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几年前就被视为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进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可时至今日,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购买目前推行的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遭到冷遇。为了探寻农民工养老保险的难点及症结,我们对化隆县农民工参保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公平的要求,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本应维护其在再分配中的权益,然而现实却正好相反。从历次养老保险转续政策来看,农民工的权益步步受损。基于此,本文提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积累莫返之害,分析了其形成的基本逻辑,并利用精算方法测算了在养老保险转续过程中各参保地的受益以及农民工的养老金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保险的覆盖率低、保障水平低、农村人口参保意愿低和形式单一、保险基金运作不科学等方面。本文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通过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湖南省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依然很低,主要是因为农民自身参保意识淡漠、自身困难以及政府某种程度上存在缺位和现行社会保障机制本身不完善所造成的。因此,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和对策,吸引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要加强宣传,强化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的参保意识;同时,还必须使农民工的养老保险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加大监督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工利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湖南省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依然很低,主要是因为农民自身参保意识淡漠、自身困难以及政府某种程度上存在缺位和现行社会保障机制本身不完善所造成的。因此,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和对策,吸引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要加强宣传,强化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的参保意识;同时,还必须使农民工的养老保险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加大监督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工利益。  相似文献   

6.
为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在几年前就被视为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和从实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但迄今为止,在2.5亿农民工中,却只有不超过3000万人的农民工参加了养老保险。本文从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的主观原因及客观原因,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郭瑜 《保险研究》2013,(4):110-117
经过数年探索与实验,中央政府计划通过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双重选择来覆盖农民工群体。这两种养老保险体系能在多大程度上保障农民工的退休生活?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替代率问题做出预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新农保替代率较低,只具有基础性保障作用;城保制度要求参保人持续高额缴费,因此具有高且稳定的替代率。对于亦农亦工的农民工群体,本文重点指出了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夹心层"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陆续搭建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至今日,可以说是基本建立起了全民养老保障的制度框架.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适时地出台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对参保人员(包括农民工)跨省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时转移资金的比例、待遇领取地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而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12年11月26日出台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参保人在农村、城镇职工、城镇居民三种不同养老保险制度之间转移这一难题也会在2013年破局.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账户养老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农民工办法迫在眉睫 近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保护。《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依法将农民工纳人工伤保险范围,优先解决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要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抓紧研究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重要。完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相连。通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A村养老保险调查情况分析,指出农村养老保险存在宣传力度不足、农民参保比例不高、农民投保档次低,政府补贴基础养老金不充裕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渠道;深化农民参保意识,提高农民参保热情;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九十五条"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依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有了法律依据,但是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规定,构建独立运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在个人账户制度下,农民工养老保险是看得见、可积累、可转移的养老权益,既可以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又可以与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接.依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参保意识,让更多的农民工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实现“老有所养”,贵州省黎平县人社局强化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服务力度。通过在人流量大、返乡人员集中的县长途汽车站设立咨询台的方式面对面地向返乡农民工开展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咨询工作,把服务做到“家门口”。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劳动保障的权益维护己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党和政府正在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虽然一些城市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出台了相应的规定.吸纳农民工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每年年初部分沿海地区出现的农民工退保潮反映出社保制度中存在着许多漏洞。不能将农民工参保又退保的现象,仅仅看做是农民工个体的一种主观和短期行为.而应该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引导和解决。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难题及深层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袁洋 《金卡工程》2010,14(8):187-187
本文围绕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的主要机制之一——养老保险进行探讨,法律制度的缺陷给农民工社会保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要使其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就必须制定一系列适应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健全完善法律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养老保险基金是参保职工的“养命钱”、“活命钱”,如何管好用好养老保险基金关系到参保职工的切身权益。目前养老保险基金会计所依据的是《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对加强基金管理,规范会计核算,维护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事业单位人员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过程中,我国于2008年启动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改革,但由于缺乏制度建设方面的深入探讨和成熟方案,导致改革效果不佳。为了破解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难题,本文以高校教师职业年金为切入点,从受托模式、集合程度、参保比例、计划类型、缴费...  相似文献   

17.
张霞 《时代金融》2016,(5):209-210
医疗保险是新生代农民工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对于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尤其重要。本文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参保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现状时,发现其参保率非常低,继而分析了参保率低的原因,包括农民工参保意识薄弱、收入水平低、企业配合度低、转移接续困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老龄化时代来临,鼓励个体积极参加养老保险具有重要意义。养老保险补缴政策变动为识别参保激励变化对个人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提供了便利。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断点回归发现,取消养老保险补缴政策提高了对年轻人参保的激励。具体来说,随着参保激励提升,个体参保人数增加了约56.6%,女性群体表现尤为明显,个体参保人数增加了约85.7%。而补缴政策则会导致机会主义,使个体缴费意愿推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养老保险实际缴费水平。增强参保激励将有助于提高养老保险实际缴费水平,并保障中国养老保险系统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应着重于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养老保险激励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作为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他们游走于城市和农村,过着"两栖生活",合法养老权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现行的"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难以满足农民工的需要,无法为农民工养老提供有力保障。有鉴于此,国家应借鉴香港强积金等国际成熟管理经验,采取购买商业服务模式建立基于个人账户积累且覆盖全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籍以真正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民之所盼,国之所望。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为了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亟须企业年金发挥补充养老保障作用。本文基于西安市的调研数据,以企业职工为研究对象,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职工企业年金的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职工具有较高的企业年金参保意愿,且基本养老保险满意度与企业年金制度认知度的提高均会增强职工的参保意愿;就业于上市公司和工作年限长的职工的企业年金参保意愿更强。由此本文提出加快健全企业年金制度体系、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提高职工的参保意识与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