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大运营商战略转型已成定局.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的通信大战将会趋于集团化、专业化。在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迈进的过程中.家庭市场开始成为运营商未来战略布局的关键。我们认为.为家庭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应成为信息时代综合运营商业务创新中至关重要的新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安徽电信积极推动企业由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和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个性化和信息服务,当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参谋,为各行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中国移动在农村信息化方面的主要举措 近年来,中国移动加大了在农村市场的投入和推广力度,其主要工作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加强基础网络建设:二是在网络建设基础上推出有针对性的农业行业解决方案——“农信通”;三是在业务整合基础上推出中国移动农村信息网,并推出统一业务品牌“农信通”。其主要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这已经是中央连续4年强调农村信息化问题。农村信息化建设既是国策,也是各大通信运营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目前,城市移动通信市场渐趋饱和,农村信息化市场却潜力巨大,并可能成为未来移动运营企业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广泛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通信运营商响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那么,应如何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呢?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通信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农村跨越式发展,是通信业在助推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到农村找市场——移动运营商在农村信息化中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江、黄河孕育出的华夏文明中,农民理所当然是中国社会的脊梁。数据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多,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也接近50%。由此可见,“农民强则中国强,农民富则中国富”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不可否认,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现状是落后的。当前,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农村地区的贫穷状况已经影响到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2006年,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口号。作为被国家寄予厚望、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移动运营商,在国家这次大的“战役”中应该如何发挥自身实力,在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同时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呢?  相似文献   

7.
当前,各大运营商都在实施战略转型,从基础的通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其中,ICT服务是最为重要的转型业务之一。无论是中国电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讲,电信普遍服务是一个国家缩小信息资源贫富差距的具体目标和措施,也是电信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对于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来说,电信普遍服务更是一个艰巨而不可忽略的挑战。与中国类似,澳大利亚同样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那么其电信普遍服务水平是如何进行提升的呢?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息化、作为消除数字鸿沟,推行普遍服务的重要内容而受到关注:2005年,西部甘肃等省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一些新的成就。为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致力农村信息化建设、近年来,甘肃移动积极参与“村通工程”,充分发挥秽动通信技术的优势,服务“三农”,在广大农村掀起一股中国秽动信息潮。以甘肃移动陇南分公司为例、截至目前,农村入网用户已达同期入网用户总数的64%,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三网融合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机遇 目前,重组后的三家运营商实力都得以增强.但运营商仍然面临客户稳定度下降、低端客户增加、ARPU下降、增量不增收、其他行业替代性业务的冲击等挑战,竞争将更加激烈。三网融合能通过一套终端平台同时向用户呈现多重业务,提高资源利用率.简化网络管理.强化业务管理.给电信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并要求今年着力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采用多种模式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整合资源共建平台。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在2008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要创新发展方式,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并特别强调要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这些都为大力推进湖北农村信息化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并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本文中,笔者将在分析湖北农村信息化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下一阶段农村信息化发展对策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通信网络"村村通"工程,服务网络"千店万点"以及农村信息网建设,为改善农村通信的落后现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08年底,我国三大运营商当年直接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资共计122亿元.全面实现了年初预定的“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信息服务平台”工程的各项指标。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农村信息化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纷纷提出电信转型的战略和具体规划,其中IT服务作为运营商面向企业客户打造增值价值链的主要措施,将越来趣成为运营商转型的重点业务方向,IT服务解决方案融合了企业客户的需求,提供增值的全面信息化解决方案,与运营商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方向完全一致。因此,IT服务将成为运营商延伸网络服务、不断拓展新业务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息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挥着积极作用,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将信息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经过各级政府多年的投入与发展,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从整体来看,农村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目前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服务现状,以及农村、农民、农业对于信息的需求,本研究特以重庆市为例,对重庆市部分区县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试图了解农村地区电信服务水平的整体现状和农村用户的服务感知与诉求,分析农村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息化的“边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加强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是惠及“三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当前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信息化形势严峻,三年来城乡信息化水平的差距仍在拉大,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仍在加深,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相似文献   

17.
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中国电信浙江宁波分公司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在农村信息网络覆盖及通信线路整治、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和达标村创建、重点农业大户和专业经营户信息化扶持、百村建网站及搭建新农村电子阅览室等方面成果显著,其做法被评为第三届中国信息化应用(农村信息化)优秀成果银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西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信息覆盖率大大提高,城乡硬件条件差距缩小,信息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在推广农村信息服务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农村信息服务的通道、内容、用户、运营机制等,分析了西部农村地区信息服务市场的现状,并提出对西部地区农村信息服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国家扶持“三农”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实,广大农村对信息化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这给通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电信企业应及时抓住“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契机,立足当地农村特点,以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地方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为切入点,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通过政府主导、系统规划、市场运作、资源整合,多方协作,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展农村信息化市场。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7.7%。提升落后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是吉林移动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更是吉林移动作为企业公民的光荣职责。正是出于对中国移动吉林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移动)的信任,吉林省农委与吉林移动签署了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物联网应用等方面开展了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的合作,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也由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吉林省农委的支持与配合下,吉林移动打造了集通信、传媒、网络于一体的多项目信息化服务平台,进~步提升了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繁荣。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吉林移动人却深知,在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探索与追求没有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