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型机在金融数据中心的应用日趋普遍,基于大型机的配套数据容灾技术方案在金融信息行业容灾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以磁盘高级复制技术为基础,以GDPS软件为控制载体的一系列数据容灾产品,如基于远程异地备份技术的GDPS/XRC产品、基于点对点同城异地备份技术的GDPS/PPRC产品,均被广泛采用。但随之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就以几个主要技术进展和应用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型金融企业实施数据集中后,都在考虑或已经实施高等级容灾恢复能力的异地容灾解决方案来降低各种潜在的风险。其问,各种远程复制存储技术得到充分应用,METROMIRROR和GLOBALMIRROR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数据同步和异步远程复制技术。运用与GDPS并行综合体技术紧密结合的METROMIRROR和GLOBALMIRROR技术,构建基于主机平台的近,远三地容灾架构,可为数据中心提供系统运行的负载均衡、业务不间断高可用性和快速容灾恢复的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3.
辛阳 《金融电子化》2014,(10):22-23
正近年来,金融系统的信息安全事件依旧频频发生,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运维所面临的风险问题依旧严峻。在大数据时代下,保障金融业务系统的高效、稳定、持续运维,对数据中心的安全运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中心业务连续性面临的挑战1.传统的基于简单备份冗余的容灾体系结构不适应当前复杂的网络计算环境。金融业数据中心承载着大量的大型机、小型机、服务器、存储设备、应用系统和数据,数据和业务及应用系统的集中化,导致了传统的备份冗余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虚拟化和云计算等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很多企业和IT厂商都在探索双活数据中心和新一代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虚拟化数据中心架构及相关技术,以应对传统数据中心容灾架构所面临的挑战。1.双活数据中心整体架构双活数据中心的建设从技术层面主要可分为四个层面:网络、存储、数据库、客户端切换。(1)网络①数据中心的二层扩展:在双活数据中心架构下存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所在单位现有同城通信转接中心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实现应用级灾备目标的网络方案.该方案考虑了各种设计要素,包括数据中心高层模式、数据复制技术、客户端切换技术以及灾备中心互联技术.其中,数据中心高层模式采用双活或者热备的方式,客户端切换技术采用智能化DNS设备切换技术,灾备中心互联技术采用前端客户端访问和后端存储互联分开.  相似文献   

6.
交通银行在境内外数据中心迁移工程中,充分利用存储复制技术对数据内容所提供一致性保护的优势,达到在高风险的迁移过程中数据完整保护、停机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等目标。  相似文献   

7.
大型数据中心灾备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成功加入WTO,金融同业的竞争将更为白热化。美国9.11恐怖事件的发生,促使各大银行将数据中心的灾备计划提上议事日程。广东省农业银行在建立全省新一代大型机应用网络的同时,正在实施数据中心的灾备计划。结合我行实际,本文力求对现行的容灾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近日,汉口银行西安数据中心建成,并开展了全行系统灾备应急演练.此次演练全面检验了汉口银行西安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同时有效提高了该行应对系统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汉口银行的灾备数据中心建设于2010年启动.采用国际先进的数据同步技术,按国家容灾规范的5级标准建设.灾备恢复指标达到了国内银行的一流水平,基本...  相似文献   

9.
为了应对挑战,近年来,招商银行不断加大灾备建设方面的投入,实施"双中心运行"战略。随着2012年上海数据中心的正式投产,招商银行初步形成了由深圳数据中心、上海数据中心组成的"两地双中心"的容灾体系,为实现"百年招银"奠定了坚实的信息科技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构建在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资源的基础上,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服务管理平台的核心技术。虚拟服务器架构的实现有效控制了数据中心生产服务器快速膨胀和机房电力资源紧张的趋势。然而随着服务器虚拟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预见目前针对物理服务器设计的数据存储架构将难以满足虚拟数据中心对于有效利用和动态管理资源的需求。本文在阐述数据中心VMware服务器虚拟化应  相似文献   

11.
《金融电子化》2016,(1):95-95
本刊讯日前,企业级基础云服务商青云QingCloud在北京举行22016新年发布会,宣布采用区域多活网络架构的北京3区正式上线运营,并发布SDN/NFV2.0网络技术,青存QingStor对象存储服务也于同期启动公测。北京3区是青云第五个自营公有云区域,它由三个独立的数据中心构成,采用多路环形BGP骨干网,能够轻松实现同城双活或多活、异地备份与容灾等实用功能。配合SDN/NFV2.0技术,帮助用户实现超大规模、超高性能、功能完备的组网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据大集中的推进和新核心业务的上线,数据中心作为金融企业网络的核心节点和业务应用的集中处理中心,承载着众多的重要业务系统。而从数据存储中心到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应用中心,再到数据运营服务中心,数据中心的功能内涵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如今,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业务与IT技术的日益融合,绿色数据中心(又称为新一代数据中心)正在得到广泛的提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金融电子化》2014,(9):75-76
正基于开放平台的中国银行云自动化管理系统,是云计算技术在中国银行数据中心开放平台的首次应用,是将云的理念与中国银行现有IT基础环境有机结合的项目。项目旨在通过云计算服务、虚拟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整合数据中心IT资源、优化基础架构、加快部署速度、简化管理流程、统一运维管理,提升数据中心的资源使用效率、资源管理水平、项目部署能力,降低物理及人力资源成本,减轻运维人员劳动强度,最终实现打造国际一流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云计算经历的不同阶段,不论是私有云、公有云或是混合云,都将面临云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问题:如何提高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如何降低整体成本和优化管理、如何应对业务的快速变化等,这些都是数据中心建设者们殚精竭虑在思考的问题。目前,数据中心的建设多奉行分开采购的策略,即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平台及应用软件等各自独立采购,而后再集成的方式,这在—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中心的初始购置成本。然而,随着云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需求不断变化,IT技术日趋复杂,而IT效率低下也终将阻碍业务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存储设备是数据中心用于存放数据和信息的重要设施,是数据中心一个重要的信息基础架构,其稳定、高效运行直接关系到数据的安全。目前,主流的数据中心网络存储主要通过SAN、NAS等方式,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概念的提出,未来数据中心将朝着统一界面、集中管理、资源优化的趋势发展已经成为了存储领域的共识,同时存储的分级架构更是为数据的自动迁移、系统性能优化带来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李强 《中国金融电脑》2003,(8):34-35,41
一、问题的提出自2001年以来,数据集中渐渐成为国内金融界的共识,随着金融企业数据的不断集中,企业级数据中心也不断涌现。数据中心的规模急剧扩大,单一数据中心内开放平台服务器的数量不断增多,存储和备份的数据量飞速增长。原来开放平台分散存储和分散备份模式的缺点逐渐暴露  相似文献   

17.
国库电子化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人民银行虽然建成了较完善的、设备较先进的、处理较快捷的电子化网络体系,但仍难以适应国库业务迅速发展的需要。本文拟借鉴商业银行的数据集中管理模式,对今后国库电子化的发展方向,谈些看法。一、商业银行数据集中管理的做法(一)数据信息高度集中。就是建立数据中心,将分散于各个分支机构的数据集中存储起来,并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实现数据共享,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客户信息、交易数据等,均存储于数据中心。各分支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电脑》2014,(12):72-72
“双活”近年来一直是业界的热门词汇,特别是在金融业。商业银行多年来致力于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但确保业务连续性仍是银行信息化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为建立一套真正的双活数据中心,HDS提供的不是一个“封装”解决方案,也不是“外部虚拟化”解决方案,HDS提供的是全局动态存储虚拟化技术(包括双活镜像)--一个真正的双活方案!这不仅实现了IT系统管理的大幅简化与自动化,并具有高可用性特征,可确保关键数据和应用程序的永续运行。  相似文献   

19.
罗勇 《银行家》2021,(3):114-116,117
导语:云银行,是建在"云"端的开放生态综合金融平台,也是金融数字化转型趋势下的必然产物。本文利用榕树模型作为云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石,分别从云银行的营销获客、服务流程、产品创新与平台化战略四个维度探讨了云银行的实施策略。其中,服务大众客群是云银行批量获客之道,通过连接其他金融机构、ISV等生态参与者,形成金融生态联盟,以"客户为中心"共同优化金融服务流程和产品体系,依托"分布式+大数据+金融云"三大科技基础赋能云银行的平台化、数字化经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金融信息化变革也随之突飞猛进。金融行业的匹配均衡发展备受关注,从而引发了对信息存储、金融安全和数据通信等金融信息化能力的重大考验。基于对中国金融领域的深入了解以及服务全球客户的实践经验,思科以金融行业业务应用为核心,针对数据中心、网络安全等金融网络服务需求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让金融企业能够从容应对经济高速发展为金融网络架构和应用服务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