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T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重要内容.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成为银行经营和管理的平台以及数据大集中的实现,商业银行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也带来巨大的IT风险.正因如此,IT审计工作已引起浦发银行高度重视,并在全行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与国际接轨,在规范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云计算的普及,在为各行各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创造出了海量的数据,这给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为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审计署多次提出要积极推进大数据审计,提高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效率。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响应,掀起大数据审计学习热潮,如何应用大数据审计已成为新时期审计机关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大数据审计给政府审计带来的变化出发,讨论了大数据审计给政府审计带来的挑战,阐述大数据技术对政府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最后说明大数据审计在政府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信息系统审计是信息技术发展浪潮下与现代审计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也成为人们不断关注的焦点.作为最基层的县级审计机关,如何在维护社会信息安全方面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需要不断加大实践和探索的力度,结合自身实际,稳步推进和开展新形势下的信息系统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4.
民生审计是近年国家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政务信息化发展,我国在多个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领域建立起了大数据综合性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为确保做好民生审计,审计人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审计方式和方法,加强大数据环境下民生审计的模式创新,把审计思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本文通过针对在民生领域审计过程中遇到的数据信息量庞大、数据信息不准确、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等情况所引起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困难,提出在大数据环境下开展民生审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靳利斌  刘洪锋 《中国外资》2008,(12):155-156
当前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信息系统审计的概念和内容以及具体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并对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如何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时代金融》2019,(5):222-224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审计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发展并取得成果是当前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大数据环境将如何影响审计发展,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审计重心的转移情况,并提出了在大数据时代下发展审计工作的重心、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基本功,研究资源环境审计大数据技术应用有助于顺应大数据发展更加高效开展审计工作。本文先分析了资源环境审计面临的机遇,存在的数据获取手段匮乏、数据分析工具开发应用不足,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人员思维方式无法适应需求等挑战,重点阐述了开源GIS软件QGIS和空间数据库PostGIS在获取、分析和运用空间数据方面的优势及审计适用性,构建了基于开源GIS软件和空间数据库的审计应用框架,并以医疗废物审计项目为例阐述了开源GIS软件和空间数据库在审计中的应用步骤,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还探讨了该方法的优缺点和后续发展方向,以期为今后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大数据分析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逐步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和管理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成为了商业银行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在概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应用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措施建议,以促进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优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早在2000年,信息技术审计就纳入了人民银行基础审计范畴.随着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信息技术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探索开展绩效审计,改进审计的方法手段、工作质量和职能作用.探索绩效审计模式已成为当前信息技术审计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就如何在人民银行系统信息技术审计中引入绩效指标,客观评价业务信息系统运行状况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不断提高和发挥信息技术审计的效率和作用,维护良好有序的央行信息化环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何丽君 《理财》2020,(2):58-59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使审计数据的收集、储存从纸质转变为在计算机之上,审计工作的数据整理也从本地转移到云端上,对于审计工作人员不但要求拥有审计专业知识,同时也应具备计算机运用能力和大数据分析整理能力,在大数据背景下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大数据信息环境的定义进行阐述,随后对大数据信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对其风险的防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贾文雄 《会计师》2014,(11):47-48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较为显著,而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信息化背景下,审计工作量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存在很多风险,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就信息系统下医院内部审计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应对内部审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较为显著,而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信息化背景下,审计工作量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存在很多风险,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就信息系统下医院内部审计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应对内部审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的今天,大数据深入各行各业,政府审计工作也在大数据背景下呈现了新的状态.随着大数据影响的加深,政府审计工作也由传统转向新型模式;另外新时代环境下政府形象和职能的转变也带动了审计工作的改革,但大数据背景下,审计改革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审计工作面临的一些挑战做了研究分析,并阐述了迎接挑战政府审计可以实施的一些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充分运用大数据开展内部绩效审计,已成为未来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本文阐述运用大数据开展内部绩效审计的突出优势,分析运用大数据开展内部绩效审计的主要方法和现实难点,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白雪丽 《财会学习》2022,(22):113-115
在新时期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将大数据和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相结合可以为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但是也增加了审计工作的困难程度。相关人员想要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审计工作,就必须要主动地更新审计观念,优化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工作在思维模式、技术方法、审计重点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金融信息快速增长、金融创新不断升级的环境下,金融行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大数据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本文从金融行业内部审计应用大数据技术的背景出发,通过对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介绍,分析大数据的具体应用,探讨大数据对相关领域的影响,对金融行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徐垚 《财会学习》2016,(15):150-150
大数据、云计算领域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审计工作的实施,即促就当前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借助数据采集、挖掘、分析等方法,转向“计算”审计发展方向,同时培训大数据审计师,提高审计建设工作,并提供高效性审计平台,推进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以数据审计模式,满足审计工作开展需求。本文从大数据和云计算特征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大数据和云计算对审计工作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江承 《财会学习》2023,(29):119-12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审计环境和方式的改变,尤其对基层审计机关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基层审计机关在应用大数据进行审计时,也遇到了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数据安全与隐私、审计方法和工具的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技术能力、加强人员素质建设、强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更新审计方法和工具、提高大数据应用认知等对策,以期为基层审计机关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大数据在众多领域的全面应用,深度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也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全新的视野与挑战.本文立足大数据背景,笔者重点围绕审计模式创新、审计效能提高、审计能力培养三方面,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如何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价值,就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经历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银行现代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金融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如何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高效,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已成为当前各种信息系统建设与使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开展信息技术审计势在必行。人民银行滁州市中心支行被南京分行指定为信息技术审计试点行,前不久进行了央行会计帐务核算系统和同城票据清算系统的信息技术审计工作。本文联系实际,介绍了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当前开展此项工作时存在的困难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