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为“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以下简称“新准则28号”)。本文拟对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以下简称“IAS8”)的结构与内容进行比较,以了解在国际趋同的大潮流下我国最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方面的趋同程度以及差异。  相似文献   

2.
段革花 《会计师》2019,(17):7-8
《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范围做了原则上的划分,符合准则要求的变更在上市公司是允许的。但某些上市公司出于盈余管理的需要,可能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操纵利润,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政策,误导了投资者。鉴于此,应从完善制度、外部监管和公司治理等多角度减少滥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会计分摊的目的是报告资产和负债在某段时间内的价值、效用和实质等方面的变化,会计分摊试图把资产或负债的这些变化与某种可观察到的现象联系起来。会计分摊的利息法(interest method)是现值技术在会计分摊程序中的应用,其实质就是把某项资产或负债金额的变化和一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变化联系起来。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所使用的实际利率法对债券折(溢)价、未确认融资收益(费用)的分摊就是使用会计分摊利息法。  相似文献   

4.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FASB(1996)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5号(FAS125)<金融资产的转让和服务以及负债清偿的会计处理>中指出,"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自愿的双方在当前交易(而不是被迫交易或清算销售)中据以购买(或承担)或销售(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相似文献   

5.
《中国信用卡》2013,(1):13-13
2012年12月17日,证监会发布第42号公告,对上市公司2012g度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求上市公司在编制2012年度财务报表时,重点关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股权激励费用确认、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政策制定以及相关专业判断等领域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切实把握会计准则和相关监管要求,保证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以下简称《解释第16号》)规定,自2023年1月1日开始,对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这里所指的单项交易包括承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初始确认租赁负债并计入使用权资产的租赁交易。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租赁准则》)的修订,以及对租赁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规定,  相似文献   

7.
《上海财税》2001,(4):54-55
1.本准则规范企业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以及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验资?验资的分类如何? 验资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的要求,对被审验单位的实收资本(股本)及相关的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验。 验资一般分为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两种基本类型。设立验资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设立的被审验单位的实收资本及相关的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验。变更验资是指被审验单位因合并、分立、发行新股、转让股权或被审验单位实收资本比原注册资本增加或减少超过20%时,依法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时,注册会计师对其变更的注册资本和实收资  相似文献   

9.
《理财》1999,(6)
引言1本准则规范企业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以及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2本准则的目的是当发生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时,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基础上,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更恰当地理解企...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会计分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大系列。同为经济管理的核算工具,两类会计在核算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下列八个方面:一、会计要素不同。企业会计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六类;预算会计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类。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差额归投资者所有,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配,故称所有者权益;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负债的差额一般属于国家所有,称其为净资产,是一种折中而又科学的办法。企业会计侧重于对生产、流通环节的核算、反映和监督,故有成本…  相似文献   

11.
罗玲 《金融会计》2007,(2):22-24
会计要素问题是会计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各要素的概念、内容及相互关系的解释处于含糊和矛盾状态。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也未改变六项会计要素,只是对各要素的定义、分类及特征、确认等做了微小的调整。国内很多学者对会计要素的研究众说纷纭,笔者拟从“利润”要素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涉及本准则的计量及确认原则按照新准则规定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作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起点。除准则规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的项目外,其他会计政策变更均采用未来适用法;采用追溯调整法的项目,应当调整期初留存收益(期初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企业有关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以及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我们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现印发给你们,请布置所属的上市公司从1999年1月1日起执行,其他企...  相似文献   

14.
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献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际政府会计发展趋势美国企业会计引领世界潮流,世界其他国家非常重视借鉴美国企业会计的经验。同样,美国在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值得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借鉴。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的逻辑起点。美国联邦政府会计有两大会计目标:(1)提供信息帮助联邦政府机构管理,避免发生预算拨款的过度支出或发生过度负债,从而避免招致法律惩罚。(2)核算并报告托付给联邦机构管理的资产和这些资产中的权益——负债和资本,并对外报告以解除受托责任。为了实现这两大目标,美国联  相似文献   

15.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债务重组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只有债权人做出让步的事项才属于债务重组的范畴,发生债务重组时,作为债务人是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差额部分计入重组收益;作为债权人是一项资产的增加而另一项资产的减少,差额部分属于重组损失。因此,合理确认和计量相关资产、负债、债务重组收益或损失,正确地进行会计处理,是债务重组会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论资产弃置会计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说明了资产弃置费用概念,然后分别阐述了不同国家和组织对资产弃置费用处理的会计规定和处理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理论性总结,认为它是对传统会计处理方式的一种扩展。作为环境会计的一项重要核算内容,它涉及环境负债、长期资产、折旧与新增费用的组合处理,并采用未来不确定估计方式计量环境负债金额,具有较大的创新。对此,论文还提出了构建我国资产弃置费用会计准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朱秀华 《时代金融》2009,(4X):106-107
<正>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以下简称:《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的应用和会计政策变更等作出了规范。现就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一、会计政策应用《准则》对会计政策定义作了新的表述: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对已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和《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五项具体准则进行修订后,已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现将修订后的内容与原内容进行比较,以便于理解实施。  相似文献   

19.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给财政监督工作带来的挑战1、会计确认带来的挑战会计确认是对会计要素和主要经济事项的定性,并按照其性质确认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确认方面进行了三  相似文献   

20.
王道金 《时代金融》2008,(9):99-101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项目,是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内容的具体化,也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我国企业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1993年7月迄今,我国财政部门分别对会计六要素进行三次定义,各有不同。正因为此,会计要素才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