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疆金融》2011,(7):103-107
<正>自2003年8月起,中国农村信用社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此轮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其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突破点之一是理顺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形式与管理体制,把农村信用社划归地方政府管理。全国大多数省(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都选择了组建省级联社的管理模式,由省级联社代表省政府管理全省的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的管理体制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性的外部推动力。但经过近7年来的运作和实践,我国金融理论界和实践层对省级联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的精神,本文对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组建省级联社需要理顺的问题和省级联社的构建模式与职责定位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探讨了省级联社的未来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3.
省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管理的权责不对称,是省联社对农村信用社实施行政管理的逻辑起点。金融控股公司虽然为省联社实施行政管理奠定了产权基础,但有损于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目前,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改制为金融服务公司的条件基本具备,应结合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稳步推动省联社真正淡出行政管理改革试点,增强省联社服务职能,更好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国发15号文件揭开了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的序幕.此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将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权交由地方政府负责,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成立省级联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或其他形式的省级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5.
发达地区省联社改组为农村金融控股集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加快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行省联社管理体制的弊端日渐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效果。本文拟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改革方向与模式的探讨,探索建立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6.
虎三 《银行家》2014,(6):103-104
正自2003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提出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除几个成立省级农村商业银行的直辖市外,其余各省均采取了成立省联社来承担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职能的模式。取消乡镇信用社的法人地位,成立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形成了省联社、地市级办事处和县级联社两级法人三级管  相似文献   

7.
肖强峰 《时代金融》2013,(18):205-206
根据2003年《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农村信用社交由各级省政府管理,各县、市(区)联社(行)入股成立了省联社,省联社受省级政府领导,"具体承担对辖区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在现行管理模式下,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组织形式改革稳步推进,规模迅速扩大,经营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也取得了很大提高,但是,客观上该管理模式又成为了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与深化改革的约束。本文通过回顾农村信用社发展和改革的历史,分析农村信用社发展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论述了对现行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的重要性,同时对建立新的管理模式给出了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组建省级联社问题、市地级行业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省级政府、省级联社、银监会在对农村信用管理方面的相互关系问题,产权制度模式选择问题及如何用好中央给予的扶持政策问题,农村信用社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问题做了重点研究,并建议通过研究、观注、处理好这些问题,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在八省(市)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在全国21省(市、区)(除海南、西藏外)全面推开.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今年是深化改革年,将组建成立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省级联社组建成立后将负责全省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这将意味着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农村信用社支持和服务"三农"的深度和广度,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未来,对农村金融新格局的形成至关重要,因而此次深化改革不同于以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的话:自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以来,绝大多数的省级政府选择通过组建省级联社来行使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应该肯定的是,各省级联社成立以来,在发挥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等职能作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其职能运行中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刘彦 《福建金融》2014,(9):41-44
自成立省级联社以来,农村信用社系统资金营运效率有了明显提升,但省联社资金营运过程中也暴露出业务渠道单一、服务与监督管理存在矛盾、专业人才匮缺、风险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的思路,逐步改进省联社资金营运业务,实现资金流动性、安全性与效益性的平衡,有效服务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有几个方向值得研究和关注:如何组建省级联社;市地级农信社管理机构的设置;省政府、省联社、银监会的相互关系;农信社产权制度模式的选择;如何用好中央给予的扶持政策;农村信用社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李泽瑜 《南方金融》2005,(11):40-41
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中,除北京、上海和天津外,各试点省(区、市)都选择了省级联社作为其省级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广东省联社已于8月成立。本文就县(市)联社作为省联社的成员单位,应如何抓住契机,正确定位,切实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推动辖内农信社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吉荣 《海南金融》2007,(12):76-77,88
省级联社作为金融改革中的新事物,既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信用社等多重力量协调与博弈的结果,也是政府目标与农村信用社市场目标融合的产物.正是这种力量博弈决定了省级联社在改革进程中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被创造出来,也导致了部分人员既不愿意继续维持中央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局面,也不愿意把改革的主导权下放到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在目前的地方管理体制下,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实际特征,选择具体是联合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研究的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是在省、地(市)、县三级联社体制下的定位问题。三级联社分别按股份合作制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具体为:全国级协会、省级联社、地(市)级联社、县级联社、乡镇信用社。全国级协会属松散性管理机构,主要职能是对各省级联社进行协调,组织交流与合作,传达国家金融政策;省、县两级联社分别实行独立的法人体制,地(市)联社为省级联社派出机构,承办省级联社委派的工作;取消乡镇信用社法人资格,把乡镇信用社改为县联社的分支机构,由县联社统一实行独立核算;实行上级联社对下级联社层层控股。在这一模式下,农村信用社如何确定自身的业务发展方向与区域,这是确保农村信用社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本文试就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问题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正在进行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在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中,经过有关各方的协调努力,进展顺利且效果初显.但是,在改革中,尤其是在省级联社建立并运行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改革的进程和目标的实现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认为,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承担着对辖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其管理理念应定位在:淡漠权力,服务至上;宏观超脱,把握方向;依法规范,民主科学.同时,充分发挥省级联社在改革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管理体制问题是农村信用社五十多年发展历程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次深化改革试点提出了建立“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承担责任,信用社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新体制,按照这一目标,产生了作为省政府履职平台的省联社。实践证明,当前的省联社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农村信用社快速推进的改革实践,也已对这一模式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要求,从而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省级联社的下一步走向,进行前瞻性的探索,找到更加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省级联社行政管理模式导致省联社与县联社关系异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的出现和仍然存在,是目前我国农信社改革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农村信用社省级联合社(简称省级联社)相继成立。成立后的省级联社如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能,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明 《中国金融家》2010,(1):145-147
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二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中第一个挂牌的省级联社,经历5年改革的风雨,安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探索中开辟道路,在创新中得到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