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上的限制,流动就业的工作方式和个人的资源禀赋条件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农民工市民化后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适应农民工需求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大力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最终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化和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作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的城市梦由于城市住房问题的存在而迟迟得不到实现。农民工城市住房的现状如何?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分析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重要性?怎样解决完善相关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依次阐述。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保障性住房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保障性住房能够明显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考虑到模型中存在潜在的内生性问题,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保障性住房能增强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从而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进一步研究发现,保障性住房对竞争能力较弱农民工的定居意愿的促进效果更强。因此,应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兴建保障性住房园区,构建保障性住房信息平台,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利用率,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冯国建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5):84-87
新生代农民工双重市民化是指身体市民化与心理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真正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身体市民化与心理市民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之一,这对于有力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特别是对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和中国城市化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非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工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要劳动者。但当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比较缓慢,农民工成为“经济上被接纳、社会上被排斥”城市的“边缘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有制度性的障碍,还有能力不足等因素,这些都应该加以解决,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政策措施.但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仍然面临着种种困难,究其制度根源,主要是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障碍。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市民化具有进城退农的二重性,存在复杂的进退逻辑。在共性方面,进退都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紧迫性和规模性;在个性方面,进退不仅矛盾各异,而且进快退慢、进易退难、进急退缓、进集中而退分散、进退主体意愿多元;在相互关系方面,进是退的前提和保障,退是进的深化和结束。依据农民工市民化进退逻辑,其进入机制应该是一种针对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其退出机制应该是一种针对农民工的诱致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城市农民工中不同群体,其面临的问题和市民化的诉求是不同的。本文认为跨省市流动的全职农民工是市民化需求最强烈的群体,他们中有些是已经在城市扎根的第一代农民工,不仅有稳定的工作,也有稳定的住所,所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希望子女接受与当地市民平等的教育,他们是最具备转变为城市居民条件的群体;新一代农民工正在努力寻求城市的生存空间,与农村的联系弱化,其市民化动机十分强烈,应该是市民化的主要对象。本文认为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本质不在于户籍的转变,而在于使公共服务覆盖于全体农民工,使之获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农民工住房总体还处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存的状态。应加快建立农民工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补贴制度、财税支持制度、金融服务制度、土地供应制度、规划保障制度相互补充”的捉民工住房政策体系,使进城农民工的住房条件尽快改善。 相似文献
10.
11.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制弊端和制度缺失使新生代农民工未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低下等严重制约了市民化进程。文章试图通过对阻滞市民化的因素分析,探寻加快市民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特点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大体经历了控制发展、曲折发展和稳步快速发展三个阶段,体现了制度政策性、"半市民化"性、地域不平衡性、紧迫性以及高额社会成本主要由农民工间接支付五个鲜明特点.基于对历史进程和特点的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是农民工完全退出农村、进入城市和融入城市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14.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难题,不在于如何把农民转化为农民工,而在于如何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我国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推进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让农民工到城市进得来、留得住、扎得根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创造条件逐步让农民工融入企业、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融入社区、强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关乎一个地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大局。广东省推出的农民工进城的具体政策措施让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户籍管理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各内地省区探索如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破解农民工市民化问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同时,基于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增长率、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指标,采用静态OLS和动态GM M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晋升激励机制和财政激励机制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财政激励会强化晋升激励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具有自我弱化的趋势.需要通过转变政府官员考核机制,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关系,健全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在此过程中,取消户籍制度并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质量是中国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但政策制定者、学术界要认识到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简单地取消户籍制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本文认为,短期内可以通过增加流入地的公共服务接纳部分农民工实现市民化,长期内还需要通过职业教育等措施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和劳动生产率,从提高社会流动性的角度提高他们进城的收入水平,使得他们有能力承受在城市落户后的高生活成本。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期间加快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目前,隐性户籍门槛、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与城镇住房保障等仍然制约着农民工市民化。"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诉求将更为强烈、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压力将更为突出;因此要以均等化享受公共服务为制度创新的重点,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积极性,重点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这就需要创新农民工的劳动就业制度、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健全农民工的城镇住房保障、完善覆盖农民工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等。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作为现代城镇居民不可缺少的社会保障和生活方式的商业保险,既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必然会对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因此,商业保险应围绕《决定》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不断探寻和把握城镇化建设给商业保险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拓宽商业保险的发展空间,全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多元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已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面对高昂的市民化成本,采取多元分担解决的方式已成为必由之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民生问题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过去几十年以农民工大量进城、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为特点的增长导向型城镇化道路,对城市的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