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区域金融合作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中国东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金融危机的阴影未根本消除、各国消极对待金融一体化以及制度化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妨碍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深化。因此,要通过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加强政治对话和信息共享以及与国际金融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等对策或措施,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9年10月20-21日,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本届论坛以"深化交流与合作,建立中国-东盟金融服务平台"为丰题,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及欧美驻哑太区域的金融界人士分别就"在金融危机下如何推动中国-东盟区域内金融合作与金融创新服务"、 "金融机构如何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支持"、"如何推动区域内投融资合作"三大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现综述其主要观点,以便交流.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中国与东盟开始加强人文交往。中国外长王毅曾在今年6月的中国与东盟十国外长特别会议上,强调社会人文交流作为未来中国-东盟双边的发展方向,构建经济和政治-安全以外的另一个支柱。在南海议题继续发酵的时候,社会人文交流将作为中国在东盟地区长期互动的基础。不可否认,经济上的合作是中国与  相似文献   

4.
金融压抑论和金融深化论都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金融合作的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自此拉开序幕。实践证明,推进中国—东盟各国资本市场合作,建设区域性一体化资本市场有助于深化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促进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经贸自由化,以及经济全面合作和投资的相互渗透。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在区域内形成更加合理的经济结构,增强经济互补性,使经济合作更加全面和更富有深度,进一步提升中国和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因此,各国应致力于发展本国资本市场,增强政治互信,加大政策协调和监管协作力度,推进CAFTA区域资本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上毗邻,近年来双边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交往日益频繁,经济合作快速推进。2007年11月20日,东盟10国在第13届东盟首脑会议上签署《东盟宪章》,这是东盟成立40年来第一份对各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宪章确立了东盟的法人地位,确保东盟今后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对外交往,并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签署重要协议。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之间的全面经济合作,增强区域预防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促进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应积极推动双方之间的金融合作。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分层次展开的原则积极推进,明确近期、中长期的目标重点。在近期内应将重点放在支付结算、反洗钱与反假币、推动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建立区域开发合作基金等方面上;而在中长期,则应以完善地区金融监管和危机救助机制、各国政策协调、地区债券市场建设、统一货币区等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上毗邻,近年来双边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交往日益频繁,经济合作快速推进。2007年11月20日,东盟10国在第13届东盟首脑会议上签署《东盟宪章》,这是东盟成立40年来第一份对各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宪章确立了东盟的法人地位,确保东盟今后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对外交往,并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签署重要协议。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中国一东盟之间的全面经济合作,增强区域预防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促进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应积极推动双方之间的金融合作。中国一东盟区域金融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分层次展开的原则积极推进,明确近期、中长期的目标重点。在近期内应将重点放在支付结算、反洗钱与反假币、推动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建立区域开发合作基金等方面上;而在中长期,则应以完善地区金融临管和危机救助机制、各国政策协调、地区债券市场建设、统一货币区等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处于我国对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地带,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的全面启动,中国与东盟"钻石十年"的开启,云南与周边各国互联互通日益密切。2013年底,国务院批准了《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2014年下半年,中越国际铁路昆明至河口段全线投入运营、中泰铁路合作获得实质性进展,云南作为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交通枢纽的独特优势愈发突出,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沿边  相似文献   

8.
评论     
《中国货币市场》2009,(11):75-75
苏宁:加强央行对话促进金融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出席中国一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时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已经达成的合作共识,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各国中央银行的务实对话和政策协调.大力推动区域金融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区域金融合作机制,推进区域金融健康稳定发展。二是要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三是逐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区域的金融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合作对于各国获取资金和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生效推动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向纵深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是亚太区域合作中成功的典范,研究RCEP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对推进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RCEP框架下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机遇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双方金融合作可能面临的挑战,并尝试从提高双方金融创新开放程度、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采取差异化的金融合作策略三个方面探寻出双方金融合作发展的路径,以深化双方金融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思琦 《中国外资》2013,(14):17-18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为了进一步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各国在WTO框架下以签订协定或协议的方式实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如NAFTA、东盟10+3。其中,韩国-朝鲜与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为了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也分别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构架协议与关于南北交流合作的法律,并确立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税收政策一体化是一个双向的作用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带动税收政策一体化,税收政策的一体化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随着东盟十国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区域内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税收协调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就东盟税收政策一体化现状展开论述,总结东盟税收政策一体化过程中差异性,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税收协调提供借鉴意义,并提出我国在应对东盟税收政策一体化过程中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是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策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突破口。为创新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应根据"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PPP子模式BOT、TOT等模式特点与伊斯兰金融产品特点进行融合,提出Mudaraba(利润分享)、Musharaka(股本参与)、Ijarah(融资租赁)、发行伊斯兰债券、设立伊斯兰专项投资基金等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地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融IC卡业务的不断推广,金融IC卡在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方便居民生活、构建安全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有着深远意义。在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海南省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显现紧密,而金融IC卡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各行业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推动信息产品建设一体化和集约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信息智能岛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婉 《时代金融》2012,(21):299
自从中国与东盟2002年11月份双方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加强了合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着眼于当前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展开论述,希望能促进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婉 《云南金融》2012,(7X):299-299
自从中国与东盟2002年11月份双方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加强了合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着眼于当前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展开论述,希望能促进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以及G20倡导下的国际税收改革都要求加强税收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本文认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税制差异大、税收协定覆盖率低、缺乏有效的税收合作平台,虽然中国东盟贸易和投资都发展很快,但税收协调与合作进展有限,建议从基础工作做起,深化税制比较研究,加快税收协定的谈签和内容完善,构建有效的税收协调与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体现,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黑河市作为中国首批延边开放城市,旅游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27日至28日,第一届东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投资高层研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落实第八次东盟和中日韩领导人会上提出的合作倡议的具体行动.会议在促进东盟和中日韩各国中小企业交流与合作,改善东亚地区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探索建立多层次、宽领域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及互动机制,推动东亚经贸与投资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并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东盟和中日韩各国高度重视本届研讨会,大都由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高层领导率团与会,来自有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担保机构、证券机构以及从事中小企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中小企业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政府为会议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会代表经过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达成以下共识: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是习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重要战略构想,其主要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沿线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位互通与合作,实现沿线各国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的一系列政策给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改变,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过可行性分析,本文认为中国-东盟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实现尚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但从长期来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将不断的推进,中国-东盟区域货币一体化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而短期看来,实行中国一东盟货币基金为基本模式的区域货币合作将有利于维持区域金融秩序稳定,对区域内经济与金融发展有重要意义.中国-东盟建立区域货币基金的设立还可以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货币合作,有利于推动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区域政治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