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梅励 《中国金融》2024,(4):66-68
<正>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让养老问题日益成为民生的核心问题。为此,国家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养老金标准不断提升,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为主的养老“第三支柱”正在加快建设。面对养老问题中最难的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问题,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有效试点与探索,将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事业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养老保险有三层体系,第一支柱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商业养老保险。201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已经达到了13.3%,远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的10%,并且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我们国家已经面临“未富先老”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3.
基本养老保险、企(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制度共同构成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目前,我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占比较高,但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发展相对不足.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短期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主的养老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第二支柱发展受制于民营...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以及养老产业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中国老龄化及商业养老保险现状的了解,深入思考中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一、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现状(一)第一支柱居绝对主导地位,第三支柱发展尚不充分截至2021年末,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29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6.4万亿元,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核心。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分别为2.61万亿元和1.79万亿元,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税延养老保险保费收入仅8.35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业务仍处于初步试点阶段,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第三支柱尚无法匹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前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在中国仍处于初级阶段,结合我国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实践和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趋势,有必要对商业保险在养老体系中的定位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在此,笔者提出中国养老体系建设的发展战略,归纳为.坚持三支柱理论、二元制发展、一体化管理,实现全方位覆盖。  相似文献   

7.
目前,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我国养老金的供给却过于倚重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等私人养老金发展严重不足。本文从分析我国养老金融的现状及问题出发,总结分析了养老金融发展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养老保险结构、加大税优力度、创新养老金融产品等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上海建设"两中心"的过程中,国家已确定将在上海试点个人养老保险税收递延政策.根据国际经验,递延纳税政策能够有效释放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促进市场发展.根据测算,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到2025年,个人养老保险市场潜力将达到五千亿左右. 国际个人养老保险制度 及其发展概况 一、国际养老制度的三支柱体系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郑路  徐旻霞 《金融研究》2021,492(6):133-15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以商业养老保险为代表的个人养老金逐步成长为我国养老金体系的第三大支柱,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重要渠道。但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的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度不足,养老金融市场发展缓慢。区别于既有研究的经济理性视角,本研究从影响金融发展的文化观念视角为这一“有限参与”现象提供新的理论解析。利用CHFS 2015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养儿防老”等传统家庭文化观念会抑制我国城镇居民的商业养老保险参与,这一影响在控制了内生性后依然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传统家庭观念(养儿防老等)会削弱居民的金融信任,减少居民对金融信息的关注,不利于居民金融素养的提升,进而降低其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度;异质性分析表明,传统家庭观念(养儿防老等)对商业养老保险参与的负向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和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群体中更加突出。本研究揭示了影响居民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和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层文化因素,对推进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也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长涛 《保险研究》2011,(11):J0028-J0031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从国内外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历史来看,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结构逐步迈人老龄化社会,企业年金必将对提高退休人群的生活水平和保障社会稳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公共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增加,在20世纪60、70年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强化和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第一支柱是公共养老保障,由国家法律强制加入,保障层次较低,覆盖合格的居民或公民,通过养老保障税或缴费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目前现有的基本养老保障措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迫切的养老保障需求,加快商业补充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迫在眉睫,但是多年来税收政策的滞后,已经成为商业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养老金支付问题日渐突出,养老金过度依赖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导致政府财政承压较大,有些老龄化严重的省份面临养老金日趋不足的困境。在我国人力方面的老龄化、物力方面的服务体系不完善、财力方面的政府负担过重等严峻形势下,本文从有利于普惠民生、共同富裕、家庭养老等金融普惠性方向出发,探究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规范普惠制度、提高普惠广度、探索普惠深度、保障普惠维度、提升普惠高度、保障普惠程度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金融普惠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刘恺希 《中国外资》2012,(20):217-218
<正>一、引言(一)中国现行"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1、简介"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结构是世界银行1994年在《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即促进经济增长》报告中提出的,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派对于养老保险的一些政策主张。我国的养老保障"三支柱"包括:第一支柱:即公共养老保险,由政府主导并强制执行,覆盖全社会,目前,大部分国家采用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属于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正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增长不能够同步进行,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责任.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的现收现付制不能有效地解决老年人口的生活问题,给后代留下了入不敷出的隐患,也给国企改革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我国政府借鉴各国经验,按照世界银行提出的"三个支柱"理论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由国家主办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以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支柱构成的养老保障体系,并己经将企业年金制度写进"十五发展纲要(2001-2005)".这种由企业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将成为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荣巍  汪建 《西南金融》2012,(2):70-72
美国上世纪70年代建立的IRA计划使个人养老储蓄观念深入人心。IRA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的成功,盘活了大量养老资金,也进一步完善了美国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国以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为目标,但至今仍局限于第一层次。养老体系的不完善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形成巨大反差。在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尚不能满足居民养老需求的现实条件下,有必要构建以个人储蓄为核心的养老保险制度。在这方面,IRA计划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过去两年,您连续提出了关于加快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的提案,您觉得目前还有哪些问题悬而未决,需要继续推进的? 孙洁:商业保险是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国家决定开展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非常重要,有利于加快推动养老保障“第三支柱”的建立.我们了解到,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国家试点地区,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园区内部分...  相似文献   

18.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高保险对养老产业支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立足于大资管和老龄化的时代关口,保险公司应构建“投资+负债+保障”的保险资金支持养老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框架体系,增强保险资管能力建设,为践行国家老龄化战略贡献险资力量。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公民的“养老”问题。企业年金作为企业(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具有不同于商业寿险、国家强制基本养老保险以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特点,应成为职工养老保险的第二个支柱和第二道保障。应当把握好关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企业年金制度,完善职工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20.
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建立我国养老保障第三支柱问题受到关注.为此课题组通过网络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方式,对当前商业保险市场运行情况与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情况等问题进行全面了解.调研对商业养老保险市场消费者、商保企业、政府三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市场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