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国庆节前公布的"2009胡润百富榜"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以350亿元身价成为今年的内地首富.而去年,王传福还排在103位,财富规模也只有60亿元,短短一年时间就跑到了第一,这样的速度堪称"飞天". 胡润百富榜面世已有十余年,每次榜单一出,不仅俘获了众人的眼球,也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如果仅从财富规模来看,王传福与此前的"年度冠军"相比真的没有什么耀眼之处.2008年的"首富"黄光裕是430亿元,而2007年的"首富"杨惠妍高达1300亿元.黄光裕创富靠的是家电连锁,而杨惠妍的天量财富则紧紧连着房地产市场的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2.
比亚迪自创立后就开始了它的传奇,1995年王传福以250万元人民币借款创立了一个生产电池的“小作坊”——比亚迪,到了2011年比亚迪已经成为了一个销售业绩490.36亿元,利润14.18亿元的大型新能源巨头  相似文献   

3.
CEO追踪     
《山东企业管理》2010,(4):17-17
李锂李坦夫妇6天首富“过山车”从以A股最高发行价上市,到引领A股的破发潮,深圳海普瑞医药的李锂李坦夫妇478亿元成为中国新任首富,超过身家396亿元的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但李锂夫妇只在首富宝座上坐了6天,随着海普瑞上市后股价持续暴跌,夫妇二人身家缩水超过100亿元。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12,(20):42-42
或许我们可以从汽车人财富的上下起伏看这个行业的命运沉浮。 2009年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经以350亿元成为富豪榜魁首,不过今年胡润千人富豪榜中给其列出的财富额度为100亿元,并列第102位。  相似文献   

5.
岳伟 《英才》2013,(11):48-49
在公布了2013上半年财报后,9月10日,比亚迪总裁王传福面对媒体,比年初明显自信了。 上半年财报显示,比亚迪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亿,同比增长2524.24%,而其去年全年净利润也不过0.81亿元。  相似文献   

6.
《企业研究》2010,(5):8-8
4月23日,深市中小板拟上市企业深圳市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发行价:148元,A股历史上最高发行价由此诞生。随之诞生的是中国内地新首富——海普瑞实际控制人李锂、李坦夫妇。李锂、李坦夫妇合计持有海普瑞28803.7万股,以发行价计算,其身家为426.29亿元,超过身家396亿元的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  相似文献   

7.
2009年王传福以13亿美元个人财富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559位。名列胡润富豪榜中国第而成为人们学习的创富榜样。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易学术数的角度分析王传福的财富人生。王传福1966年2月15日戌时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一个偏远的农村,八字盘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小平  唐凯林 《英才》2004,(1):81-84
王传福(比亚迪股份董事长)2005年1月23日,王传福通过旗下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比亚迪股份,动用2.54亿港元收购西安秦川汽车77%的股份。但香港证券行对此却表示质疑,认为该收购存在四大不利因素:汽车业务与比亚迪不相关,收购价格过高,秦川汽车竞争力不足,比亚迪风险增加以及管理层诚信受到怀疑,于是将比亚迪的评级由“买入”改为“沽出”。事实上,到2003年3月时,仍然有香港的基金经理打电话给王传福,希望  相似文献   

9.
1个月不到,王传福将福布斯中国首富和胡润百富榜首富双双揽入怀中。身为“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用借来的250万元起家,用短短14年时间,让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成功秘诀在哪里?王传福凭借什么坐拥巨额财富甲以“山寨”产品起家的“比亚迪”,强大之后又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0.
<正>面对“双标”的质疑,与之前的海天改制举报事件一样,庞康都选择了沉默风口浪尖上的海天味业背后有一位极其低调的掌舵人—一庞康。遍寻网络,庞康公开亮相或对外发表言论的视频寥寥无几。多年以来,尽管他一直是各大富豪榜上的常客,但他行事低调,擅长闷声发财。2021年,庞康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57位,财富值达264亿美元(约1874亿元人民币);在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庞康又以1450亿元财富位居67名,排名甚至超越了刘强东、王传福、宗庆后等知名企业家。  相似文献   

11.
月度公司     
《中国新时代》2011,(2):14-14
比亚迪2010年精简经销商100家 经过2010年的"退网风波"之后,比亚迪汽车调整经销商策略,精简了100家经销商。 正在美国参加底特律车展的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向媒体透露了上述情况。他同时表示,2011年,比亚迪将完成A股上市计划,募集资金1亿元。  相似文献   

12.
经世  江严 《企业与市场》2004,(12):64-66
王传福,这位年仅37岁的亿万富翁,走的是一条“电池”之路:学电池、研究电池、生产电池.到开发电动汽车。从1995年成立自己的公司,到身家过亿仅用了7年时间,这在网络经济之外的企业家群中也是罕见的。王传福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又一个青年创业的成功故事。  相似文献   

13.
朱雪尘  肖鸿扬 《英才》2004,(2):16-22
论年龄.37岁的王传福稳坐电池行业的龙头老大.可谓大器早成。拼财富,身家338亿美元的王传福跻身中国内地百富榜第13名。算得上白手起家的样板。讲名气,击退华晨.德隆,入侵秦川汽车的王传福.吊足了公众胃口,不能不说造势有方。说机缘,生正逢时的王传福,赶上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好时候,他一手炮制的“中国制造”虽屡遭国际市场“封杀”.却无人能阻挡其低成本扩张的步伐。虽说王传福的蹿红,且频频现身在各大媒体不过是近两年的事,但他的异军突起,绝非中国经济版图的偶然现象。当中国的财富阶层浮出越来越多生于60年代的企业家族群时.人们开始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原罪说在他们身上逐渐淡化。他们捆缚着上一代的传统情结。携带与生俱来的激进因素,手持知本利器游走在现代商场上。王传福无疑是60年代族群的代表人物.“地缘化”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传承.使王传福的深圳工厂变成了他安徽乡亲的发展基地。“人定胜天”这句在60年代中国大地上最响亮的口号,被王传福注入到他的企业组织细胞里。“变革思维”这一信息时代最流行的理念,让王传福意识到企业登峰造极时的生存危机。同样是60年出生的企业家田溯宁曾公开坦言:他们出生在充满革命精神的60年代,在集体主义的70年代成长.在80年代初接触到西方化的冲击,而在90年代他们成为了中国化进程中最为活跃的中坚分子。这一族群人既新锐又保守,他们的成功在中国意味着什么?他们形成的企业生态圈能代表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吗?  相似文献   

14.
曾有人如此评价说,中国汽车界有两个“疯狂之人”,“疯子”是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的李书福,“狂人”就是比亚迪汽车的王传福。之所以能冠以王传福如此名号,或许更多地是源于其口出狂言——“超越丰田”、“2015年中国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很多业内人都将此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疯话而已”。不过,2008年,王传福正在让自己的“狂言”一步步走向现实,至少已经让人们看到可能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1个月不到,王传福将福布斯中国首富和胡润百富榜首富双双揽入怀中。身为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用借来的250万元起家,用短短14年时间,让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成功秘诀在哪里?王传福凭借什么坐拥巨额财富?以山寨产品起家的比亚迪,强大之后又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6.
德州晶华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建材百强企业”中列第40位,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1.16亿元。晶华集团的主导产品均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年产优质粉煤灰水泥200万吨,2004年,他们还荣膺“中国日用玻璃市场品质信誉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7.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南方航空(600029)占其60%股权,厦门建发(600153)占其40%股权(2003年5月底转让给大股东)。根据南航披露的公开信息,厦航2002年净利4.36亿元,净资产28.7亿元;而根据建发披露的公开信息,厦航2002年净利0.78亿元,净资产12亿元;而且据南航披露的2003年年报显示,厦航在防"非典"的2003年竟然实现盈利3.7亿元。  相似文献   

18.
中钢集团被合作伙伴占用资金88.07亿元,所属公司炒股亏5000多万;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少计资产3.71亿元;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属企业仓促投资致巨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6亿元未纳入工资总额管理;三峡集团10亿元项目面临损失……  相似文献   

19.
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人大代表、半壁店村党委书记韩文臣,2003年执掌“河北第一村”帅印,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半壁店村党委、村委会为老百姓办了一件件实事、喜事。去年,全村生产总值达到50亿元,总收入35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上缴税金1亿多元。人均收入1.5亿元,连续11年居全省农村之首。目睹这一年多的变化,半壁店村干部、群众从心里由衷的赞扬村两委、赞扬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韩文臣一心一意为村民谋利益、办实事,是党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审计》2005,(10):14-15
2004年6月,李金华审计长在<200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披露了国电公司原领导班子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或潜在损失78.4亿元,其中因个别领导人违反决策程序或擅自决策造成损失或潜在损失32.8亿元.如北京供电公司总经理赵某在公司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情况下,擅自为北京威克瑞公司提供担保11.2亿元,造成损失4.57亿元;审计发现国有资产流失45亿元,同时查出该公司涉嫌个人经济犯罪线索12起,涉案金额10亿元.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林某在任华中电业管理局局长、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期间,以权谋私,其女儿、女婿等在承包电力工程、向电力单位供货中暗箱操作,弄虚作假,非法牟利83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