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调控与农户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调控与农户行为研究张玉清呼应徐爽赵永彬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成长的过程中,仍保留着许多计划经济的痕迹,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将呈现出市场不完善、商品比价不合理、价格信号扭曲、资源供给受到很大限制等特征。农业在这些...  相似文献   

2.
分析退耕还林公共物品的性质和外部性,阐明政府对退耕还林农户进行补偿的经济学依据,并对当前实施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西部开发中,政府明确了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发展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教育和开发人力资源。应当肯定,这一限定是正确和明智之举。但是,如何做好,由谁来做,却是大有文章。是否都要由政府出面来做呢?由政府来做是否有效?则需要研究。这里仅以退耕还林为例。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很差,退耕(退牧)还林,保护生态,是西部开发成败的基础和关键。为此,政府决定,退耕1亩,补助粮食150公斤,连续7年。于是,大批粮食调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地区,各级政府官员由下逐级上报退耕还林情况,由上逐级下拨补助粮食。从上报的数字看,成…  相似文献   

4.
以辽宁省为例,利用对彰武、北票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参与后续产业的预期,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后续产业预期不高;农户参与后续产业既受到地块特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户主受教育程度等家庭因素的影响,农户的决策行为表现为有限理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浙江省蔬菜种植户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别建立农户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和农户参与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分析了政府行为对蔬菜种植农户参与追溯的意愿和行为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政府行为显著影响了农户参与追溯的意愿,但对农户参与追溯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农户是否最终参与追溯,更多的取决于自身的成本收益决策、外界组织的压力和相关个体行为的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完善浙江省蔬菜质量可追溯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统农业现代化:基于政府和农户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农业条件下财政农业投资与农户经济行为目标不兼容,制约财政支农绩效提高.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要求政府调整优化财政政策,强化服务于传统农业转型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7.
利用朝阳市和彰武县154份农户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采用正向纳入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模型在5%的显著水平上做变量剔除,研究表明:显著影响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影响因素主要有6个,分别是农户年龄、家庭经营林地面积、林龄结构、是否有林业收入、是否有林权证和机械化程度。农户年龄越大,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逐渐降低;林地面积越大,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越大;合理的林龄结构有利于增强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保障并增加农户林业收入,利于扭转林业收入的负作用;农户拥有林权证,可以扩大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更好地使农户参与到退耕还林中。  相似文献   

8.
试论农户经营行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首先剖析了农户是经营行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意义和负面影响,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陕西省米脂、安塞和麟游3个县的205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影响农户退耕还林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的退耕意愿受到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和交通状况、是否有村干部亲戚、农户收入变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做退耕决策时,农户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行为总体来看是理性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农户的土地租赁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指出了目前农户土地租赁行为的一些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土地租赁已具备一定规模,但离真正农业规模化经营还相去甚远;土地租赁期限较短,契约不规范,增加了租赁的不稳定性;土地租赁主要发生在村组内部的亲戚、邻居之间,但并不局限于村组内部;土地租赁大多还是有偿的,而且地租以粮食(或产品)支付为主,现金为辅,支付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农户出售秸秆决策行为研究——基于江苏省农户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秸秆资源化、商品化是当前我国将低碳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面。我国秸秆资源丰富,秸秆产业化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农户行为是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对农户出售秸秆决策行为进行分析表明,市场条件、农户当前处置秸秆的方式、政府政策、同伴行为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出售秸秆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宏 《中国改革》2008,(2):78-79
实现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必将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协调发展。近来年,商丘市农信社大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积极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增加对农户和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生态认知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以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为例,分析农户生态认知对其退耕还林行为的影响,为政府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利用412份农户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征农户生态认知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均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也会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生态认知三个维度对其退耕还林行为的综合影响路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感知行为控制(0.354)行为态度(0.342)主观规范(0.252)。另外,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对生态认知与退耕还林行为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与有支付意愿的农户相比,无支付意愿农户生态认知对其退耕还林行为正向影响的综合路径系数明显较高。研究结论:政府应该通过加大外部宣传和改善内部环境等途径提高农户的生态认知程度,进而不断提高农户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意愿和规范农户退耕护还林行为。  相似文献   

14.
贫困农户行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农户行为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贫困农户行为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扶贫过程中,贫困农户的“败德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中国的扶贫宜采取间接式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农户作为石漠化地区最重要的微观主体,其经济行为将决定石漠化治理的成效。已有学者基于农户经济行为的视角对石漠化治理进行了研究,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探索未来深化研究的方向。[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法,从农户经济行为与石漠化形成的关系、农户参与石漠化治理及技术采纳行为、适合农户的石漠化治理模式及其评价、以及石漠化治理对农户生计变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结果]农户经济行为对石漠化形成的影响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研究方法仍有待改进,从农户的角度对石漠化治理成效进行评价的文献还比较少见,对石漠化治理生态补偿政策与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方面的研究也较少。[结论]未来应深化农户经济行为对石漠化形成的影响机制的定量及动态研究。加强从农户角度对不同治理技术和模式的效果评价研究,探索更为普适的石漠化治理效果的评价方法。探索农户生计及生态修复补偿政策的长效机制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政策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微观机制,实现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379户退耕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机会成本法、生态足迹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分别估算了基于农户直接经济损失、实际损失及受偿意愿基础上的生态补偿标准。机会成本测算结果表明农户2000和2016年的补偿标准分别为1478和4350元/hm~2;生产性生态足迹变化测算结果表明2000、2008和2016年的补偿标准分别为2255、3231和4548元/hm~2;而农户受偿意愿则略低于前两种补偿标准,为3667元/hm~2。据此,样本区第一轮退耕还林补助经历了"超额补偿—补偿不足—零补偿"变化,新一轮退耕还林亦处于超额补偿阶段。因此,应考虑价格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补偿标准的可变性,寻找农户角度与政策可接受度之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7.
经济林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我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农户个人禀赋和退耕还林政策两个方面,研究在农村劳动力迁移背景下人力资本与农户经济林经营行为的关系。基于2018-2019年在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条件混合过程方法探究人力资本对农户经济林经营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农户人力资本能够促进农户参与经济林经营,并呈现出倒U型的特点,拐点为7.98年。(2)退耕还林政策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调节效果越强,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拐点为9.18年,高于未参与农户的6.29年。(3)农户参与非农就业的收入效应较弱,替代效应并不显著,退耕还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功能的缺失。人力资本对农户经济林种植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内生动力不足,因此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林发展仍需政策引导。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给出政策启示:一是重视林业专业技术培训,加强人力资本对经济林产业的促进作用;二是加强政策引导作用,通过模范带动的方式,促进人力和资金投入经济林产业;三是增强市场服务和农机普及,以降低劳动力流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户科技学习行为是农业科技应用的关键,更是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以湖北省为例,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科技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农户科技学习行为的显著因素即行为态度、他人影响和文化程度,发现农户对学习行为的态度越高,受他人影响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农户越倾向于采取科技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草)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退耕还林(草)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在西部大开发中率先实施,意义十分重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察了退耕还林(草)的实践,认真分析了退耕还林(草)的实施难点,提出了退耕还林(草)以沟系为实施单元系统规划、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农民耕地原子化程度不断加深,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不能适应农村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山东部分农村地区农户进行耕地转入和转出意愿对比分析,以促进农村地区耕地流转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加速农村地区市场化进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文章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3个潜在变量, 11个可测变量构建农户耕地转出和转入意愿模型,以山东省6个地区549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户耕地转入和转出意愿都具有显著影响,且标准化路径系数都为正; 主观态度对耕地转入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负,对转出意愿的标准化系数为正; 11个可测变量分别对相应的潜在变量都有显著性影响。[结论]行为态度对农户耕地转入和转出的影响效果不同,转入耕地的农户主要从耕地固有价值出发,而转出耕地的农户主要从经济理性考虑; 主观规范中4个可观测变量对农户耕地转出和转入的影响具有一致性; 知觉行为控制中农户的契约意识对耕地转出重要性大于耕地转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