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托以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模式创新作为切入点,形成"政府主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参与、全民普惠金融理念和风险意识培植"相契合的方式,来解决传统普惠金融实践过程中暴露的"短板"问题是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必由之路。具体操作上,需要在政府主导普惠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依靠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设及其内容的细化和可操作化为突破口,来营造普惠金融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依托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发展带来的模式变革和创新,来激发金融机构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渠道的拓展和产品、服务等方式的创新,去主动对接普惠金融发展的机遇;通过对全民普惠金融理念和风险意识的培植,激发全员主动参与普惠金融实践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普惠金融也有了很大进步。本文重点对目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四个问题,即追逐利润与弘扬社会责任的失衡与非统一问题、普惠金融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问题、特惠金融方式的不可持续性问题和普惠金融中的融资效率及不平衡性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标志着普惠金融在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更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由创新服务模式作为切入点,在研究我国普惠金融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探索普惠金融创新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并对构建完善的普惠金融体系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实质上是发展支持弱势群体的金融。农村牧区相比城市处于弱势,农牧业相比工业处于弱势,农牧民相比城市居民处于弱势。因此,农村牧区是普惠金融工作的重点所在,农牧业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产业,农牧民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群体,对"三农三牧"的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为落实中央提出的发展“普惠金融”的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改善农村牧区支付服务环境的要求,中国银联内蒙古分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银联”)推出组合服务方式,将创新产品应用场景进行延展,服务农村牧区;创新细分模式,将创新业务客群拓展到亟需普惠金融的弱势群体,以简易支付体验服务农牧民;创新支付技术,破解人民银行长期关注的现金净投放难题,服务农(牧)业;创新应用产品,建成涉农(牧)金融机构的流动金融网点,服务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5.
普惠金融是有效、全方位地为传统金融之外的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三农"问题,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及城市贫困群体金融服务问题等,迫切需求普惠金融支持。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基于此总结出影响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最后分别从内部管理、改进信贷支持以及外部环境等角度提出提高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7~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人口老龄化影响普惠金融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由于"数字鸿沟"制约着老年人获取互联网金融服务,人口老龄化加剧抑制普惠金融发展;适宜的政策制度、经济发达地区、较高的金融知识水平以及便捷的交通对发展普惠金融具有促进作用;由于普惠金融受众群体金融知识储备较低,短时间内难以接受信息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信息化水平未能有效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从分地区的结果看,老龄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抑制作用具有区域差异性。本文进而提出加快培育服务老年人的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差异性普惠金融政策、加强互联网金融创新、构建终身金融教育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服务是“三农”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理念,是解决“三农”信贷不足、信贷不公等问题的关键,但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严重的非普惠性。通过构建普惠金融体系,贯彻金融公平理念、实现金融全面创新和全面履行金融社会责任,以金融公平为导向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以金融创新为导向提升金融服务“三农”质量,以金融责任为导向保证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普惠性公平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改革和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其发展受限于多重不利因素。金融排斥导致其“普惠性”与“盈利性”目标相悖是普惠金融发展受限的内在原因;监管错位构成了阻碍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阻碍;共享性征信体系尚未完成是普惠金融发展不足的环境壁垒,寻求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路径迫在眉睫。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以及金融技术的不断革新为我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本文基于上述两个视角研究我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路径,从发挥政府引导与支持作用、引导互联网金融回归普惠之道、加大商业性金融机构普惠资源投入、依靠金融技术建设普惠金融发展服务机制四个角度探索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之道。  相似文献   

9.
郭国峰  张颖颖 《征信》2021,39(2):88-92
农村发展需要政策扶持,金融体系的资金支持同样重要.普惠金融作为扶贫扶弱的金融体系,是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普惠金融推动乡村发展的内在机理,基于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普惠金融对农村发展存在长期正向效应的结论.进而提出创新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提升农民金融素养、注重普惠金融风险防控等建议,以深化普惠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提升"三农"服务质效.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从经济货币化程度、服务设施与环境、涉农贷款核心业务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并指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存在服务群体分散化和信贷抵押稀有化、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贷市场发展不健全等供给侧制约因素.之后从农村互联网用户数、互联网普及率、移动端服务普惠状况、商务交易类网民使用规模与互联网金融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状况.最后结合两个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农村普惠金融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供给侧路径:一是拓展基本服务渠道,二是激活普惠信贷模式,三是改良征信环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在国家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政府扶持政策的支撑下,我国普惠金融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在普惠程度上与理想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创新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真正实现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普惠金融的概况;然后总结出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政策不系统、信息不健全、供需不匹配、资金配置不对称和成本收益不合理等主要问题;最后从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机构创新和科技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普惠金融科学发展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从经济货币化程度、服务设施与环境、涉农贷款核心业务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并指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存在服务群体分散化和信贷抵押稀有化、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贷市场发展不健全等供给侧制约因素.之后从农村互联网用户数、互联网普及率、移动端服务普惠状况、商务交易类网民使用规模与互联网金融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状况.最后结合两个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农村普惠金融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供给侧路径:一是拓展基本服务渠道,二是激活普惠信贷模式,三是改良征信环境.  相似文献   

13.
普惠金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商业银行重要的战略转型方向.面对银行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小微企业迅速发展及其金融需求不断提高的局面,中小银行必须通过业务创新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互联网金融具有信息储量大、服务成本低的优势,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中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民生银行为例,通过分析其在发展小微金融过程中依托互联网技术所进行的业务创新,为其他中小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发展普惠金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正经历着深刻变革,金融服务创新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多样性的金融模式,能满足农村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存在金融资源配置不均和服务不足等问题,普惠金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受到了制约。文章从资金可获得性改善、农产品流通与市场拓展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等角度,揭示了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完善金融服务网络、加强金融教育与培训、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等推进普惠金融建设的措施,旨在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有效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胡浩 《金融论坛》2018,(12):3-9
普惠金融惠及民生、利于国家,既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自身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普惠金融的供给体系仍有待完善,面临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商业可持续性不牢固、产品多样性不充分、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大型银行要发挥大行"头雁"效应,站在讲政治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全力发展普惠金融,认清自身优势和劣势,扬长补短,从顶层设计、金融科技、产品创新、风险管理和生态共建等多方面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需求与供给"两不足"的现象,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依旧突出,有必要改革、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在国家宏观经济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中,普惠金融发展也步入新阶段,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排斥、政府监管错位、征信体系建设滞后等因素均阻碍了农村普惠金融运行或发展。鉴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农村普惠金融供需现状、剖析农村金融供需存在的问题,从政府、金融机构、社会信用及产权制度四个维度对普惠金融的运行障碍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根据普惠金融的运行原则提出相关改革策略,以期为创新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突破运行障碍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建立普惠金融体系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而作为村镇级金融组织的小额贷款公司,则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通道。江苏将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范围定位于面向"三农"和县域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并且作为小额贷款公司业务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相结合的"开鑫贷",开创了农村普惠金融的新模式,为支持江苏"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在理念、组织体系、创新、扶持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外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系统分析"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战略意义和行动原则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互联网+"普惠金融提出若干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互联网+"潮流席卷全球、互联网与金融加速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国务院于2015年7月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普惠金融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并从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建设、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拓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深度和广度等三个方面,明确了"互联网+"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是农村信用社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也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服务实践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意义,分析制约服务发展的各种因素,并将经营活动与服务创新相结合,更好地探索优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有效路径,践行普惠金融精神,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服务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