相似文献   

12.
一、林业、治沙两项贴息贷款成效显著.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增长和林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保障林业快使发展的直要资金来源之一。国家自1986年起发放林业项目贷款,1992年起发放治沙贷款以来至1996年,我省共使用两项贷款25561.2万元。主要成效是:1.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增长,改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人造板发展概述我国人造板发展至今有40多年历史。到目前为止,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国人造板市场仍然是以老三板(胶合板、硬质纤维板、刨花板)为主。随着森林资源日趋紧缺,大径级木材也不断减少,新三板(即组合胶合板、华夫板、定向结构刨花板)必然会代替老三板。40多年来,我国人造板发展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以胶合板为主导产品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人造板工业唯一的重点产  相似文献   

14.
探讨研究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回顾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的发展沿革,总结经验。深入开展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有利于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省地处亚热带,自燃条件有利于林木生长,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发展人造板工业、造纸纸浆工业、林产化学工业和栲胶、香菇等山林特产潜力很大。目前国际市场上许多农副土特产品都朝着高质、高档、高效、多样、方便、趋时方向发展,成品和半成品的比重逐渐扩大。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农副土特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体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还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当然也伴随着森林资源利用结构的演变。目前,我国的人均 GNP 正在接近一个重要的临界点,与产业结构演变一致,林产工业也处于一个重大转变时期。正确地把握林产工业发展的阶段,分析其发展的条件和趋势,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和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来促进这一转变,对林业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辽宁省各级林业部门把兴林与富民结合起来,大力调整林业结构,狠抓综合开发,加快了绿色产业发展步伐。林业总产值达43.8亿元,按可比口径比1993年增长82.5%,促进了场富、站富、村富、民富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全省发展绿色产业有以下特点:①由抓营林向林业综合开发发展。全省以森林资源为原料的制材、人造板、地板块、木片及森林食品饮料加工,人参、纳辛为主的中药材,木耳、香菇为主的食用菌,鹿、牛、林蛙为主的养殖,铁、镁、锰为主的采矿,水泥、大理石为主的建材,森林旅游及商饮服务等产业项目已有几十个门类。②由抓防…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林业发展还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更快地推动森林资源保护利用与林业发展,笔者以探讨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为出发地点,对我国当前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中存在的几点不足进行了探讨,并着重从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的详细步骤、提升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相关人员的工作素养等方面,对如何完善林业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的几点措施进行了探讨,以完成对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9.
商品林经营是林产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资源短缺、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严重影响森林三大效益的发挥 ,直接危及林产工业的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 ;商品林经营有利于调动林农耕山育林的积极性 ,迅速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为林产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证 ,成为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必须加快发展 ;文章还就如何发展商品林 ,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兼有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内含农、工、商各业,致使林业会计核算较为复杂。尽管林业如此繁杂,但它有一个共同的物质基础——森林资源。即营林生产培育森林资源,森工生产利用森林资源;北方以培育利用国有森林资源为主,南方以培育利用集体森林资源为主。因此,建立以森林资源会计核算为中心的,营林、森工统一的南方和北方一致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是当前林业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一、森林资源培育和利用——是森工会计和营林会计核算的共同基础森林资源是营林生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