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讯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再结新硕果。5月11日上午,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在广西大学隆重举行,中国—东盟商务会展人才、艺术人才、汉语人才、金融与财税人才等4个培训中心落户广西。这是去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倡议"设立10个职业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全面总结中国—东盟金融发展与合作的成果经验,深入推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发展,《区域金融研究》将开设“中国—东盟金融发展与合作”专栏,现面向广大专家学者征集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将于2010年建成,这将使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金融合作不断加深。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应紧抓CAFTA建成的契机,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框架下,发挥经济与金融的联动作用,通过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支持金融机构"引进来、走出去"等措施,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与东盟的区域金融合作,把广西打造为区域金融中心,更好地发挥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7月9日,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在中国—东盟友好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10周年和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年以及当前国际新形势下,进一步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服务国家战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作了部署。会议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3月15日,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高官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10国的高官同聚一堂,共商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筹备工作。2012年是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一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优先方向。目前,中国—东盟国家互为重要的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中国是东盟第一大客源国。去年双方人员往来突破3800万人次,每周有2700架次航班往来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中越旅游如火如荼记者在日前举办的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现场看到,一条从广西防城港至越南的海上邮轮旅游航线吸  相似文献   

7.
金融压抑论和金融深化论都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金融合作的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自此拉开序幕。实践证明,推进中国—东盟各国资本市场合作,建设区域性一体化资本市场有助于深化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促进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经贸自由化,以及经济全面合作和投资的相互渗透。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在区域内形成更加合理的经济结构,增强经济互补性,使经济合作更加全面和更富有深度,进一步提升中国和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因此,各国应致力于发展本国资本市场,增强政治互信,加大政策协调和监管协作力度,推进CAFTA区域资本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7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中国贸促会等部门负责人介绍了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有关情况。据介绍,本届博览会与投资峰会将于9月12日至15日在广西南宁同时举办。专家指出,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不仅自身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而且彼此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成为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传来消息,11月16-19日,2012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林产品及木制品展(下称"林木展")将在博览会举办地中国南宁盛大举办。这是在南宁连续第三次举办的林木展。本展会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共同承办。届时,中国和东盟国家林木业的政府官员、商界精英和专家学者将再度聚首南宁,为双边林木业的交流与合作奉献一场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10年来,在中国和东盟10国投资促进部门的支持和努力下,已经形成了博览会投资合作工作机制,成为中国和东盟10国投资促进部门定期会晤的场所和投资合作的桥梁。3月28日,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高官会投资合作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11国投资促进部门官员共同探讨了进一步完善博览会投资合作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博览会平台加强投资合作、推动更多中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媒体报道,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将于近日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未来,海交所将向"线上交易、线下交收、人民币结算"的交易模式发展,预料年交易额有望突破1000亿人民币,居全国首位。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以下简称海交所)坐落在福建省福州市马尾港,于2014年11月3日开始试营运。作为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支持的18个项目之一,海交所是国内首个中国-东盟间海产品交易平台,其最终目标将是建立一个涵盖中国—东盟以及海峡两岸的渔业合作园区。相较于传统的海产品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2.
金融市场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本文通过对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市场合作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市场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针对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市场合作现状,提出制定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市场合作总体规划,积极主导区域内金融市场合作进程;稳步展开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逐步放松各项管制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国—东盟区域反洗钱合作的必要性出发,通过对构建中国—东盟区域反洗钱合作机制须考虑的相关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中国—东盟区域反洗钱合作机制框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
自2004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十国共同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中国与东盟十国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将越来越紧密,东盟各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趋同将是必然趋势,为此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马来西来会计准则中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进行比较,为两国企业会计准则趋同做铺垫。  相似文献   

15.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以及G20倡导下的国际税收改革都要求加强税收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本文认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税制差异大、税收协定覆盖率低、缺乏有效的税收合作平台,虽然中国东盟贸易和投资都发展很快,但税收协调与合作进展有限,建议从基础工作做起,深化税制比较研究,加快税收协定的谈签和内容完善,构建有效的税收协调与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6.
张涛 《时代金融》2014,(9Z):17-18
目前全球经济金融失衡,中国—东盟进一步加强区域货币合作以应对挑战再次成为共识。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就收益而言可节约汇兑成本、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促进经济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减轻增持外汇储备的压力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成本主要是失去汇率政策工具、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利用通货膨胀减轻国家债务负担的能力减弱、铸币税损失以及实施区域货币所发生的货币转换成本。从总体和长远来看,区域货币合作给中国—东盟各国带来的收益要大于成本,推进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球经济金融失衡,中国—东盟进一步加强区域货币合作以应对挑战再次成为共识。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就收益而言可节约汇兑成本、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促进经济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减轻增持外汇储备的压力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成本主要是失去汇率政策工具、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利用通货膨胀减轻国家债务负担的能力减弱、铸币税损失以及实施区域货币所发生的货币转换成本。从总体和长远来看,区域货币合作给中国—东盟各国带来的收益要大于成本,推进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在一种新的意识即“东亚意识”上产生的,而其推动力量是新地区主义思维在东亚的出现。新地区主义不但影响和改变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维,而且也影响着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思维方式和战略走向。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就是在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影响和推动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李彧  彭湃 《金融博览》2022,(7):46-47
1991年中国与东盟正式开启对话进程,如今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已步入"而立之年".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在这30年中不断提质升级,并最终建立了"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一个占全球GDP总额近1/3的超大自由贸易区将中国与东盟的命运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在不久前召开的第15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东盟博览会再次受到与会11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的高度赞誉。会后发表的《第15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主席声明》评价说,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十分有意义的国际事件和重要的国际经贸交流平台"。每年召开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均在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