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栾甫贵 《财会学习》2012,(12):14-16
PREFACE/前言2007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区分了研究费用与开发费用列举了开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本文以2006年以来技术市场成交额、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增长为背景,论述了开发费用资本化的相关影响.分析了开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及其内在逻辑.提出了开发费用资本化对于会计规则虚实结合、逻辑思维及操作后果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音 《财会学习》2015,(9):35-36
期间费用管理作为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管理水平对企业的经营利润和风险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大数据时代云会计对企业期间费用的管理水平、优化费用报销支付流程和提高业务部门费用预算和控制参与度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云会计的技术特征,构建了一个基于云会计的集团企业期间费用管理框架模型,并阐述了费用事前、事中和事后等期间费用管理核心模块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期间费用管理作为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管理水平对企业的经营利润和风险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大数据时代云会计对企业期间费用的管理水平、优化费用报销支付流程和提高业务部门费用预算和控制参与度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云会计的技术特征,构建了一个基于云会计的集团企业期间费用管理框架模型,并阐述了费用事前、事中和事后等期间费用管理核心模块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本文利用2008-2014年北京市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了老龄化对于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老龄化与医疗费用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老龄化的人均医疗费用弹性为0.558,在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的贡献率为4.9%。其次,医疗技术进步、人均GDP增长等因素对于医疗费用的增长贡献率显著,其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给出的政策建议是合理调整生育政策,发展老龄化产业,实施银色经济发展战略。此外还要有效的规制新技术和新药品的应用,遏制过度医疗等行为,已达到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报纸采编费用的构成及其特点,决定了其适宜实行双定额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双定额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将采编费用划分为人员费用和版面费用,根据历史财务数据确定基期基本定额,之后再根据人力成本和物价上升情况将基期(或上期)定额调整为当期定额,再根据不同采编费用财务预算执行单位人员构成和新闻业务特点确定其基本定额综合调整系数,从而确定其采编费用财务预算。笔者所在报社自2010年实行采编费用双定额财务预算管理,在减少采编部门与预算管理部门矛盾冲突及降低采编成本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需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准则:自行开发并依法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认,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研发费用的开支剧增,仍对其沿用传统的费用化的处理模式,其弊端则日趋明显,具体表现为:1.违背了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发生的实际成本核算。我国现行准则中自创无形资产成本的确认,只包括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将大量的研发开支不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而作为期间费…  相似文献   

7.
借款费用准则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制订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下称《借款费用准则》,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在所有企业施行。它主要规范了借款费用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具体规定了借款费用的概念,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开始资本化、暂停资本化、停止资本化的条件,以及有关借款费用的披露要求等。在《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出台前,财政部曾于1994年7月发布该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以下就《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与该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作一比较,以对其改进和完善有进一步的认识。一关于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开始不断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力度,不断出台政策以规范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关于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现状.总结了其存在缺乏严谨的制度支持、有关研发费用科目不规范、披露不及时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健全现行研发费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研发费用相关科目以及加大披露频率、拓宽披露渠道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苗圃的成本核算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苗圃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直接费用和管护费用的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确定、苗木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苗木出库和成本结转、苗木清查盘点等几个方面对苗圃的成本核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于其费用的处理问题也是一个重点问题,如何有效的处理其研发费用问题一直是在思考的问题,当前需要健全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本文分析了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第287号令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十条规定:“在利润表上,费用应当按照其性质分项列示”。于此,可以认为主张采用费用性质法。但我国目前尚采用费用功能法。而费用性质法在编制基础,费用的具体分类和项目的分类依据,以及使用范围等方面,与费用功能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12.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帅 《金卡工程》2009,13(6):181-182
对于每期发生的借款费用的核算,其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借款费用的性质是什么?借款费用发生后,应当将其确认为当期费用,还是进行资本化处理?如果允许将其资本化,应当符合什么条件?其应予资本化的金额又如何确定?如何区分应予资本化借款费用和应确认为当期费用的借款费用?这些问题处理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企业资产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进而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正确衡量.  相似文献   

13.
雷钢 《理财》2003,(3):37-38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而这些经济利益的流出应当在当期税前利润中得到补偿。期间费用根据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划分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期间费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其发展规模较小,资金较弱,技术较落后和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再加上其传统经营的影响,使这些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中小企业的期间费用管理方面存在核算不合理、控制差等问题,企业要从费用开支、资金流转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使得企业的效益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5.
阎萍 《云南金融》2012,(9Z):78-78
费用预算是保证企业利润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进而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因此,如何做好费用预算成了企业管理层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费用的含义及费用预算的意义,继而分析了费用预算现状,最后对其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使费用预算更加具有弹性。  相似文献   

16.
阎萍 《时代金融》2012,(26):78+80
费用预算是保证企业利润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进而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因此,如何做好费用预算成了企业管理层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费用的含义及费用预算的意义,继而分析了费用预算现状,最后对其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使费用预算更加具有弹性。  相似文献   

17.
金锁 《中国外资》2012,(15):120+122
本文探讨了央企研发费用核算存在的问题,并从会计核算和自身精益化管理角度提出了加强研发费用核算和改进管理的建议,以期为其更好的进行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是个人所得税费用管理的复杂化。当下个人所得税扣费项目基本包含经营性、特许、生活等费用。我国个人所得税扣除采用的是分类制,施行高效简易,同时也存在着公平性问题,因此合理分析个税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提高其公平性合理性是相关部门应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9.
王龙 《会计师》2023,(18):32-34
受限于历史税收政策使用范围及传统观念,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主要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但根据新的财税政策导向,金融企业可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只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其在税费申报及管理等方面与其他企业有所区别。因此,金融企业应如何享受政策红利,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减轻研发负担,进一步助推科技创新,成为金融企业税务管理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基于P银行探索开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项目,首先介绍了金融行业应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其次剖析了金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现状、困难及关注要点,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保障》2012,(4):64-64
一参保人通过虚构诊疗手续、虚开医药费用发票,骗取了8万元医保基金,其中包括2万元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经调查查实后,社保机构责令其退还了骗取的全部费用。退还的相应费用是否应当计入医保个人账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