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徐琰 《时代金融》2023,(6):87-89
<正>央企境外投资的成败决定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保值增值,从国家层面来看,对境外投资的审计监督尚未达到全面覆盖,央企内部审计因此应承担起更多的监督职能。境外投资面临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整合等特有风险,也意味着审计人员有可能因为不熟悉当地法律法规政策、营商环境、会计准则而无法做出准确客观评价,蕴含较高审计风险,在实施方面也存在不少困难。针对这些困境,文章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开展审计调研全面摸排风险、日常跟踪与专项审计并举、审计资源协调共享、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项目,以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承办中央企业境外审计相关业务是事务所走出去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几年我所的主要客户中,中央企业在境外的投资和基建项目越来越多,逐步迈开了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境外审计服务,我所陆续派出一批熟悉业务的专业人士,分赴非洲、东南亚等地境外执业,足迹遍布伊朗、老挝、津巴布韦、赞比亚等。业务范围涉及工程决算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专项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为中央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审计和咨询服务,是我所响应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尝试,也为我所开设境外机构和开拓国际市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承办中央企业境外审计相关业务的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双向开放的格局正在向纵深发展,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自2014年以来始终保持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的地位。作为境外直接投资管理部门之一,国家外汇管理局在简化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的同时,先后出台了境外放款和内保外贷等多项部门规章,支持境外投资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融资渠道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也需要看到,现行境外投资业务跨部门、跨业务以及条线式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业务发展状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对外投资业务秩序,也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亟须对管理模式予以完善。在全面分析境外投资、境外放款和内保外贷三项业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外汇管理改革进程,提出了统筹安排、协同监管的监管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内部审计》2021,(4):72-73
2019年,在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集团)党组和董事会的领导下,中粮集团审计部积极响应国资委、审计署关于中央企业对境外资产开展常态化监督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国际化、防风险”主题主线,率先开展了对境外资产的全面审计。在中粮集团审计部领导的指导下,陈俊秀作为项目现场负责人,带领审计团队,与项目团队一起对中粮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国际)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开创了央企内部审计不借外力、独立完成大型海外审计项目的先河,既节约了成本又锻炼了队伍,取得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大突破,为央企海外审计积累了实战经验,获得中粮集团和中粮国际管理层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央企境外某输变电工程项目远程审计为例,总结其远程审计模式的经验,分析创新审计模式的得失利弊,并对远程审计新模式提出改进思路和措施,积极推动远程审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综合信息     
《中国工会财会》2012,(6):50-51
央企原则上不得在境外非主业投资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在境外从事非主业投资;有特殊原因确需投资的,要向国资委报送申请核准非主业投资的请示,对非主业投资项目的有关决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境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企业的微观投资行为也是政府的宏观管理问题,境外投资比国内投资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要防范境外投资风险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一方面通过建立境外投资协调机制对境外投资予以监管和保护;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境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境外投资风险的识别和预控。  相似文献   

8.
王开怀  张杰  孙娟 《西安金融》2011,(11):41-42
本文从陕西境外投资业务发展的现状出发,对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及统计监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完善直接投资项下统计监测,转变观念、加强政策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走出去"能力,外汇局加强境外投资服务力度、政府支持企业境外投资健康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康立 《会计师》2021,(14):70-71
本文以某输变电项目资金审计为例,分析境外工程项目资金审计实施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相关启示,找出加强央企境外工程项目资金管控的方法,确保境外资金的安全性,切实做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发展,我国大量央企在海外进行投资,在肯定成就的同时,也出现诸多了海外投巨额亏损的现象。但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海外的审计处于真空状态,加强海外国有资产投资审计有利于保障海外国有资产投资的保值增值,有利于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更为我国目前的"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怒江州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不同形式"走出去",这些措施使怒江州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在规模、层次等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充分了解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情况,加快境外直接投资业务的发展,人行怒江中支成立了调研组,发放调查问卷,对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相关情况认真进行调查,分析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开展面临的困难,尤其是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寻求适合怒江州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同时针对怒江州境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影响企业境外投资的税收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企业境外投资税收风险总体较高,而政治法律环境指标数值依次高于其他指标数值;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时,政治法律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税制差异和税收管理风险程度将决定税收风险的高低。鉴于此,我国政府应制定符合"一带一路"发展需要的国际税收协调规则,实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等;企业也需要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地选择"走出去"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走入海外市场,实现了国际化发展。其中,国有企业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但是,与国有企业国际化发展相对应的,却是对境外国有企业审计的缺失。本文主要对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审计进行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战略是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切相关的热门话题,其实施涉及到我国境外投资、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督审计问题。我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境外国有资产监督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一、企业境外资产监管和审计的现状与困难(一)企业境外资产规模巨大。据国务院国资委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107家中央企业在境外设立了8515家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统计2010—2021年审计署的审计公告,梳理境外投资审计发展历程与法律法规,剖析境外投资审计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为审计机关提供境外投资审计新思路,服务国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6.
从某央企境外投资遭遇法律纠纷后,在律师协助下化解风险而使项目顺利运营的经历可以看出,防范境外合资项目的法律风险,不容有疏。境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有很多,一般认为,与当地同档次企业的合资是风险较小的一种;但实际上,这类合资却仍潜藏着不小的风险。某央企在进行境外此类投资中就遭遇了法律风险。之后,在律师的协助下化解了风险,才使合资项目成功落地并顺利运营。从中可以看出,法律风险存在于境外投资的各个环节,必须谨慎防范,不容有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政府对其投资项目的规范性、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其中就如何突出监管重点、如何落实监管职责、如何创新监管方式等对审计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政府政府也曾均规定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必审制",并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可借用社会中介力量参与审计.然而,在当前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由于国家审计程序繁琐,社会中介力量参与审计又存在潜在风险,使得相关审计力量有所不足,这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计效率、质量与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下制约了审计监督面.为了更好的推行"必审制",提高审计效率、质量和水平,应该尽可能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模式和操作方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给我国国有建筑企业境外投资与承包业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加强境外投资与承包业务的税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国有建筑企业境外投资与承包业务税务管理的思路与重点,旨在为"走出去"国有建筑企业提供税务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9.
政府投资审计声誉机制是当前政府投资审计任务量大、审计力量不足状况下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声誉机制能够有效地约束和防范被审计单位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政府投资审计的监督效率。本文利用KMRW声誉模型研究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多阶段动态博弈关系,提出维护审计机关声誉的重要条件是保持适当的审计奖罚。针对不同审计奖罚力度对审计机关声誉的不同影响,本文还提出建立和强化政府投资审计声誉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企业境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境外投资业务在复合性、复杂性和迭代速度升级的同时,投资主体、投资规模、投资渠道、后续经营等方面也出现了需要关注的新情况。本文在分类梳理境外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样、实际投资规模难确定、多种投资操作并行和可能的利润及资产留存境外等相关新情况的基础之上,分析我国境外投资外汇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压力,并从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监管两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境外投资微观视角的研究分析及其业务外汇管理实践探索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