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2年12月5日,湖北省潜江市召开"虾稻共生"模式推广暨"以机代牛"工作结账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刘冰出席会议并讲话。"虾稻共生"模式是在"虾稻连作"基础上发展而来,"虾稻共生"变过去"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延长了小龙虾在稻田的生长期,实现了一季双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养殖产量和效益。此外,"虾稻共生"模式还有很大延伸发展空间,如"虾鳖稻"、"虾蟹稻"、"虾鳅稻"等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产出,而且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是一种更先进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江苏省盱眙县大力推动虾稻共生,精心打造生态龙虾第一县和全国虾稻综合种养示范县,推动盱眙农业向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富民之路。盱眙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发展区,盱眙龙虾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虾稻共生打生态品牌盱眙县虾稻共生面积33.9万亩,重点分布在沿淮、沿湖水源比较好的乡镇。到"十三五"末,全县虾稻共生面积将突破80万亩。  相似文献   

3.
<正>年未过半,黄冈以虾稻共生模式为主的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就达64.17万亩,完成了65万亩年度目标的98.7%,虾稻共生、稻虾鱼鳖生态种养、稻鳅共生、稻田养鱼种等模式大力推广,呈现一派蓬勃发展态势。自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推进现场会召开以来,黄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副市长王浩鸣提出"要把稻田综合种养放在黄冈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4.
正虾稻综合种养技术是根据"稻渔共生"理论,创新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技术,为探索总结虾稻综合种养高效模式,推进我县虾稻综合种养发展,2014年-2016年,监利县水产局与监利县星兴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汴河镇匡老村开展虾稻综合种养技术示范与推广,研究与实践证明,虾稻综合种养技术是可行的。现将试验情况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调结构,稳增长,发展现代渔业的总要求,今年孝感市渔稻综合种养推广掀起了热潮,全市召开了渔稻综合种养现场会,推广渔稻共生,鳅稻共生,虾稻共生,鳖稻共生综合养殖模式,举办了渔稻综合种养特色培训班,成立了渔稻综合种养技术服务队,从渔稻共生试点到大面积推广示范,在过去的养殖基础上,现在渔稻综合种养有了明显的变化。推广渔稻综合种养的作用,要认识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安徽省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巴电稻虾种养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即在同一片稻田里既种稻又养虾,稻虾共生、稻虾互补,从单一的种植向种养一体化转变,做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稻田的水面供龙虾生长,龙虾的排泄物可为水稻提供天然有机肥,水稻与小龙虾“互为供给”,形成水稻护虾、虾吃虫草、虾粪肥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稻虾共作是依据水稻小龙虾共生理论,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进行种养结合,水稻小龙虾共生、互补,进入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现将稻虾共作绿色高效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养殖稻田的改建1.1稻田选址要求农田水利设施要配套,  相似文献   

8.
<正>龙虾是大众喜爱的名优水产品种,江苏盱眙、安徽合肥等地还举办特色龙虾节,受消费市场急剧增加和出口加工的增长,野生资源越来越少,龙虾的人工养殖势在必行。1稻虾共生养殖模式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保水能力较好,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田块进行稻虾共生养殖,可有效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稻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积极发展"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虾共生、粮渔区赢"稻虾综合种养模式,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出台扶持政策、加强技术指导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推动了农业生态经济发展。2019年,全区建有基地3900亩,稻虾产量488吨,产业产值1950万元。2020年,预计全区基地面积可达到4500亩,稻虾产量约567吨,产业产值约2300万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产业工作基础。成立了南康区稻虾  相似文献   

10.
<正> 稻田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淡水虾类的生长,利用稻虾共生关系,发展稻田养虾不仅增产增收,还能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下面介绍一下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你看,今年的虾苗长得多好!已经长到20g了。"正月里,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镇时集村村民万在贵在水稻田里忙得热火朝天。万在贵从全村有名的低收入农户到如今远近闻名的"稻虾共生"养殖户,春节前搬进崭新的两层楼房。和万在贵一样忙着"丰收年"的,还有全村70多户稻虾共生种养"大军"。"虾苗不能脱水时间长,要买刚从塘里捞  相似文献   

12.
正这两年,江苏省盱眙县明祖陵村的大明生态家庭农场主孙涛,承包了村里的350亩农田养殖小龙虾。去年起,他又改变了传统的麦稻轮作方式,开始"虾稻共生",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产出的龙虾和稻米是绿色生态产品。孙涛说:"虾稻共生、效益同增",今年他承包的农田每亩已出售小龙虾近140kg,还留有种虾,明年基本不用再投苗虾了;套种的水稻产量也在600kg以上。"多亏盱眙农商银行的支持,不仅先后给我贷款30多万元,还带动村里2家家庭农场承包600多亩农田共同  相似文献   

13.
<正>截至今年6月底,荆门市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共探索总结虾稻共生、虾鳅轮养、网箱养鳝等各种高效养殖模式20余种,推广普及率达到95%以上,渔业高效养殖模式在该市从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各地掀起稻田综合种养浪潮,浪潮中的浪花之一就是"稻虾连作"。其具有投资少、养殖风险小等特点。我市芜湖县一养殖基地利用低洼田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稻、虾、鱼"综合种养模式。根据水稻与水生动物的共生互利关系,在不破坏地块耕作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稻渔共作是利用水稻与鱼、虾、蟹的互利共生关系,把水产养殖和优质稻米生产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稻田的浅  相似文献   

16.
正稻虾种养模式就是通过对稻田进行必要的田间工程改造,在水稻栽培前,构建好小龙虾生长繁育的基本环境,实行"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减肥减药",实现水产绿色健康和高效种养殖双目标。为了指导更多农民朋友掌握稻虾共生种养技术,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渔业生产实践,总结永康市富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鱼米香家庭农场的做法,形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的稻虾连作养殖模式,稻田改造不科学,有的开挖的虾沟占稻田面积比例过大,但管理不到位,配套措施跟不上,小龙虾的产量也不高,水稻产量也大幅减产,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落后的情况普遍存在,造成商品虾总体规格偏小、品质降低,小龙虾养殖效益也随之下降。为了持续发挥稻虾共生互补的优势,提升水稻和小龙虾的质量、效益和规模优势,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根据稻田生态原理和小龙虾生物学特性,我县利用全国农技推广建设补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黄冈市水产局召开推进稻田渔业综合种养研讨会,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十个一"工作举措,力推该市稻田渔业综合种养发展。2015年上半年,黄冈市共发展稻田渔业综合种养面积53.84万亩,虾稻共生、稻蛙养殖、稻鱼养殖等模式蓬勃发展。为继续大力推广"一水两用、一田双  相似文献   

19.
正天刚麻麻亮,湖北省潜江市洞青垸村书记朱常清就站在自家的虾稻田里干起来活来——起虾、分虾,忙得不亦乐乎。朱常清以前单种水稻,去年加入千特水稻种植合作社,采用虾稻共作模式,每亩收入增加了近两千元。潜江养殖小龙虾传统悠久,而"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近几年才逐渐兴起。几十上百亩成片作业的稻田,四周挖有一圈两三米宽的环形水沟。通过排水降低水位,让虾子自动回到水沟,田里就可以插秧。待到秧苗长壮实,再灌水升水位,虾子就和水稻共生了。如今,在潜江,这样的生态复合种养模式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20.
<正>水田里种水稻、水下养小龙虾,水田边养甲鱼……一亩田里"肥稻连作、鳖虾共生、立体种养",每亩田每年收益万元以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高效模式?记者来到湖北省钟祥联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旧口镇许集村的稻鳖基地一探究竟。当记者来到稻鳖基地时,合作社理事长李明华穿着水裤正在水稻田边的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