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和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其有效途径是提高区域创新系统效率.本文正是以区域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创新系统效率的提高为研究目的,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在科学地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DEA方法评价区域创新系统效率.对构建和完善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提高区域创新效率,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区域农业创新系统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基于创新系统理论,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业创新系统效率进行了比较,并根据评价结果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和自然灾害对区域农业创新系统具有显著影响,而政府科技经费并不是显著影响因素。作者建议通过改善教育条件,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等改善系统效率,促进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功德 《价值工程》2011,30(13):12-14
以区域创新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间接实现对人力资本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我国各地区间的差异进行研究和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的安徽省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萍  江兵 《价值工程》2006,25(12):30-33
阐述了DEA方法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定义与内涵,提出了以区域技术创新为投入,以整个区域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复合系统为产出的决策单元(DMU)概念,建立了旨在区别同为有效的DMU的相对效率指数DEA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安徽省近六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进行了评价比较。  相似文献   

5.
基于DEA模型的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作用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伟红  陈燕 《价值工程》2007,26(8):33-35
基于DEA理论思想,构建了评价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作用的数学模型,为定量评价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RIS)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采集全国29个地区的数据,评价了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作用的有效性,并以河北省为例,进一步利用模型的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超效率DEA方法下的中部 重点城市创新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琪 《价值工程》2019,38(1):20-22
中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不一致,经济发展一直较东部沿海地区落后,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我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部地区的崛起与该地区城市的创新发展有息息相关。本文用超效率DEA模型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22个重点城市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效率与经济发展情况并不匹配,不同省份创新效率有一定差异,呈湖北>江西>安徽>山西>湖南>河南的格局,部分城市经济发展靠前,但创新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创新效率,高效发展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7.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构建区域创新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2013年安徽省16地市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和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整体的创新效率不高,且各区域创新效率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针对上述情况,提出提高区域创新效率,促进安徽省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应和  韩先锋  宋文飞 《价值工程》2012,31(11):205-207
利用DEA方法对我国2005-2009年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其绩效变动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绩效水平较为低下,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其主要原因;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较为显著的增长趋势,技术效率水平提高是引致TFP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技术进步对TFP有负面效应;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绩效水平存在较为显著的省际和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针对制造企业的特点,设计了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对制造企业物流系统效率评价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例分析,证实DEA方法对制造企业物流系统效率评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A模型的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并将其作为评价区域创新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价方法。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与C2R模型,可以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DEA方法从定量的角度研究通过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的合作带来的益处。通过构建评价高等院校协作效率的DEA模型,对某地14所院校的区域内和区域间的高等院校协作效率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区域内合作,每一个区域内都有部分院校的效率有较大的提高,最高的超过30%。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制造企业的特点,设计了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对制造企业物流系统效率评价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例分析,证实DEA方法对制造企业物流系统效率评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的区域金融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飞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1):中彩页6-9
本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区)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金融效率进行评价,测度了各省的金融效率、金融规模效率及金融业各项投入指标的相对有效度,并对各大区域的金融效率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评价结果揭示了金融效率的地区差异,并得出了一定的政策结论.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经济》2014,(12):127-130
人力资源、信息环境、政府扶持、科技金融等因素对区域高新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DEA方法及Bootstrap-Tobit模型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高新技术创新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区域信息环境建设可以显著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现有教育体制下构建的人力资源环境可以显著提高纯技术效率,但却会对规模效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现有政府扶持和科技金融政策可以显著提高规模效率,但对纯技术效率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了我国部分汽车制造企业投资相对有效性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纯规模效率及其规模收益状况,并且利用投影定理,对非DEA总体有效的决策单元(DMU)进行了改进分析,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6,(3):39-40
首先基于创新效率的现有研究成果,构建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然后结合所获取的数据,运用DEA方法,对云南省2009-2014年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中等偏上,在六年的效率评价中,有四年是有效的,云南省的高技术企业有两年的投入冗余,而研发工作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比例不合理是导致云南省高技术企业非DEA有效和创新效率偏低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物流产业效率评价的复杂性,从系统的角度,将物流产业视作一个与外部环境实时交互的资源转换系统,通过粗糙集完成投入—产出指标的遴选与评价体系的构建;结合DEA方法和RS各自的特点构建了物流产业系统效率评价DEA-RS混合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全国各区域的物流产业系统效率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能为地方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内的科技创新主体和资源集中地,是区域科技创新的中心。基于DEA模型对我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2009—2019年的科技创新综合效率进行测算,利用Tobit模型对科技创新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个国家中心城市在2009—2019年的科技创新综合效率差异较大,部分城市未达到DEA相对有效。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支持程度、高科技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教育水平、人力资源水平等因素对科技创新综合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各个中心城市应通过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力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完善科技创新保护机制等途径,通过政府职能与角色的转变,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融合,建立科技人才、科技信息的共享平台,加大基础性研究的支持力度等方法来提升城市科技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非参数DEA的修正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3年~2010年我国区域工业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对其进行了分解.实证结果表明,造成近年来我国区域工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创新前沿水平的提高超过了创新效率的下降;无论从省际层面还是从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我国工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都存在明显差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区域之间的差异有逐渐缩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刘亚菲  赵越  丁生喜 《价值工程》2021,40(15):14-18
首先结合相关理论建立区域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发现青海省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其次建立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表明青海省区域创新环境综合得分不断提高,创新科技因子对区域创新环境的影响较大.最后在以上两部分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对青海省2003-2019年的区域创新效率与创新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青海省区域创新效率与创新环境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呈现出波段上升趋势.然后,分析影响协调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改善青海省创新环境和提高区域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