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较为薄弱,应根据企业情况选择关键控制点,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牵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源头和制度上保证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  相似文献   

2.
张瑞平 《山西财税》2012,(10):40-41
一、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一)制度手段一是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是内部控制最重要的制度。该项制度贯穿于整个内部控制制度之中。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付出一笔款项,要由经办人申请,负责人审批,会计人员核对并编制付款凭证,最后由出纳人员付款。一笔业务,四人分工处理,相互控制,管钱、管账、管物的人员相互分离制约。采购业务:先进行需求调查,如确需该项物资再提出采购计划,计划中应列明所需采购物资的数量、规格型号、预计所需资金及提出计划的部门负责人、经办人签字,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的引入使得传统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形式,内容、重点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会计信息技术下传统会计控制方法失效。因此,必须通过建立企业会计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会计信息数据的控制、信息技术的内部控制等措施,促使企业将好的管理做法固化为信息系统中的规则与流程,并进而形成企业的管理习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 制度缺失或形同虚设,以致腐败分子们很轻易地把大量公款用于个人赌博、炒股、购彩、购券、经商、投资......国家损失惨重。按照会计 ,法,会计是有责任的,应该对会计实行问责制。可是,对这种现象却从来没有问过责。为此,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十分必要。 在财政部发布的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提出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什么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呢?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必…  相似文献   

5.
制衡性是内部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如果不能掌握好这个原则,内部控制的工作就难以展开。本文引用某企业基建项目内部审计案例,发现实践中制衡不当的问题的确存在且很严重。要运行内部控制,就必须克服制度设计上存在的缺陷,认真贯彻制衡性原则,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实施分离控制,确保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在企业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现行法规下组织内部控制中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呈现出的一定操作困难,从厘清不相容职务的本质和特性着手,通过对组织经济业务风险水平进行定性评估,尝试设计出对各组织具有较强操作性和指导性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模式。  相似文献   

7.
单位内部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上海财经大学周成江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集中于一人担任容易产生漏洞和出现营私舞弊行为的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职务。把不相客职务分开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某些单位,特别是在一些小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资本实力较差,发展时间不长,受自身体制和外部环境影响大,财务控制方面往往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中小企业该如何做好财务控制呢?建立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中小企业要搞好财务控制,必须建立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这要求中小企业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  相似文献   

9.
田国良 《中国外资》2013,(11):138-138
监督工作是会计工作的核心,会计工作要求不相容职务的工作相互分离,形成一个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也促进了会计监督的形成。会计资料需按时进行内部审计,从而加强会计的再监督,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体系中内部审计和会计监督共同完成对经济活动的监督任务。在现实的工作中内部审计和会计核算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又是相互独立的个体。所以企业的所有的活动只有通过了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才可以得到认可和实现。企业经济业务的发展离不开财务会计的记录和内部审计的监督,文章主要对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必要性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浅谈如何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卫生改革以来,医院内部控制非常薄弱。加强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应该从加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全面预算控制、建立业绩评价体系、人员素质控制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郭振珠 《财政监督》2005,(10):61-61
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要在遵守合法性、全面性、适用性、不相容职务分离、成本与效益和动态性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一、加强工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制度是将一个单位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和。它是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的普及对企业传统内部控制的方式方法形成巨大冲击,在控制环境、控制范围、信息存储等方面带来显著的影响。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主要有:做好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授权审批;会计信息的安全控制;风险检测及预警;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是通过加强人工管理来实现的 ,无法有效地控制授权失误 ,确保会计信息安全。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已经被融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其内部结构更为复杂 ,克服这些弊端尤其重要。本文提出了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业务与会计的协同化处理”、“授权批准的流程控制”、“预算控制”等内部控制方法融入软件功能的会计信息系统系统内部控制模式 ,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研制成功的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何安泽 《中国外资》2010,(20):88-88,90
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环境控制、业务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信息传递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内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推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衡量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本文首先阐述了大中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其次,从增强会计基础工作,实行内部牵制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加强内部控制的检查和披露,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加强材料采购的控制,加强对外投资内部控制等方面就如何加强大中型企业财务内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环境控制、业务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信息传递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内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推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衡量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本文首先阐述了大中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其次,从增强会计基础工作,实行内部牵制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加强内部控制的检查和披露;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加强材料采购的控制;加强对外投资内部控制等方面就如何加强大中型企业财务内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鹏 《会计师》2010,(1):71-72
<正>本文主要从预算控制、收入控制和支出控制三个方面谈了构建和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一、预算控制(一)预算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医疗机构预算控制要点主要包括预算编制控制、预算审批控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调整控制、预算分析和考核评价控制。(二)预算控制方法和标准主要运用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建  相似文献   

18.
在繁多的经济业务中,内部审计要以较少的工作成本获取预期的审计效果,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必须准确把握内部审计的关键点。一、会计业务中不相容职务的有效分离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且有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有效分离是指对担任上述职务的  相似文献   

19.
石钦 《财政监督》2002,(1):41-41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有企事业单位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若干个具体内控制度的总称,也包含了有关内部控制要求和内容的一项制度,但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当包含以下具体内容:1.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①会计机构设立的条件、要求;②会计负责人的条件、要求;③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及回避④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及分工;⑤会计人员的轮岗及交流;⑥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⑦会计人员的奖惩。应当对会计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控制。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包括授权与执行要分离,执行与审核要分离,执行与记录要分离,保管与记录要分离。2.会计核算。①预算(计划)的控制;②审批权限及程序;③会计核算程序(流程)。应当明确有关部门对预  相似文献   

20.
试论资产减值内控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上市公司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对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有重要作用, 但要保证其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八项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尽管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按证监会的要求建立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是“形备而实不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完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重点在于解决四个问题: 不相容职务的分离、科学的分级授权审批、审计监督机制构建、制度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