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的严重约束。要实现建立全面的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但如果沿袭传统的经济发展摸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传统经济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循环经济在改造传统经济的同时,必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构筑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3.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武汉循环经济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原则作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循环经济是武汉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实现武汉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武汉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本文从经济增长方式途径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提出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目前国际上最能代表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选择。其核心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说,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与人类的明智慧一脉相承,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实践上说,以为人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五大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在新时期解决新问题的思想武器。通过对其三要素的地位及意义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抓住新世纪的战略机遇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研讨企业社会责任,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笔者应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结合理论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企业界的现状,首先阐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基本内容;其次通过分析得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企业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行为;最后就企业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发展指导思想,其内涵极其丰富,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两个重要主题,它统领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规划着中国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校德育工作,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发展观;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发展观;树立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分层落实、协调推进的德育发展观;树立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德育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保证县域经济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至关重要指导思想。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安徽省县域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安徽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七大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为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根据科学发展观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创新性地构建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并深刻阐述了所选指标的内涵.以此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客观的、可以量化的判别标准,实现对区域经济全面、系统的评价,对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论思想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率的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它着眼于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把农业现代化提升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的命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人的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人的社会属性,要求高等教育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在人才培养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育人功能,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实现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出发审视了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在质量上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主要表现,并对其制度成因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实现途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其前提是优先发展教育,目的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是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本质是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与化解"三农"问题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纷繁复杂的“三农”问题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有效地化解这一难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市场化、持续性、公平性原则,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的经济地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推动农村的全面进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与和谐。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创新党的建设工作,不断改进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该文结合高校的根本任务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的建设工作特色,通过分析,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了进一步运用科学发展观夯实学院党的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路,以创新党的建设工作,不断改进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主要包括特色战略、创新战略、竞争战略、环境战略等。而战略定位是发展战略的前提,战略实施是发展战略的关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多样化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才能真正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心人、发展人和完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色,人学的思想一直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最新表述,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最新范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