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赋予公司以法律人格,是一种不需要依赖于成员资格的主体资格。公司是由股东投资并集合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组成的,每位股东拥有"成立一家公司、参与市场经营活动"的共同意志,法律确认该共同意志,并将其拟制上升成公司自身的意志。但是公司毕竟不同于有血有肉有生命的自然人,是一种拟制的、观念上的产物,仍旧需要借助有表达资格的自然人对外代表自己进行意思表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作为公司高管,在公司上市业务上确实可以代表公司,享有公司对外代表权。  相似文献   

2.
苏鹏 《国际金融》2001,(11):30-32
劳动关系是劳动和劳动劳动力的使用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法律规范是由国家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实体法律规范和程序法律规范。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3.
审计属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一种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总是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因此,可以公开声明,我国的审计代表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是社会主义审计所秉赋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审计的技术方法,这与资本主义审计有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
论法与会计的关系正大集团方波法是由国家制订或认可,体现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并用国家权力强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会计主体财产及其产权关系变化的过程和结果,以便作出最佳决策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国家预算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究其根本则是人民意愿的体现。从1998年我国政府把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确定为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开始,我国财政分步推进多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改革,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转换财税政策体系。今年的预算报告表明:国家预算已经扬弃了算账分资金的思维模式。支出结构紧扣国家大政方针要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社会发展支出占据主导地位。财税政策调控意图明确。因此可说,我国的公共财政体系已初步搭建起来。  相似文献   

6.
一、金融行政执法中 存在的问题 (一)对依法行政存在 认识误区。在金融执法实 践中,部分金融执法者按 自己的主观意志对依法 行政进行诠释。片面地理 解依法行政为金融执法 者运用法律监督管理相 对人。这一错误认识一定 程度上体现了人治观念 和法律工具主义观念,将 依法行政的重心定义为 加大处罚力度,将法律仅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一系列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理论,其中包含了法本质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基础,法是表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的国家意志。在当代中国,虽然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仍然具有普适性,因此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来考察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一系列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理论,其中包含了法本质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基础,法是表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的国家意志。在当代中国,虽然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仍然具有普适性,因此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来考察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财政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在国家职能和社会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我国银行法律体系的特点我国的银行立法,应发展为全面的系统的体系.社会主义的银行法律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意志在银行活动方面的反映和体现.它不仅是调整金融活动所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的准则,而且是国家管理和组织金融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是维护了广大人民利益的法律保证.到目前为止,我国对银行立法的理论的研究还很少,还没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银行法律制度.银行活动多靠行政命令来管理,虽有些单行法规,但不齐全  相似文献   

11.
自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政策性银行以来,中国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即将迎来三十周年。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的要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公共政策性金融是体现国家意志的特殊金融力量,是落实国家战略的施政平台,是实现区域发展、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也是治理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公共政策性金融具有公共性、金融性、国家信用性、特定选择性等特征。公共性特征决定了政策性金融以金融资源配置的社会合理性为最高宗旨,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通过金融(货币)手段实现国家治理和公共性目标,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泉府”,“泉”通“钱”,“泉府”是我国最早具有财税及国家金融职能的机构形态,也是最早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雏形。宋代王安石“青苗法”中出现了最早的农产品预购信用,清代所采用的“以工代赈”也是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赈灾治灾的一种特定方法。中国古人利用经济金融手段在公共性内涵基础上,进行国家管理、社会治理和经济调节,可以被视为政策性金融,时至今日仍具有借鉴意义。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时期,公共政策性金融将迎来发展的新阶段,更好地将自身所能与国之所需、民之所盼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其特有的国家金融战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现在应当通过修改、完善各种规则,使欧洲政治经济这两条意志链发挥正常功能,从而尽快摆脱危机,实现政治经济的平衡稳定运行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升级,导致欧盟板块的危机全面爆发。欧债危机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  相似文献   

13.
正年来,惩治腐败分子,清除党内及其它公共部门畜群之马的国家意志更加坚决。据中纪委和监察部通报,截至目前,521名官员被先后点名通报,其中包括2名前国家级领导人和37名省部级官员。最高检的统计也显示:上半年,全国共立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9081件25240人,同比上升37.6%。群众路线教育、八项规定、狠刹"四风"、公车改革取得根本突破、"审计风暴"更加凌厉、国企反腐战果频出等事实,充分地表明反腐的制度性努力正在向纵  相似文献   

14.
<正>198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审计制度正式入轨运行。我国国家审计是民主与法治的产物,更是推动民主与法治的工具,是在法律框架下对政府及公营事业运转的成果和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一项专业性活动。国家审计实质上是一种国家权力,是法律根据人民的意志设定并赋予,相对于其他国家权力而存在的独立权力。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计算机的安全保护,许多国家都制订了有关的法律,人民群众也切身感到计算机安全与自己紧密相关,迫切需要国家立法对计算机安全予以法律保护。各国政府和人民之所以如此重视计算机安全,是由于几十年来出现了许多令人震惊的计算机安全事例,给人们以深刻的感受和教训。1980年6月6日,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突然发出了战略警报,发现苏联已经向美国发射了洲际导弹,于是命令美国  相似文献   

16.
建立商业银行系统空间意志模型研究银行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商业银行系统及其竞争力,建立了“商业银行系统空间意志模型”,并利用这一理论模型描述国内理想的和现实的商业银行系统空间状态,解释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系统中的一些经济现象。主要结论是:商业银行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商业银行系统内独立主体子系统意志的相对状态。  相似文献   

17.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到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的高度。中国土地正席卷着一股"大众创业"的新浪潮。但新浪潮并非完全由国家意志推动,更多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股力量交合的结果。国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力度,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释放了大量的改革红利。在精简审批、注册制等制度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风起云涌,百  相似文献   

18.
人民监督员制度中的法律释明是指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在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过程中,就有关法律问题向人民监督员进行客观公正地解释,以便人民监督员正确、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责的一种制度.法律知识技术化的今天,人民监督员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监督,需要有人来对他们就"艰深难懂"的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法律术语进行释明,让他们可以在同样的司法话语背景下进行案件监督.同时,人民监督员对法律的掌握并不要求精深,所以,人民监督员的法律释明应该有一定的限制和原则.  相似文献   

19.
郑戈 《当代金融研究》2017,2017(3):32-41
"法律东方主义"是一种批判理论,它旨在批判和解构西方法治话语自我建构出来的"普世性",还原其地方性和相对性。在否认东方有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法律传统,将东方视为有待西方去殖民、去传播福音和文明之对象的同时,西方丧失了通过文明间的平等对话来完善其自身政治—法律文明的机会。对于中国法律人而言,法律东方主义这一分析视角的意义并不在于让我们用西方人自己提供的武器来揭露"西方法律的虚伪性",而在于帮助我们破除"自我东方主义"的困境,以开放、自信的心态去建构体现文明主体性的法治话语。  相似文献   

20.
法制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是统治阶段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权建立起来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法律和制度,包括全部法律以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护法等的各项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法制主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这些思想,既体现在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讲话和章当中,也通过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贯彻,是我国依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