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是茶的起源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遗产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本身在农业和文化两个层面都具备突出的地位和价值,同时具备农业文化遗产的各项特征价值。无论从农业层面还是文化层面而言,茶叶在世界范围都具有重要价值。茶文化遗产兼具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及文化景观综合价值,是重要的、较为特殊的农业文化遗产类型。茶文化遗址遗迹蕴含着丰富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科学研究等价值,对茶文化遗址遗迹主要分布区域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2.
欧洲水利遗产丰富,为从中获取水利遗产历史信息组织知识和经验,促进我国水利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传承创新,有必要系统梳理和组织欧洲水利遗产信息资源。采用情报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欧洲水利遗产现状,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构建了欧洲水利遗产数字化保护信息技术方法体系,借助本体技术设计欧洲水利遗产信息资源组织过程,并提出了欧洲水利遗产信息资源组织合作管理平台的实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组织框架有利于欧洲水利遗产数字化保护,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能够实现欧洲水利遗产信息资源共享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茶文化的保护、研究与建设中,对于日本的研究是绕不开的课题。本文对日本国家层面以上的茶关联遗产做了系统梳理,项目数量虽然不大,但是类别分布却比较广,对于申遗的思考与实践有条不紊。在近一个世纪里,早期的项目针对自然、民俗的特征比较明显,保护性很强,而后期的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价值观的主导下,更加注重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与观光立国的国策相呼应,作为文化遗产在理论与现实上有悖论的特征。在调整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时,日本另外建立了日本遗产的独特类目,以追求文化、经济等的整体最大效益。就日本的申遗体制而言,日本遗产成为遗产从日本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将更加直接地左右项目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然遗产资源极其丰富,妥善保护珍贵的自然遗产,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文章从自然遗产的管理主体着手探讨我国自然遗产的保护,构建指标作为评估各分管部门绩效的评价标准,并应用此指标体系对自然遗产保护的分管部门进行了评估。我国自然遗产保护改革策略:应完善自然遗产保护法律体系,优化自然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发挥自然遗产保护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悠久的农业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农业遗产,农业遗产的保护对乡村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的如火如荼,如何在大规模建设中有效保护农业遗产已成为一个严峻而迫切的课题,本文剖析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遗产保护的内在关系,从政府政绩、土地政策、规划水平、财政投入、管理体制等五个方面,探究美丽乡村建设对农业遗产保护的不利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基于农业遗产保护的美丽乡村发展对策,以达到两者之间的耦合。  相似文献   

6.
地质遗产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遗产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地质遗产丰富,但开发利用水平低,浪费和破坏严重。要树立全民地质遗产忧患意识,建立和完善地质遗产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对地质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领导和管理,实现地质遗产在开发中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前我国非遗传承战略的提出,要求不断加强我国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研究以崂山绿茶文化作为案例,介绍崂山绿茶文化的基本内涵,研究新的时代背景下,崂山绿茶文化的传播路径,提出崂山绿茶文化传播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庐山的旅游开发与发展,庐山文化景观遗产区所牵涉的社区与庐山的发展也产生了冲突,庐山文化景观遗产难以得到保护。由此,社区共管作为协调二者关系的一种方法与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社区共管模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庐山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得出庐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现状,并研究分析其他案例地提出基于社区共管的庐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度开发已成重要课题;在分析长春市工业遗产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全市工业遗产资源特征及其价值,提出工业遗产开发与旅游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为加强农村传统手工艺和生产技艺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印发了《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方案》(下称《方案》),重点支持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地域特色、与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农村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方案》明确了主要任务,包括建立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落实保护和传承措施,扩大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传承人队伍,支持传承人群学习交流培训,提高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品牌价值,支持传承和创新传统技  相似文献   

11.
沈阳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工业遗产是沈阳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是一个时代工业文明的体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在回顾沈阳工业遗产的历史形成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阐述了塑造工业遗产旅游城市形象、整体性开发和联合开发旅游产品,实现工业遗产旅游与工厂观光旅游结合等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农业遗产研究:进展与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中国农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正在不断升温,社会各界关注日增,同时也对农业遗产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中国的农业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回顾了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各阶段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近年来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在研究重心、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的诸多变化,肯定其卓越成果,并指出今后的农业遗产研究不仅应进一步丰富其研究内容、拓展其研究手段,而且要努力从单纯的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转化,在关注社会民生与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丹霞山是广东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研究丹霞山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及其补偿问题,对于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丹霞山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进行评估测算,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支付意愿影响因素,提出了保护丹霞山遗产地生态公益林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本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徽黄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是以生产地方特色品种太平猴魁茶为特色的茶文化系统。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太平县猴魁岗,故而得名"猴魁"。遗产核心保护区位于黄山凤凰尖一带,茶树种植面积5.4万亩。太平猴魁茶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线型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是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最新方向.尝试对东北线型文化遗产主要名录进行汇总,对东北亚丝绸之路、东北长城遗产、中东铁路等重要线型文化遗产进行描述,并探讨促进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申报世界遗产对我市可持续发展的益处 1、有利于重视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工作。通过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可以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遗产的不可再生性,促进人们保护遗产、爱护遗产的自觉性。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过程,可以更强烈地激发人们重视文化、重视教育,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把华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仅是为整个中华民族在做贡献,也是对全人类的一个贡献,更是为我市争得无限荣誉与光彩。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0月23日,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教授在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授牌十周年纪念会上被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贡献奖",表彰其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共同实施的GIAHS(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在"遗产保护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运河遗产价值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科学评价将对运河遗产和水文化保护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选取京杭大运河常州段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当地运河遗产的旅游资源类型分为运河工程设施、历史建筑、聚落遗产、文物遗产与生态景观5类,并运用AHP-TOPSIS方法建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运河遗产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目标层排序遗产资源价值居于首位,评价因子层总排序艺术观赏价值、经济效益与投资能力居于前3位;常州运河遗产旅游资源类型评价中,历史建筑和聚落遗产的整体价值分别居于前两位,开发价值较高。最后提出联合、深度开发运河旅游资源的建议,以期为常州运河遗产旅游资源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核密度分析、不平衡指数、基尼系数,将已纳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的工业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工业遗产的分布有明显聚集态势,呈现出"两核两副,带状分布"的分布格局;工业遗产在全国34个省市区的范围内分布较不均衡,106处(将多项跨省分布的工业遗产按照不同省份来计算)工业遗产主要分布于28个省市区;在七大地理区域范围内,我国52.83%的工业遗产集中分布于华东、华北两大地区;工业遗产的空间结构主要受宏观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以及我国工业发展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效用,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达到促进区域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方法]文章以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为例,分析其资源特征、资源保护及开发现状;采用AHP分析法分析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效用,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需求,提出优化其农业遗产资源保护及开发的规划、模式及策略。[结果]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中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B_1)、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B_2)、客源与市场特征(B_3)和外部因素特征(B_4)的权重分别是0.43、0.22、0.10和0.06。[结论]在比较其生态价值、环保价值、旅游价值的基础上,发现在稳固生态价值与环保价值的同时,挖掘新疆坎儿井的旅游价值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最佳途径;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和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为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而客源与市场特征和外部因素特征权重最低,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导致旅游效益权重低的主要原因;农业遗产资源旅游的保护和开发两者互惠共赢,但必须建立在重视农业遗产资源的保护及其宣传保护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