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假诉讼可能侵害的主体包括诉讼参加人和案外人。在我国当前民事诉讼程序和制度设计中,分别有再审、执行异议、执行异议之诉、另行起诉和第三人撤销之诉等多种救济方式,对不同救济方式不仅要从制度与程序对接与协调层面予以梳理,更需要从有效救济的角度对比分析何种途径更利于救济虚假诉讼受害人。再审救济的主体最全面,但在启动时往往需要公权力的介入及推动;而执行异议之诉、另行起诉所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相比之下,第三人撤销之诉既可以弥补以上程序带来的救济不足,也回应了其在设立之初就被设定为规制虚假诉讼的立法目的。在初步可以证明存在虚假诉讼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放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资格,甚至可以将第三人撤销之诉作为启动虚假诉讼受害人救济之门。  相似文献   

2.
林长华 《金卡工程》2010,14(9):75-76
第三人撤销之诉设置之目的,旨在为受判决效力所及之第三人利益提供事后之程序救济。其理论基础,赖于既判力原则之相对化、既判力主观范围之扩张等,乃"纷争解决一次性"与"程序保障"调和的机制。从程序保障的视角考察,建立第三人撤销之诉,是案外人利益保护和民事诉讼制度自我完善之程序性机制。本文意旨在程序保障之视角下,讨论第三人撤销之诉之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刑事涉财产执行程序因采取移送执行模式而被误认为不存在申请执行人,使得刑事涉财产执行程序及其衍生的案外人权益救济程序过分依赖执行法院的职权主义。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裁判、追缴或责令退赔违法所得并返还被害人判项、责令被免予刑事处罚的被告人赔偿被害人损失判项的执行程序中,案外人权益救济程序原则上应以被害人为申请执行人,并参照适用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的案外人权益救济制度。其他刑事涉财产执行程序应以检察机关为申请执行人。除非出现被执行人逃避执行或者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排除执行请求等特殊情形,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检察机关通常无须现实参加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4.
王京波 《金卡工程》2010,14(8):61-62
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为案外人运用审判监督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司法解释确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调解书的制作不合法而侵害了案外人权利的现象有很多。本文从一起因离婚调解书引起的案外人申请再审案切入,对相关规定进行了梳理,理清了执行异议、执行程序中案外人申请再审、案外人异议之诉、执行程序中案外人申请再审的层次,探究如何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中寻找出有效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5.
民事执行救济是指执行当事人或案外人在程序或实体上的权利因执行机关的强制执行行为受到侵害时,所设立的一种补救保护制度。笔者将对我们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引言 破产重整程序是指对已具破产原因或有破产原因之虞而又有再生希望的债务人实施的旨在挽救其生存的积极程序,是破产法中与以清理债务人财产为目的的破产清算和破产和解程序相区别的独立程序。破产重整程序通过其对重整企业的特殊法律救济帮助企业摆脱破产危机,实现多方共赢的结局。建立破产重整制度,经营困……  相似文献   

7.
黄革跃 《金卡工程》2010,14(11):57-58
不起诉制度对预防犯罪、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这一制度在立法与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将"审查起诉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和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情形"纳入绝对不起诉的范围;放宽相对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同时加强对相对不起诉适用的监督,完善其适用程序;通过完善被不起诉人的申诉权以及赋予检察院相关权利来完善存疑不起诉制度。另外,加强对检察院自侦案件的监督,建立缓不起诉制度与刑事和解不起诉制度。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来不断完善我国的不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8.
陈宇 《金卡工程》2010,14(8):169-169
上海推出的"适用诉前考察的相对不起诉"大大放宽了未成年人犯罪相对不起诉的标准,对保障人权、诉讼经济、预防再犯罪上看,具有特有的诉讼价值。文章还探讨了诉前考察是否属于相对不起诉的必经程序,具备良好的帮教条件是否属于相对不起诉的必备条件,对未取得被害人谅解的案件,是否可以适用相对不起诉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彦龙 《金卡工程》2010,14(11):39-40
民事执行救济是纠正执行过程中的违法或不当行为,保护执行当事人和案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于执行救济的规定不够全面,不论是申请执行救济的主体方面还是执行救济实施过程的程序、结果方面都存在很多缺陷之处,没有起到保护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的任务,并且从根本上损害了我国法律的权威。对此笔者认为应当通过增设程序上的执行异议制度以及完善现有的实体上的异议之诉制度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这也是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非讼程序,是公力救济在民事非争议案件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在和谐社会语境下,非讼程序的内外双重价值凸显,既可以高效快速地完成对非争议案件的审理,又可以及时有效的达到对民事纠纷的事先预防。于立法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我国非讼程序的现状和缺陷,从宏观和微观的双重维度提出切实的完善路径,将有效助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已然形成"迈向"全面完善"。  相似文献   

11.
郭磊 《金卡工程》2010,14(10):25-26
我国相对不起诉制度由于缺乏完备的救济制约机制,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该项制度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亟有必要对相对不起诉制度的救济制约机制进行完善。本文在阐述相对不起诉救济制约制度存在缺陷的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构想,包括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修改《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03条规定、取消被害人自诉权,建立强制起诉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吴燕 《金卡工程》2009,13(12):98-98
法律的终极目的就是在赋予公民自由权、人身权和财产等权利的同时,保障国民在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平等而充分地寻求到救济的途径。正如法谚所云:"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因此一部正义之法必定要以它合理的制度设计来为国民提供救济权利的途径。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就设计了多样化的程序救济途径,而民事上诉制度是其中实现"接近正义"必不可少的一项制度设计,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刘慧婷 《金卡工程》2008,12(9):52-52
救济制度是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关于价格听证制度的研究多数是探讨完善听证程序本身,而少有关注救济制度的文章.目前我国价格听证法律责任的规定过于粗糙缺乏可操作性,救济制度在实际操作中软弱无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制定统一的价格听证规则规范,并将建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将价格听证的救济有效纳入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中.  相似文献   

14.
邵曾 《金卡工程》2009,13(12):27-28
证据司法认定的程序救济是保证程序公正的方法之一,但是在实践中,司法者却往往对其忽视。证据的司法认定的程序救济分为庭审程序救济,上诉程序的救济、审判监督程序的救济来保障程序的公正。  相似文献   

15.
民法领域中,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发展已相当完善,司法适用比比皆是。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我国政府采购领域,政府采购第三人1适用缔约过失责任的司法案例可谓凤毛麟角。本文作者认为,政府采购缔约过失责任2在降低政府采购第三人的权利救济成本、获得赔偿、保证政府采购程序健康运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司法实践中,没有给予其应有的地位。对其适用,需同时具备五个要件。当发生第三人救济途径竞合的情况,作为"经济人"的政府采购第三人,能够选择对自身最有力的救济途径,法律没有必要去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6.
当下检察机关对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进行了大量制度创新,凸显了诉前程序的独立价值,并逐渐演变为由检察机关深度参与的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机制。实践的突破对既有诉前程序理论与规范的冲击也随之而来,反映出检察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与诉讼程序一体化的制度设计造成法律监督范围、管辖规则以及公共利益救济等方面的诸多矛盾,根源在于传统的诉讼思维遮蔽了诉前程序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独特价值。厘清诉前程序的功能价值,应将其从诉讼场域转向治理场域,实现从司法审查到协同治理、从程序警示到实质性救济、从事后救济到风险预防的三重转变,并从磋商程序的适用规则、检察机关一体化管辖以及协同功能的保障措施与限制措施等方面完善当下检察行政公益诉讼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7.
金融消费者非诉讼救济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金融消费纠纷中,由于诉讼成本高且程序繁琐使消费者的厌讼情绪强烈,非诉讼救济方式是重要的金融消费者程序保护方式。本文在简要分析非诉讼救济方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目前在各国实践中较为典型的非诉讼救济方式,包括仲裁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专门的金融消费者非诉讼救济方式,并对各非诉讼救济方式进行了比较,以期对我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徐秀迪 《金卡工程》2009,13(2):52-53
赋予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的立法本意是为了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使犯罪嫌疑人早日回归社会。但目前不起诉裁量权在立法设置和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弊端,并不能实现立法初衷。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完善不起诉裁量权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的建议,即扩大不起诉裁量权的适用范围、增设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简化内部审批程序、建立不起诉听证制度等,以期对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高南荣 《金卡工程》2009,13(12):127-127
当代西方国家掀起了两次政府改革运动,即"新公共运动"和"整体政府"。这两次政府改革运动指向了效率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等核心价值目标。这些价值目标的追求给行政法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法治控权、程序立法、行政观念、行政法制救济体系、行政立法监督等各方面上。  相似文献   

20.
公司僵局是公司治理和公司司法实务的一个难题,新公司法第183条为其解决指明了司法解散的救济路径。但是该条规定太过原则性,相关细节并不详实。文章就第183条中"严重困难""重大损失""其他途径"等规定提出质疑,并对该条文没有明确的被告主体、股东持股时间限制和善后清算程序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