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相信春天     
在企业界,“过冬论”的声音越来越大了。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说,准备过冬吧;青岛啤酒总经理金志国说,冬天来了;任正非第三次告诫华为员工,冬天又来了……  相似文献   

2.
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很远。此次"过冬论"自互联网行业始。阿里巴巴的马云便是本次"过冬论"的始作俑者。他在7月23日晚写给内部员工的一封名为《冬天的使命》的公开信,在这个夏天引发了一场关于"过冬"的讨论。这场讨论经过无数次的传播与放大,随即在更多的行业里得到响应,一时之间,  相似文献   

3.
金融风暴究竟要持续多久,影响有多深,明年的欧美订单还能不能做,民企要怎么应对过冬?一系列问题,成为时下广大商界、企业界最为关注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4.
周莉 《英才》2009,(1):74-76
危机中的机遇 宋立新:今天论坛的主题是:信心经济下的危机与挑战。如果按照全球视野的战略布局,这个主题可以分或几个意思。一层意思是冬天来了,我们是应该猫在家里过冬,还是应该乘着破冰船出海捕鱼?第二层意思是我们真的到了深海、真的看到鱼了,我们的网够结实吗?我们会不会被这些鱼拖下水。  相似文献   

5.
近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跨国公司的业绩显著下降,纷纷进行裁员来应对危机。这一金融危机对我国IT业的影响也已逐渐显现出来,与国际市场关系密切的某些公司如联想也将进行裁员。看来,2009年中国IT领域也将迎来一个“冬天”。现在人们关心的是,中国的IT企业如何“过冬”?尤其是关心本来就很弱小的中国软件业如何“过冬”?  相似文献   

6.
最近半年,很多企业界人士都成了“气象爱好者”,见面第一句寒暄往往是“现在有没有回暖呀?”、“冬天真的过去了吗?”、“还会有新的寒流吗?”那口气,很好奇、很不安、很焦虑。  相似文献   

7.
茗一 《上海企业》2011,(1):82-84
看着周围树上的叶子一片片的掉落,我们知道,冬天真的来了。有人喜欢冬天,因为它足够纯洁并格外美丽;有人讨厌冬天,因为它没有生气,过于寒冷。不过这都不要紧,我们为您挑选了国内最适合过冬的四个地方,无论是喜欢温暖还是想体验寒冷,都会找到最适合您的过冬方式。  相似文献   

8.
学习“老三篇”:中国企业的“过冬宝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是否做好准备、不管你用什么词汇进行描述,企业界的冬天已然降临了,并且并没有马上转好的明显迹象.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说法:西方的金融危机尚未见底.这就意味着对我们的影响并没有结束.中国企业界都处于30年来前所未有的一种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9.
何伊凡  杨婧  蔡钰  秦姗  王琦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8,321(15):24-25
冬天来了,一些动物冻死或饿死掉,一些瘦身幸存下来,一些动物却生命力更加强大。 开源节流、拓展新的增长点、断臂求生、保存体力、苦练内功这是中国的一些标杆性公司过冬的“棉袄”。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国内很多企业而言,它们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如何才能在经济不甚景气的状况下,安全过冬?和大中型企业相比,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将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个“冬天”的寒冷和严酷——2008年全年,  相似文献   

11.
读者评刊     
《海尔冬泳》--2009年2月刊 冬天来了,冬天很冷,企业和员工都患上了危机焦虑症。怎么才能度过冬天?冬眠还是冬泳?答案是:冬泳!  相似文献   

12.
步入2009年后,几乎所有人都领略到这次冬天的寒意。不少人问我,创业公司如何过冬?我的回答没有任何新意:现金为王,持有足够的现金量是生存的关键。我曾在1997年9月管理北京金山的时候差点发不出工资,后来无论压力有多大,我坚持企业安全第一,保持充足的现金量。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外的一些媒体和学者认为,以加入WTO为契机,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将会不断地升级,由此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的工厂。同样在国内,有关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的呼声,在企业界和经济界也日渐高涨。那么,中国是否真的像国内外一些人预测的那样,将成为世界工厂?所谓的世界工厂对中国的企业界又意味着什么?在入世一年多的今天,记者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教授。什么是世界工厂?吕政认为,关于世界工厂的概念,从现有的世界文献上还没有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如果从经济发展史来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持续飞速了29年,但是2008年却让整个中国陷入了困境。最近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过冬”,全国上下,神州大地如同救火一般,救市措施快如闪电。是的,这个冬天已经到来了,但是比自然界的冬天更可怕的是经济“冬天”的来临!  相似文献   

15.
意象冬天     
积雪草 《上海房地》2012,(12):59-59
冬天是从哪一天开始的?确切的时间真的不曾留心,是从白露凝霜?是从雪花的贸然造访?还是从汩汩流淌的河流停止了喧哗?反正有那么一天,杂乱无章的景物逐渐被白雪掩埋,呼呼的北风怒号着,毫无文人笔下的诗意;行人瑟缩着臂膀从街上走过,我知道冬天真的来了,冬天迫不及待地拉开了大幕,急急地登上了季节轮回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深入,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出现衰退,新兴经济实体增长明显放缓。受此影响,我国进出口总量下降,经济增速降低,其中,对国民经济贡献超过60%的中小企业成为最大受害者,遭遇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冬天。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出现了大批企业倒闭破产现象,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在中国政府不断推出经济刺激政策以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作为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应该如何过冬?如何接受挑战,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2006,(1):6-6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天里,人们自我慰藉以抵御刺骨的寒冷。  相似文献   

18.
夏天里的“冬天”——这是眼下房地产市场不争的事实。那么,夏天过后,“冬天”是否依然呢?我的看法是,随着时节的到来,房地产市场必将春暖花开。为什么如是说?我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关键点GDP上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业遭遇“十面埋伏”?知情者都明白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空穴来风。早存121号文件出台时,就有发展商疾呼“房地产业的冬天来了!”更何况后来次次的雪上加霜不过,也不要忘了雪莱带给世人的安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相似文献   

20.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只有历练过,才会由“窝冬”变成享受冬天的“冬泳”。“我们对全球经济的基本判断是将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未来几年经济有可能进入非常的困难时期。我的看法是,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得更长!更寒冷!更复杂!我们准备过冬吧!”7月23日晚,马云向全体员工发出题为《冬天的使命》的内部邮件。这不是马云第一次强调“过冬论”。2月份,马云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员工大会中曾表示,上市主要目的之一,是为“冬天”的来临准备更多的粮草,并提出阿里巴巴今年要“深挖洞、广积粮、做好做强不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